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读写并重推行语文素质教学

听说读写并重推行语文素质教学

ID:32335324

大小:45.0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9-02-03

听说读写并重推行语文素质教学_第1页
听说读写并重推行语文素质教学_第2页
听说读写并重推行语文素质教学_第3页
听说读写并重推行语文素质教学_第4页
听说读写并重推行语文素质教学_第5页
资源描述:

《听说读写并重推行语文素质教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听说读写并重推行语文素质教学这几年来,中学语文教学改革与发展备受社会关注。改革势头最大的是语文,花样翻新最多的是语文,争议最大的是语文,人们最不满意的还是语文。必须承认,语文教学的确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中包括观念的、认识的、指导思想的和方法行为的),但是语文教学也绝不象那些不懂语文教学所描述的那样一无是处。广大第一线的语文教师在汲取传统语文教学精华的同时,不断地为语文教学注入教育改革的新成果、新机制。语文教学在提高读写听说能力和培养人文素质方面取得了可喜的进展,这才是对语文教学的客观公正的评

2、价。基于这一认识,笔者提出三个观点:1、语文教学要从人本出发,着眼于学生基本素质和长远发展;追求急功近利必然导致主体弱化、语文整体素质低下的后果。2、树立大语文教学观,读写听说并重,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能力。3、正视中考现实,承认存在语文应考能力,但不刻意追求。因为真正务实的语文素质教育不应该惧怕考试。我们应突出学生在语文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以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能力为目标,注重开发学生潜能,张扬人性,培养创新意识,为他们将来修身、立业、成才、发展奠定一个好的语文素养。针对学生的语文程度状况,我决定从整

3、个初中学段统筹按排语文教学步骤和计划,依据大纲要求,将听说读写训练内容有侧重分解在三个学年。(一)培养良好的语文习惯,抓常规落实。预习常规:初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课文提示及注释,扫除字词障碍,了解作者及相关背景,对课文内容、思路、线索及主旨有初步的认识,学会作预习笔记。诵读常规:凡比较精短的课文都应要求诵读,诵读应在课堂或早读进行。教师要做出示范并培养挑选诵读基本功较好的同学为导向。诵读要求:口齿清楚,发音准确,流畅连贯,声情并茂,激昂处还人家激昂,哀婉处还人家哀婉,喜悦处还人家喜悦。一人诵读,其

4、它同学眼盯课文,耳听其声,有加字落词,字音谬误的现象作出记号,提醒诵读者注意。还可以根据文体不同特点采用齐声读、分组读、分角色读。须知,诵读是重要的语文基本功,也是培养语感的主要途径之一。听课常规:强化主体参与意识,注意力高度集中,积极回答问题,参与讨论,敢于提出质疑,发表不同见解,回答问题要求有根有据,言之有理,思维连贯,声音洪亮。课堂笔记不追求形式上完备,不记录结论性的观点,突出反映一课一得的个人体会。作业常规:我的作业大致有三类:①文言文的抄写(预习时完成)和翻译。②文言文词法句法的归类。③

5、语体文课后笔记(每单元只选做一课)。作业要求:书写工整、美观,译文追求信达雅,避免错别字和语病。课后笔记由新知识、新方法、新感受三部分组成,文字可长可短,但必须反映学习收获和感受程度。(二)必须使学生清楚,语文知识的积累、能力的形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缓慢过程,因此,从初一开始就要做这方面的努力。1、开辟阅报栏。每天指定专人更换报纸,报纸上的一些好文章,重要新闻还用红笔圈题,加以推荐,每隔两周要求学生写一篇读报随感,促使学生关心时政,扩展视野。许多同学养成课间围在报栏看报的习惯,有的还做报纸摘抄。2、

6、定期推荐书目。提倡阅读文学名著。每个学期末,我一般不留其它假期作业,只给学生开一个书目,书目分必读和选读两类,凡属教材中涉及到的作家作品,比如《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骆驼祥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老人与海》、《欧也妮·葛朗台》等。包括一些有划时代意义的名著,如《悲惨世界》、《约翰克里斯果夫》、《简·爱》、《围城》、《平凡的世界》、《文化苦旅》等,还适当选一些格调较高的港台作家的作品,如三毛的、张爱玲的、琼瑶的等等。一般规定,必读作品3至4部,选读3至5部,必读作品要求写读后感

7、,选读作品要求写1000字以上的故事梗概。(三)每堂课拿出三五分钟让学生练习说话。说话是一种语言表达技能,凡属技能都须及早训练,尽快形成。方法是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开始是叙述和介绍性的说话训练,或讲一段见闻,或发布一条信息,或介绍一个新事物。经过半个学期锻炼,同学们就不怵说话了,接着进行评论性说话训练,可以对一种社会现象,一种时尚,一个热点问题发表见解和看法。要求贴近现实生活,从身边取材,一事一议。到初一第二学期,说话训练又可以上一个层次,训练思辩性说话,让学生从古今中外的格言、警句、俗语中挖掘说

8、话的话题,用正确的人文观、道德观、价值观审视和评价那些至今仍广为流传的格言、俗语,尤其提倡从现实生活中捕捉时髦的流行语进行辩析,使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步提高。为保证说话训练的效果,说话前让学生做好准备,可以草拟提纲,酝酿腹稿,但上台说话时不能携带任何东西。说完后发动同学评议,用“言之有据,言之有理,言之有序,言之有文(文彩)四条标准衡量优劣,最后用表决的方式确定ABC等次,老师不把看法加于同学,只拥有一票的表决权。经过初一一年的训练,同学们口头表达能力有了明显提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