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峡渭河桥检测报告

宝鸡峡渭河桥检测报告

ID:32338107

大小:1023.50 KB

页数:30页

时间:2019-02-03

宝鸡峡渭河桥检测报告_第1页
宝鸡峡渭河桥检测报告_第2页
宝鸡峡渭河桥检测报告_第3页
宝鸡峡渭河桥检测报告_第4页
宝鸡峡渭河桥检测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宝鸡峡渭河桥检测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宝鸡峡跨渭河大桥静、动载试验报告1.试验桥概况宝鸡峡跨渭河大桥位于宝鸡峡坝址下游约400米处(如图1所示),该桥为一预应力混凝土简支I型梁桥,跨径组成为6×30米。上部结构为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I型梁,下部结构为双柱式墩台、钻孔灌注桩基础。桥面净空为净7(行车道)+2×1.0(人行道)米,横截面如图2所式。该桥设计荷载为汽车—20级,挂车—100,人群3.0KN/m2。为了对该桥的工程质量和承载能力进行整体检测,以便为大桥竣工验收提供技术资料,受陕西省宝鸡峡引渭灌溉管理局一闸两电重点工程指挥部委托,由交通部西安公路交通大学公路工程检测中心对该桥进行现场静、动载试验。2.试验

2、目的和内容通过静、动载试验,测定桥孔结构的静应变、静挠度和裂缝情况,进而检验其工程质量的安全可靠性。主要测试内容为:(1)梁体控制截面混凝土的正应变;(2)梁体控制截面的挠度;(3)观测梁体有无裂缝;(4)动载挠度及冲击系数;(5)桥梁自振频率;3030(6)结构阻尼比。3.静载试验方案及实施过程3.1试验孔的确定根据《公路桥梁承载力鉴定方法(试行)》中的建议:多孔桥,结构相同、跨径相等的孔,可选择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孔进行加载试验,选择时应综合考虑以下条件:(1)该孔计算内力最不利;(2)该孔施工质量较差,缺陷较多或病害较严重;(3)该孔便于搭设脚手架及设置测点或试验时便于

3、加载。由于各孔计算内力相同,故主要根据(2)、(3)两条选择试验孔。该桥第一孔两片边梁预制时缺陷较多,且该孔无水便于实施检测,故选择第一孔作为试验孔。3.2测试断面及测点布置为了确定主梁控制截面的位置,对该桥的上部结构用桥梁结构专用程序进行了详细的理论分析。由计算可知:在汽车—20级标准荷载作用下,主梁在跨中、L/4截面处弯矩及挠度较大;在支座截面处剪力较大。为此,确定对主梁上述截面作应变和挠度的实测试验,测试截面的具体位置如图3所示。在跨中截面的第一、二片主梁上各贴4个应变片,在第三、四片主梁上各贴8个应变片,在各片主梁之间的预制混凝土底板上各贴2个应变片,共计30个应

4、变片,具体位置和编号如图4a所示;在L/4截面的四片主梁上各贴4个应变片,共计16个应变片,具体位置和编号如图4b所示;在支点截面四片主梁3030上各贴一个应边花共计12个应变片,具体位置和编号如图4c所示;以上共计30+16+12=58个应变测点(未计温度补偿片)。在以上三个截面每个主梁下缘各设置一个挠度测点,具体位置和编号如图4a~c所示;在1#墩盖梁下缘(梁底)设置两个挠度测点,具体位置和编号如图4d所示。3.3试验荷载为了保证试验的有效性,必须使试验荷载的效应至少达到汽车—20级标准荷载效应的80%以上。本次试验采用STYLE-30吨载重汽车两辆(前轴6t+中轴1

5、2t+后轴12t),红岩-20吨载重汽车两辆(前轴7t+后轴13t),共计四辆,两种加载车辆的平面尺寸如图5所示。由于试验加载车与《公路桥涵设计规范》汽车—20级的轴重和轴距有所不同,但加载位置的确定及内力分析计算是按照实际加载车的轴距、轮距和轴重计算的,且使测试截面的荷载效应达到了98.8%以上,从而保证了本次试验的有效性。3.4主要测试仪器挠度量测采用机电百分表及激光挠度仪(如图7所示),应变量测采用电阻应变片。测试数据由日产7V08数据采集仪(如图6所示)快速存盘和打印。7V083030数据采集仪具有自动平衡、自动扫描、控制点监视、过载报警以及将测试结果自动打印或存

6、盘等功能,其扫描箱可接100个测点,扫描速度为10点/秒,由一人操作主机便可完成所有记录及打印任务。3.5试验工况按照测试内容,应使主要测试截面分别在最不利情况下被加载测试。根据理论计算所得弯矩、剪力及挠度影响线,本次试验共分六种试验工况:工况一:纵桥向按跨中截面的正弯矩和挠度的最不利位置布载,横桥向为对称布载;工况二:纵桥向按跨中截面的正弯矩和挠度的最不利位置布载,横桥向为偏心布载;工况三:纵桥向按L/4截面的正弯矩和挠度的最不利位置布载,横桥向为偏心布载;工况四:纵桥向按支点截面支反力的最不利位置布载,横桥向为对称布载;工况五:纵桥向按支点截面剪力的最不利位置布载,横

7、桥向为对称布载;工况六:一辆重车后轮加于跨中截面桥面板中心处;上述各工况中,加载车辆横向布载具体位置如图8所示,纵向布载具体位置如图9所示。3.6试验过程1996年10月4日至5日,对试验孔实施打底找平、502胶水贴片并作防潮处理、安装机电百分表、焊接导线并联机调试等准备工作。10月6日进行加载试验,正式加载前先用一辆载重汽车对各测试截面进行预加载试验,以检验各测点应变片、挠度计及数据采集仪工作的可靠性。经检验无误后,先以部分车辆试压(如图10所示),然后开始正式加载试验。为了减小混凝土流变特性的影响,各工况加载汽车到位后,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