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纽约和东京银行业比较

伦敦,纽约和东京银行业比较

ID:32359505

大小:829.99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2-03

伦敦,纽约和东京银行业比较_第1页
伦敦,纽约和东京银行业比较_第2页
伦敦,纽约和东京银行业比较_第3页
伦敦,纽约和东京银行业比较_第4页
伦敦,纽约和东京银行业比较_第5页
资源描述:

《伦敦,纽约和东京银行业比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亚太经济》2009年第5期伦敦、纽约和东京银行业比较———基于金融产业集群的视角123雷强苏立峰倪权生×内容摘要Ø基于金融产业集群的视角,从银行业的机构数量、经营绩效和国际化程度三方面,分析1980年到2006年间伦敦、纽约和东京金融中心银行业市场的演进状况,借鉴三个金融中心银行业的集群发展模式,对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提出初步设想。×关键词Ø银行业金融产业集群国际金融中心×中图分类号ØF83013×文献标识码ØA×文章编号Ø1000-6052(2009)05-0065-06在世界金融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时代,被称为运中心的意见,

2、明确提出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主“平滑空间上的黏滞点”的产业集群现象越来越突出,要任务。因此,本文旨在通过分析比较伦敦、纽约和不仅提升了东道国的核心竞争力,而且也推动了区域东京金融中心银行业的市场规模、经营绩效和国际化经济和世界经济的发展。在金融产业集群化发展过程程度,借鉴三大金融中心银行业的集群发展模式,对中,银行的跨国经营、业务的多元化和分支机构网络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提出自己的初步设想。的全球化扩展,大大提高了银行业的盈利能力,促进一、伦敦、纽约和东京金融中心银行业的市场规了国际金融中心的空间集聚。自20世纪80年代以模比

3、较来,国际大型银行集团的跨国金融活动越来越频繁,银行数量指标是采用英国《银行家》杂志每年的尤其是伦敦、纽约和东京金融中心,由于其在宏观经排名前500银行,然后从同样由英国公司每年出版的济总量、制度环境、基础设施等方面的优势,而在全《银行家年鉴》中去查找这500家银行在这三个金融球银行业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伦敦、纽约和东京在中心的分布情况,如图1所示。“银行总数”[1]包括总银行业市场方面的市场规模都远大于其他城市。此部、本国外地银行在本地的分行、外国银行在本地的外,从三个金融中心银行业的收益和稳健性等指标来分行、外国银行在本地全

4、资拥有的子银行和外国银行看,三城市在世界各地的金融中心中也处于前列,因在本地部分持股的子银行等“实质性营业机构”,还此能够吸引各种金融活动聚集,成为名副其实的金融包括代表处、代理行、离岸银行单位、银行分部等中心。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上海就提出建设“四“非实质性营业机构”。个中心”的口号,国际金融中心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之从图1可以看出,在伦敦的银行数量经历了一个一。特别值得关注的是,2009年3月25日,国务院先上升后下降的过程。笔者认为,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因主要是20世纪90年代期间

5、英国银行业经历了较大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规模的并购重组浪潮,其中最重要的事件主要有收稿日期:2009年6月15日作者简介:1.雷强,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金融学博士生。研究方向:国际金融,开放条件下的宏观经济政策,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上海,200052。2.苏立峰,上海立信会计学院金融学院讲师,经济学博士。研究方向:国际金融。上海,201620。3.倪权生,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金融学博士生。研究方向:国际金融,开放条件下的宏观经济政策。上海,200052。基金项目:本文是国家985二

6、期项目《国际金融中心系列研究:理论、实证与战略规划》的阶段性成果。65《亚太经济》2009年第5期1992年的汇丰控股有限公司以39亿英镑收购米德兰再融资受阻;房地产泡沫破灭,不动产贷款成为呆银行(MidlandBank)全部股权;1996年的英国劳帐;企业效益下降,银行不良资产剧增。80年代的埃德银行(LloydsBank)同英国信托储蓄银行合并泡沫经济直接为90年代中期日本银行赤字风暴与金产生劳埃德TSB银行集团;2000年的英国苏格兰皇融危机埋下了历史隐患。日本经济陷入长时期的萧条家银行兼并国民西敏寺银行,以及英国巴克莱银

7、行购期,而这对东京银行业的影响也逐渐显现出来,90买伍尔维奇建筑储蓄银行;2002年的哈利法克斯抵年代中期以后,东京银行数目在全球“TOP500”中押银行与苏格兰银行合并形成的哈利法克斯-苏格兰所占份额总体呈下降趋势。银行等等,经过重组整合之后这些大银行消失。另从以上三个金融中心银行数目的空间集聚效应可外,值得注意的是,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英国实施以看出,伦敦、纽约和东京金融中心都不同程度地经转型后的住房贷款协会;一些实力雄厚的大型工商集历了银行间的并购和重组。东京由于宏观经济持续下团,比如英国维京集团、Tesco、J.Sai

8、nsbury、滑以及“泡沫经济”破灭,金融产业集群化程度有所Marks&Spencer大型超市集团等等;英国国内的保弱化,笔者认为东京已沦为区域金融中心而不是全球险公司,比如普天寿(Prudelltial);标准寿险性金融中心。从金融中心金融产业集群的集聚效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