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市场为导向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体系构建

以市场为导向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体系构建

ID:32358491

大小:302.98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2-03

以市场为导向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体系构建_第1页
以市场为导向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体系构建_第2页
以市场为导向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体系构建_第3页
以市场为导向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体系构建_第4页
以市场为导向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体系构建_第5页
资源描述:

《以市场为导向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体系构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以市场为导向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体系构建——基于4P理论的探索性研究冯方盛/温州大学城市学院(温州325035)摘要:在当前市场劳动力岗位供给、特别是针对应届毕业生的需求有限的情况下,学生就业工作已成为关乎高校声誉和生存发展的关键问题;高校作为社会人才培养的重要来源,具有明显的营销组织主体的特征,将市场营销理论应用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因而在分析和认识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供求关系的基础上,引入营销理论中的4P理论,尝试构建市场导向的高校就业工作体系,以期在当前形势下为高校明确思想、整合资源,改善和提高毕业生就业状况提供参考。关键词

2、: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市场营销;4P理论缓解大学生的就业压力,至少应从国家就业政策、高校就业工作和学生自身能力建设三[3]个方面考虑,而后两者作为高校的“可控因素”,又是息息相关的;可以说,单纯依靠加强与用人单位的合作吸收毕业生已经无法解决就业问题,而从高校的角度入手,借助科学理论,增强市场意识、加强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市场化管理,就成为促进毕业生就业的当务之急。已有研究表明,市场营销理论作为“一门以经济科学、行为科学和现代管理理论为基础[4]的应用科学”,不仅可以应用在企业的产品销售环节,也能够为各种组织所运用。事实上,高校作为社会人才培养的重要

3、来源,具有明显的营销组织主体的特征,将市场营销理论应用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因此,在分析和认识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供求关系的基础上,引入营销理论中的4P理论,尝试构建市场导向的高校就业工作体系,以期为当前形势下高校明确思想、整合资源,改善和提高毕业生就业状况提供参考。一、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已经成为当前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整体看来,现阶段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主要存在毕业生规模不断增大,就业市场的供给和需求存在结构性不匹配,毕业生职业生涯模糊、价值取向存在偏差等特点。(一)市场供求失衡,就业压力大20世纪90年

4、代后期我国高校大规模扩招以来,毕业生规模大量增加的高峰期正在逐渐来临,2009前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611万,较2002年的145万增长了321.38%;由于我国正在经历经济结构调整,2002年至2007年间社会新增就业岗位基本稳定在每年900[5]万个,2008年以来,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人力资源市场供大于求的矛盾更趋紧张,尤其对于高校毕业生来讲,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值得注意的是,毕业生就业问题很可能将在未来一段时期内长期存在。据麦可思人力资源信息管理咨询公司(MyCOS)2010年初完成的2009届大学生毕业半年①后的抽样跟踪调查显示

5、,截止2009年7月1日,2009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611万人中,已有415万高校毕业生落实去向,与2008年同期相比就业人数增加44万人;高校毕业生就①MyCOS2010年初完成的2009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的抽样跟踪调查,抽样达到约50万人,回收问卷24.5万份,回收率约49%;有效问卷22万份,其中完成全部答题问题者为73%;共覆盖2599所高校、分部、分院,覆盖了全国31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覆盖了本科毕业生能够从事的675个职业。1业率达到68%,同比基本持平。截止2010年初,2009届大学毕业生的半年后就业率是86.6%(见图1),

6、较2008届(85.6%)高一个百分点,比2007届(87.5%)低0.9个百分点,约30%以上的就业是在毕业后半年实现的,有半职工作的毕业生比例为1.5%。MyCOS调查还显示,在毕业时就已落实工作的毕业生占53.7%,高于2008届的51.7%;2009届毕业生毕业后立刻在国内外读研比例明显增加,211院校增加了约2.5个百分点,,达到13.5%;非211院校增加了1.1个百分点,达到8.4%。图12009届大学毕业生半年后的去向分布(二)结构性问题普遍存在,高校毕业生与社会需求脱节高校毕业生就业难还体现在毕业生就业市场的供给和需求往往存在着

7、结构性不匹配问题,如地区、行业、专业等就业供求结构性矛盾非常突出,而且种种迹象表明,就业结构性问题很难在短期之内有效解决。1、地区结构问题。从地区分布看,东部省市将继续吸纳全国半数以上的高校毕业生,西部省区接收高校毕业生的比例依然不高。东部需求旺盛、西部需求不足,“孔雀东南飞”的现象将依然存在。MyCOS2010年调查显示,从2009届大学毕业生分布的经济区域差别来看,泛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体,包括上海、江苏、浙江、江西、安徽,该区域2009届大学毕业生总体就业率88.7%最高;泛东北区域经济体,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毕业半年后就业率79.5%最

8、低。(见图2)2图22009届不同经济区域的大学毕业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2、行业和专业结构问题。事实上,由于外部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高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