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第五册第三单元检测

初中语文第五册第三单元检测

ID:32332186

大小:77.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2-03

初中语文第五册第三单元检测_第1页
初中语文第五册第三单元检测_第2页
初中语文第五册第三单元检测_第3页
初中语文第五册第三单元检测_第4页
初中语文第五册第三单元检测_第5页
资源描述:

《初中语文第五册第三单元检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初中语文第五册第三单元检测命题者张玉兰姓名班级学号一、基础知识题1、根据拼音写汉字:(1)对于“qiè而不舍”的人们也一样。(2)而鄙薄自己的岗位,一味好高wù远,是成不了才的。(3)青少年因看坏书而遭到身心qiāng害的事例,难道还少吗?(4)然而人性岂真如道家所说的那样tián淡?(5)拿破仑一过阿尔卑斯山就得当fǔlǔ。(6)这不是在sŏngyŏng他们去拾黄色、黑色的垃圾吗?(7)我们要正确认识自己的历史文化,区分精华和zāopò……2、下列没有错别字的项是:()A为富不仁敷衍塞职汗牛充栋杞人忧天B艰毅不折拨地而起略事活动募集款项C令人敬佩敲诈勒索费尽心计有负此行D血气方刚单身鏖战

2、凝神谛听搬师回朝3、下列加点的词语在句中的含义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但那第一句话是只适用于赛马的,不幸中国人却奉为人的处世金针了。(“只适用于”:说明这种特定办法适用的范围。)B然而,对于人生来说,终点固然诱人,起点却弥足珍贵。(“弥足”:更值得)C在今天,我们国家每一个人的工作岗位都有一条通向成才的阳关大道。(“阳关在大道”:这里泛指宽阔的交通大道。)D从修凿乐山大佛联想到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大业,两者虽风马牛不相及……(“风马牛不相及”:比喻大风下走失的牛马是不会跑到一起的。)4、填入下列句中空格处的词语排列顺序合理的一项是:()正是老师高尚、博大的胸怀,才有了无私奉献的精神,才,,

3、。A发展了社会,点燃了文明,传播了知识B传播了知识,点燃了文明,发展了社会C点燃了文明,发展了社会,传播了知识D传播了知识,发展了社会,点燃了文明5、横线上应填入的一组词是:()列宁说过,真理跨前一步,就会变成荒谬。“开卷有益”是真理,,把它绝对化,也会变成荒谬。可能我是杞人忧天,所以要补上一句:“开卷”未必“有益”。A因为所以只要因而B即使但如果同样C即使但因为所以D如果就应该因而6、下列各句中标点正确的一项是:()A在各个岗位上工作的同志们,让我们扪心问问自己:“我的事业心究竟如何”?B《韩非子》说赛马的妙法,在于“不为最先,不耻最后。”C计算机这种本质,在于它汇集很多教师的经验,怎样

4、提问?怎样答复?都有准备。D“开卷”,就是读书;“开卷有益”,就是读书总会有益处。7、调整语序,下面这五句话的合理顺序为()①我们在写文章的时候,常常会遇到写不下去的情形,这是好事,因为这就暴露了需要解决的矛盾。②但是如果不写,也许还不能发现这种情形。③自己虽然觉得已经弄通了,其实这种思想还是比较杂乱、比较暧昧的,或者还只是个粗糙的轮廓,其中细节还很不周到,这种情形下,当然写不好文章。④写不下去,有时是因为我们对于语言这个工具还没有很好地掌握。⑤但有时并不是因为缺乏表达能力,而是因为我们的思想还不够成熟。A①④⑤③②B①②③④⑤C②①⑤③④D④⑤③②①8、下列句子属于复句的一项是:()A他

5、们知道,只要掌握了土地的所有权,就可以永无休止地榨取农民的血汗。B即使一个绿色,也各有不同。C只要秋天一到,你就能闻到扑鼻的桂花香。D中国人民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杰出的共产主义战士、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周恩来同志永垂不朽!9、选出和例句相同关系的复句:()例句:尽管困难很大,但我们仍有信心完成任务。A不管在怎样恶劣的环境下,它都能茁壮成长。B只要你细细琢磨,就一定能捕捉到文章的精髓。C我却仍愿抓住一点自认是永恒的东西,哪怕只有游丝般微弱。D我占有的别的色彩是少了些,却拥有最充足的绿。10、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最先与最后》一文写作上的特点是借题发挥,由此及彼引出一个发人深思的道理

6、。B《好兵不一定都当元帅》在批驳错误观点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观点。C辛弃疾的《清平乐》通过对农家环境老老小小勤劳淳朴的生活图景的描写,表现出作者闲居农村时的情趣。D《海通精神》一文的中心论点是赞叹海通法师的精神令人敬佩。11、下列加点的“其”与“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一句中的“其”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其妻献疑曰……B其真无马邪?C其真不知马也!D其如土石何?12、按课文填空:(1)所以中国一向就少有的英雄,少有的反抗,少有的武人,少有的吊客;见胜兆则纷纷聚集,见败兆则纷纷逃亡。(2)我每看运动会时,常常这样想:优胜者固然可敬,但,和,乃正是中国将来的脊梁。(3)而自觉得进入起

7、点并调动起自己的美来,。(4),浓睡不消残酒,……“知否?知否?。”(5)醉里吴音相媚好,……,溪头卧剥莲蓬。二、现代文阅读:(一)大家知道,生产力的基本因素是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科学技术同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是什么关系呢?历史上的生产资料,都是同一定的科学技术结合的;同样,历史上的劳动力,也都是掌握了一定的科学技术知识的劳动力。我们常说,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这里讲的人,是指有一定的科学技术知识、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来使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