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纽约、东京经济转型的经验极其借鉴

伦敦、纽约、东京经济转型的经验极其借鉴

ID:44179348

大小:34.15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0-19

伦敦、纽约、东京经济转型的经验极其借鉴_第1页
伦敦、纽约、东京经济转型的经验极其借鉴_第2页
伦敦、纽约、东京经济转型的经验极其借鉴_第3页
伦敦、纽约、东京经济转型的经验极其借鉴_第4页
伦敦、纽约、东京经济转型的经验极其借鉴_第5页
资源描述:

《伦敦、纽约、东京经济转型的经验极其借鉴》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伦敦、纽约、东京经济转型的经验极其借鉴一、三大都市经济转型的基本历程   (一)伦敦   伦敦有2000多年的建城史,在当代众多的国际经济中心城市中,只有伦敦经历了工业革命以来世界经济发展的四次长波,历经工业化进程的各个阶段,且重化工业阶段相对较长。20世纪20~30年代,伦敦相继建立了一系列新兴工业部门,包括电器机械、汽车、飞机工业等,从而大大推进了城市经济的发展。二战后的20多年,伦敦的制造业部门结构合理,工资相对较高,引进技术和工艺,专业化水平高。在若干工业部门中,伦敦占有相当大的产出份额。自20

2、世纪60年代开始,伦敦进入了从重化工阶段向后工业化阶段的经济转型,经历了大约20多年的时间。   在经济转型的初期(20世纪60年代后期),伦敦原来强大的制造业呈现明显的衰退,相当数量的工厂关闭(直接造成20万人失业),部分企业向伦敦之外的地区转移,制造业部门出现大量失业。“导致伦敦制造业衰退的原因十分复杂,有些是西方老工业化国家共有的原因,如国际竞争的加强、工厂现代化投资不足导致生产能力下降、特定时期的汇率对制造业出口不利等;但更主要的是发展空间狭小、土地价格昂贵等因素,在产业生产急需大规模空间时,城

3、市有限空间束缚了其扩张。尽管伦敦的制造业整体处于下滑,但仍有一些相当强的高工资、高附加值的产业部门,比如印刷业、高新技术产业以及通讯产业。随着制造业的衰退,伦敦其他部门的就业岗位也在减少,比如建筑业、公用事业、运输和通信业、配送贸易等部门,在1973-1983年失去了21.8万个工作岗位。伦敦的就业人口从1961年的430万人降到1985年的350万人,出现了整个社会就业减少的局面。随着公司外迁和经济不景气,甚至还出现了城市人口减少的情况。为此,伦敦的经济处于长达20多年的萧条之中。   但在制造业就业

4、、以及整个社会的就业人口处于大量减少的情况下,伦敦的全部服务业就业稳定在260万人左右(1978~1985年)。其中,有些服务部门的就业水平是下降的,特别是运输和通讯业;而银行、保险业等就业水平则是上升的。从1984年起,基于金融和生产者服务的经济进入一个新的快速发展阶段,一些产业部门的就业比重发生了显著的变化。1981-1987年,商务服务业就业增加30%,个人服务业就业增加20%,银行、证券业就业增加13%。服务业就业增加,带动了整个社会就业的增加,在经历了25年的就业人口净减少后,首次出现就业净增

5、加。伦敦就业人口从制造业转移到服务业,用了约15年的时间。1971年,27%的就业集中在制造业,68.6%集中在服务业;到1986年,这一比例分别为15%和80%。   (二)纽约   纽约是工业化时代典型的综合性城市,经历了从前工业化时代连接欧美的普通港口城市,到工业革命后成为全美最大的贸易口岸、商业银行中心和最大的工业基地,并发展为全国的首位城市。与伦敦、东京不同,纽约在整个工业化进程中,一直以轻工业为主,基本上没有发展过重工业。纽约制造业兴起于工业革命初期,虽是多种产品的制造业中心(美国服装生产中

6、心、糖加工工业和机器制造业中心等),但以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的轻工业为主,没有发展像钢铁、汽车、航空等类的重化工业。当美国工业于20世纪初进入重化工业阶段时,纽约的工业结构也没有变化,只是在轻工业内部出现由低端向高端的转移。从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末期,纽约的经济转型经历了大约10多年时间。   从20世纪60年代起,由于类似于伦敦制造业衰退的诸多原因,纽约制造业开始衰退,而且衰落速度逐年加快,经济地位下降。60年代、70年代、80年代,纽约的制造业就业人数分别减少了9.2万、18.1万、26.7

7、万人,下降比例分别为9%、19%和35%。制造业部门的就业人数从1961年的140万人下降到1981年的68万人,1985年只有57万人,其占就业总数的比例不到1/5。到1988年,进一步减少了10万个工作岗位。制造业的衰败,不仅是因为工厂的关闭和搬迁,还因为随着郊区化或大都市区化纽约各大公司总部向外迁移。1965年,纽约的公司总部达128个,1976年已减少到84个。1969-1987年间,纽约的制造业工作岗位减少了一半,制造业总部办公岗位减少了一半以上。随着制造业就业人数减少,整个就业人口也趋于萎缩

8、。在1950年和1960年,纽约的就业人数稳定在350万人左右,60年代期间一度增加到380万人,但1969年后,就业人员持续下降,1977年达到最低点,只有300万就业人口(包括在政府部门就业人数)。在此过程中,于1975~1976年还出现了财政危机。   但在财政危机过后,第三产业特别是生产者服务业开始在纽约迅速崛起。从1977年到1980年,白领行业的就业增加了17%,有一些行业的就业增长率更高,如计算机服务超过50%,管理咨询和公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