优化识字教学课堂减负增效修改

优化识字教学课堂减负增效修改

ID:32331864

大小:76.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2-03

优化识字教学课堂减负增效修改_第1页
优化识字教学课堂减负增效修改_第2页
优化识字教学课堂减负增效修改_第3页
优化识字教学课堂减负增效修改_第4页
优化识字教学课堂减负增效修改_第5页
资源描述:

《优化识字教学课堂减负增效修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模块备课优化识字教学,单元整合课堂减负增效主持人: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们二年级教学研讨沙龙的研究主题是——《模块备课优化识字教学,单元整合课堂减负增效》。本学期我们为什么确定这样一个研究主题呢?主要基于以下几点原因:一、《语文课程标准》下的责任《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由此可见,识字是学习文化的起点,是阅读写作的基础。识字的多少、快慢直接影响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强弱。识字教学的质量直接影响语文教学的质量,影响学生掌握语言文字这一工具促进其他各门学科的学习质量。但是长期

2、以来,识字教学一直是让大家头疼的一个难点,先进教学理念的匮乏,科学教学方法的缺失,耗时低效的教学效果让很多低段老师在付出大量的时间和心血之后却换来一片怨声载道。因此,探求出既减轻学生负担又提高识字质量的更科学、更高效、更符合学生接受能力的识字教学途径,实在是值得我们低年级老师好好研究的一个课题。二、教材调整后的必然最近无论是在网上还是在实际生活中总听到有老师、家长提出这样的困惑:“现在课本识字量太大,内容多,课时紧,要想完成任务必须赶进度,一天一课或两天一课,孩子上一口饭还没消化,下一口饭就来了。”那么修订过的语文课本是否增加了课

3、文篇目和识字量呢?对比一下就可以知道。1992年义务教育大纲,小学总识字量2500个左右,一年级400个,二年级750个,共1150个。而2011年修订的《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小学累计认识3000个,其中2500个会写,第一学段认识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会写。由此可见,相对于以前,目前小学教材中低年级的总识字量确实是提高了不少。如果我们再拘泥于一篇一篇地讲课文,一个一个地教认字的陈旧观念中,而不思探索出一条高效之路来势必会因为赶进度而加重学生负担,磨灭他们对于语文学习的兴趣。三,反复尝试后的一种共识从一年

4、级开始,为了提高识字教学效率,我们组的老师可谓煞费苦心,大胆进行了多种尝试。首先在学生入学后进行了一年级全册生字认读情况摸底调查,这种前测就是为了了解学生已有识字基础,为后面的识字教学整合做好铺垫。在了解到大多数学生能准确认读全册识字后,我们尝试了按生字的偏旁对生字进行单元归类,整合教学的方法。但是通过在实际课堂检验,我们发现,虽然这样集中识字的方法可以让学生一节课认识一个单元的生字,大大缩短教学时间,但是也显示出来缺少具体语言环境情况下的识字,孩子对于字义的掌握因此变得薄弱起来,没有将汉字音、形、义间建立起联系,不利于学生日后辨

5、析形近字与同音字,若教师又没有及时对认识的大量汉字及时进行有效巩固的话,那么就会造成后面学生错别字大量出现的情况。但是,我们没有因为一时的失误而失去探索的勇气,反而更加深入地进行学情研究,我们发现:低年级识字的难点主要集中在字形(占54.4%),且在常见字形错误分类中,部件错误高达50%。因而,我们的教学重点应该放在引导学生识记字形上,在引导识记的过程中,还应该对整个单元的生字进行分析、分类,除做好为学生答疑准备外,还能根据不同的字选择科学的方法。统观目前的识字教学方法,大致可分为:“集中识字”、“分散识字”、“字理识字”几大类。

6、但是各种方法都是合理性与局限性并存。如果能让这些看似独立的方法在实际操作相互联系,相互渗透,这样不就取长补短,相得益彰了吗?有了这份研究和思考,二年级一开学,我们一群敢于挑战,不怕失败,乐于研究的人再次进行识字教学改革的大胆尝试,提出了以“整体策划、精心设计、高度综合,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角。”为理念的单元备课模式。下面我们就以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为例,谈谈我们的认识和做法。教师一:本单元识字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编排了“我会认”的生字57个,为学生识字能力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空间。就字形结构看,左右、上

7、下、包围结构的字都有一些。就字义看,比较形象的、学生易于理解的有46个,如棋、弹、胡等。比较抽象的、学生难理解的有“除、委、补、宁、悔、冒、普、奋、灿、烂、纪”11个。此外,“我会写”的字一共编排了46个。集中编排的有“识字2”和“语文园地二”中的“我的发现”。这里共安排了“我会认”的生字19个,其余38个生字分散编排在《一株紫丁香》等四篇课文中。对教材的研读与分析,我们发现教材的编排是符合孩子认知规律的,在集中识字部分与一年级下册及本册教材前后几个单元构成了一个“归类”的整体,形旁、声旁、部件和作为构字成分的简单字被视为一个认知

8、单元,注重字形的字理生成联系,便于小学生对汉字字形的学习、记忆和巩固。如“语文园地二”中“我的发现”,是在“语文园地一”的“减去部首”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利用“增加偏旁”的方法识字,与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一”的“增加偏旁”识字相对应。但是为了避免集中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