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资本外逃的规模测算和对策分析

中国资本外逃的规模测算和对策分析

ID:32354945

大小:317.83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2-03

中国资本外逃的规模测算和对策分析_第1页
中国资本外逃的规模测算和对策分析_第2页
中国资本外逃的规模测算和对策分析_第3页
中国资本外逃的规模测算和对策分析_第4页
中国资本外逃的规模测算和对策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资本外逃的规模测算和对策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2001年第11期中国资本外逃的规模测算和对策分析任惠(国家外汇管理局100037)内容提要:本文首先对资本外逃进行了定义,认为中国的资本外逃是指未经批准的、违法违规的资本外流,是超出政府实际控制范围的资本流出。接着,分析了我国资本外逃的主要动机、方式和渠道。本文尝试运用国际通用的直接法和间接法对1997-1999年我国资本外逃的规模进行了测算,并与其他学者的测算方法进行了比较。最后提出,只有从体制和政策环境等深层次上采取措施,才能从根本上抑制和防止资本外逃。关键词:资本外逃国际收支统计金融危机资本外逃作为一种

2、地下经济活动,学术界一直在试图阐释其原因,并希望测算出一个尽量接近经济现实的规模,本文全面研究了中国资本外逃的有关问题,提出了新的测算方法和测算结果,以及治理资本外逃的有关政策建议。一、关于中国资本外逃问题的一般讨论(一)资本外逃的定义目前,在学术界,资本外逃一直是一个存在较大争议的概念,至今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但有一点基本得到认同,即把资本外逃视为非正常的资本流出。然而,在对“非正常”的理解上,国际经济学界也有不同的解释。一种为动因论,即认为一国居民出于正常的贸易投融资需要以及为分散风险而从事的国际投资属于正

3、常的资本流出范畴,而由于规避国内政治、经济风险等因素将资本移至国外则为非正常的资本流出。金德伯格(Kindleberger,1937)将资本外逃描述为投资者出于恐惧或怀疑所导致的短期资本流出,其异常之处在于资本由利率高的国家流向利率低的国家。卡丁顿(Cuddington,1986)定义资本外逃为短期投机性资金即游资的外流,其异常之处在于流出的资本不是进行长期投资,而是对政治或金融风险、税赋加重等作出迅速反应以获取收益。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TheNewPalgrave,1987)认为“资本外逃”是描述这样一

4、种现象“:资金抽逃到国外,以寻求更大程度的安全。资本外逃背后的推动力包括实际存在的货币不稳定,或担心可能出现的货币不稳定、没收性赋税、战争和革命。”另一种为后果论,认为资本外逃是造成国家财富损失并大大降低社会福利及国民效用的资本流出。沃尔特(Walter,1985)将资本外逃界定为与政府政策目标相悖的资本转移。世界银行(1985)将资本外逃定义为债务国的居民将其财富转移到国外的任何行为。国内学术界的看法也是众说纷纭。宋文兵(1999)认为资本外逃是指“未经国家外汇管理当局批准或违背有关政策法规的国内资本外流”。

5、杨海珍和陈金贤(2000)的定义是“由于意识到本国的非正常风险,或者是为了逃避本国当局控制的非正常资本外流。”韩继云(2000)将资本外逃界定为“国内资本出于安全动机、投资动机或者其他目的,逃避正常的监管制度,以各种非正常的方式转移到国外的行为。”综上,我们认为,对资本外逃的定义应该从两方面来把握。一是资本外逃是指未经批准的、违69任惠:中国资本外逃的规模测算和对策分析法违规的资本外流,是超出政府实际控制范围的资本流出。二是资本外流不等于资本外逃,不能把资本流出都看作是资本外逃。比如,经过批准的外债还本付息、对

6、外直接投资、金融机构资产存放或拆放境外同业、购买外国证券、贸易信贷等等,就属于经过批准的合规的资本流出。即使在未经批准的违规流出中,也有一些用于正常投资和经营目的,之所以违规流出,主要是躲避繁杂的审批程序或者是为了降低其他费用。(二)中国资本外逃的主要动机资本外逃不仅存在于发展中国家,也存在于发达国家。例如,海外一些国际离岸金融中心,就是发达国家毒枭走私犯的洗钱中心和跨国公司的避税天堂。同时,资本外逃不仅仅是为了逃避外汇管制,还有的是为了规避国内政治和经济风险,逃避税收征管,或是为了洗钱和转移资产。之所以人们往

7、往把中国的资本外逃理解为是逃避外汇管制,主要是由于人民币不是自由兑换货币,各种违法违规的资金流动都必须转换成外汇后才可能抽逃(陈炳才,2001)。从我国实际情况看,资本外逃的诱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转移非法所得。如贪污、受贿、寻租等所获得的资金,侵吞的国有资产,从事走私、贩私、诈骗、偷漏税所攫取的巨额财富,都构成了资本外逃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化公为私。由于我国处于体制转轨时期,国有和集体企业激励、约束和内部监控机制不健全,境内母公司通过各种方式向境外子公司或外商转移资产、利润,使少数人在境外获得了更大的公有资产

8、支配权,或者直接化公为私。相当一部分人由此获得了投资移民身份,在境外购买房地产,将子女送出国外。逃避管制。比较突出的是规避投资管理和外汇管理。由于我国对境外投资实行较为严格的审批制,一些企业或个人将资金未经批准转移或截留境外,企图投资获益。趋利避险。较为突出的是,国内一些企业将外汇资金转移境外后又作为外资流回国内,以享受各种税收和其他优惠待遇,这也被称之为“过渡性”的资本外逃。同时,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