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兴趣融入小学语文的识字教学

如何把兴趣融入小学语文的识字教学

ID:32337523

大小:55.8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2-03

如何把兴趣融入小学语文的识字教学_第1页
如何把兴趣融入小学语文的识字教学_第2页
如何把兴趣融入小学语文的识字教学_第3页
如何把兴趣融入小学语文的识字教学_第4页
资源描述:

《如何把兴趣融入小学语文的识字教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如何把兴趣“融入”小学语文的识字教学庆云县尚堂枣王小学李芳新的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这足以看出语文课程在九年义务教育中起着奠基作用。如果把语文看作是学生发展道路上的桥梁,那么低年级的语文就是桥的撑点,而低年级识字教学很显然就是这个撑点的根基了。新的课程标准已明确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1-2年级的教学重点,并具体规定小学1-2年级“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0

2、个会写。整个小学阶段其要求学生认识3500个左右常用汉字,1-2年级就要完成一般的识字任务。任务是艰巨的,而如何完成这光荣而艰巨的任务自然就成了低年级语文教师高度重视的问题了。令人担忧的是,目前低年级识字教学总不尽人意,特别是我们农村小学,“机械训练”成了大多数教师的法宝,一个字抄写几十遍,一个生字写一页,错一个字写一百遍……折腾得孩子们苦不堪言。诸此种种遭成的严重后果就是教师疲惫、学生厌学、甚至逃学,想想这是多么可怕的现实啊。面对此种现状,我从多方面,多渠道对如何激发孩子们的识字兴趣,如何使孩子

3、们自主识字几方面进行了探究,现在似乎也有了一些收获,现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个自己的认识。一、根据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以及儿童的认知规律,课堂上采用各种有效的方法激发儿童的识字兴趣。1、猜字迷。猜字迷是孩子们最喜欢的识字方式之一。字迷的来源可以当别人的成果,也可以即兴自编。方式有师编生猜,生编师猜和生编生猜。如我先出:“四四方方一个‘口’,一个“一”字在里头,生猜‘日’;然后学生续编出:“四四方方一个‘口’,一个“十”字在里头”、“四四方方一个‘口’,一个“玉”字在里头”、“四四方方一个‘口’,一个

4、‘大’字在里头”等,一迷多用,学生思维活跃,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生在很短的时间就能准确地记住多个汉字。再如猜复杂的字迷“人有它大,天没它大”(一)、“牛过独木桥”(生)等,在这些充满诱惑的字迷里,学生不仅牢固地记住了所学生字,而且也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2、听故事。听故事或编故事识字也是儿童喜闻乐见的识字形式之一。汉字是表意文字,区别于任何一种字母文字,音、形、义的结合是汉字区别于字母文字的显著特征,它有四种基本造字法:象形、会意、指事和形声。会意是最适合编故事的一类汉字,正是因用了会意字的这个特点

5、,我克服了一个又一个识字教学中的难点。如教学“休”时,我编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农民伯伯去地里锄草、锄了一会他有点儿累了,就斜靠在旁边的树上休息”我边讲边表演,这样故事讲完了,孩子们在意犹未尽中不仅学会了读音,还记住了字形,当然,也明白了字义。3、表演。爱表演是孩子的天性,对刚入学的孩子来说,让他(她)在板凳上呆板的坐上一节课根本就不可能,甚至这也是十分残酷的,更是没有丝毫效果的,顺应儿童“活泼好动”的特点,结合汉字自身的特性,让他们“动”起来识字,效果果真不错。如品字形结构的“森”字,教学时,我让

6、三个孩子走出来,一个站在讲台上,两个站在讲台下,并且分别给他们取名为“大木”、“二木”和“三木”,让他们按各自位置站好,并让同学们仔细观察“三木”的位置,然后适时讲解:“三”的意思除了表示三个外,还表示多,树木很多就是森林。同学们在“做”、“看”、“听”的多器官合作中,轻而易举就学会了“森”字。再如一些表示动作的词,用手的“抱、抓、捏、摘、捧……我就让他们伸手做一做,演一演;用脚的踢、踩、蹬、跑、跳……我也有意让他们站起来“演练一番,在一系列的”伸腿弯腰“的过程中,学生们不仅轻松学会了汉字,而且还

7、清楚的表示动作和各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可谓一举两得。此外,我还利用孩子们“好胜心强”的特点,组织他们做各种游戏和举行各种形式的竞赛,像“认字大王擂台赛”、“小组识字对抗赛”、“男女识字对抗赛等,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提高了教学效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随着识字教学的不断向前推进,“汉字”在孩子们的眼里已不再是枯燥乏味的“符号”,它就像一个跳动着的音符,对孩子们产生了越来越强的魔力。这正如孔子所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丰富多样的教学形式,大大激活了孩子们的识字热情,他们个个喜欢学习汉

8、字,有主动识字的欲望”,识字成了孩子们的一大乐事。以上所谈“兴趣”都是受教育形成所制定的短效兴趣,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如果你追求的只学那种表面的,显而易见的刺激,以引起学生对学习和上课的兴趣,那你就永远不能培养起学生对脑力劳动的真正热爱。你应当努力使学生自己去发现兴趣的源泉,让他们在这个发现过程中体验到自己的劳动和成就”。这使我想到只有把短效兴趣和长效兴趣结合起来,学生的学习才会产生不竭的动力。所以我们把探求的目标深入到第二课堂,探究如何使学生自主识字,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