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论》方剂配伍规律

《脾胃论》方剂配伍规律

ID:32368000

大小:50.62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2-03

《脾胃论》方剂配伍规律_第1页
《脾胃论》方剂配伍规律_第2页
《脾胃论》方剂配伍规律_第3页
《脾胃论》方剂配伍规律_第4页
资源描述:

《《脾胃论》方剂配伍规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脾胃论》方剂配伍规律本文就《脾胃论》探究李杲的制方配伍规律与指导思想,刍议如下。1、师经旨君臣佐使之大法李杲对《内经》、《难经》等古典医籍的研讨极为深刻,其方剂配伍总原则禀承《内经》之意,于《脾胃论》卷上特立“君臣佐使法”专篇详述此总原则。李杲强调君臣佐使之法在方剂配伍中的重要作用,认为“君臣有序,相与宣摄,则可以御邪除病矣”。对于君药之意,李杲明言:“主病者为君”,“力大者为君”,且“君药分量最多”。这种明确的解释较之《内经》更为清楚、明了。“佐君者为臣,应臣者为使。”其意与《内经》相同。在药量比重上,“君药分两最多,臣药次之,使药又次之”,“不可令臣过于君”。《

2、素问·至真要大论》云:“有毒无毒,所治为主。”即根据治病的需要而定处方中的君药。李杲在《脾胃论》中列举了一些为君之药。如治表实之麻黄、葛根,治表虚之桂枝、黄芪,治里实之枳实、大黄,治里虚之人参、芍药,治热之黄芩、黄连,治寒之干姜、附子之类。这些药物在所主病证的很多处方中占有重要的君药位置。李杲在《脾胃论》中还举例以说明诸处方之君臣佐使,以帮助理解其制方之意,这种做法在其他方剂论著中较为少见。如在论述“至而不至,所生受病,所胜妄行,所不胜乘之”四个方面的关于五脏功能活动合于四时传变规律的用药法则时,明言每一处方的君臣佐使,如“脾胃不足,是火不能生土,而反抗拒,此至而不至

3、,是为不及也”。处方为:白术(君),人参、黄芪(臣),芍药、甘草、桑白皮(佐),黄连(使),这种标注对于加深理解制方思想大有裨益。2药之所用。以气味为主李杲认为方剂之中,每一药物的气味属性对于其在处方中所起的作用至关重要,提出“补泻在味,随时换气”之论。如补剂多用甘味药,泻剂多用苦味药,还应随时依据药物的气厚与气薄而更换配伍。药物气味的不同阴阳属性与天地造化之阴阳属性相应,与疾病的阴阳属性相对抗而起到治疗的作用。李杲认为药物“气薄者为阳中之阴,气厚者为阳中之阳;味薄者为阴中之阳,味厚者为阴中之阴。辛、甘、淡中热者,为阳中之阳;辛、甘、淡中寒者,为阳中之阴。酸、苦、成之

4、寒者,为阴中之阴;酸、苦、成之热者,为阴中之阳”。辛、甘、淡、酸、苦、成为味之阴阳,为地之阴阳;温、凉、寒、热为气之阴阳,为天之阴阳。“一物之内,气味兼有,一药之中,理性具焉”。例如,冬寒气候当至而不至,肾水不及,心与小肠之火妄行,不但反侮所胜之肾水,而且侵害所生之脾胃而致病,临床表现为“或烦躁闷乱,或四肢发热,或口苦、舌干、咽干”等。根据《内经》“虚则补其母”的治疗原则,当于心与小肠中以补脾胃之根蒂,处方以甘温之药如人参、黄芪、炙甘草等为之君,以苦寒之药如黄连、知母、黄柏等为之使,以酸味药如芍药、五味子等为之臣佐,以达“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之效。3培土以育万物。常

5、从事乎升阳清·张璐在《诊宗三味》中总结说:“东垣志培土以发育万物,故常从事乎升阳。”李杲之论被称为脾胃学说,即是因为李杲十分重视和强调脾胃在人体生命活动和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突出作用。李杲认为,脾胃是元气之本,元气是健康之本,“脾胃之气既伤,而元气亦不能充,而诸病之所由生也”。因此,培补脾胃是治病疗疾之大法,亦是养生全形、孕育万物之妙法。张介宾有云:“人以水谷为本,故脾胃为养生之本,惟东垣独知其义。”(《景岳全书·论东垣脾胃论》)。在具体制方治疗方面,李杲擅于在补益脾胃的同时,少佐升阳之风药,或补脾胃药与风药相须为用。“甘味入脾”,且甘温之品能升阳以行春生之令,正合

6、脾喜甘、喜温、喜补、喜、喜升、喜燥之特性,故补脾胃多用甘味之品,如人参、黄芪、甘草、白术等。而治内伤病当“从阴引阳”,“非风药行经不可”,故必配伍升阳之风药。在李杲看来,升阳之剂因其助阳而补气之功更胜单纯补气之品。在小建中汤的诸多加减法中,即有“如气弱气短者,加人参,只升阳之剂助阳,尤胜加人参”之语。在升阳顺气汤方后注云:“脾胃不足之证,须用升麻、柴胡苦平味之薄者,阴中之阳,引脾胃中阳气行于阳道及诸经,生发阴阳之气,以滋春气之和也。又引黄芪、人参、甘草甘温之气味上行,充实腠理,使阳气得卫外而为固也。凡治脾胃之药多以升阳补气名之者,此也”。李士材(中梓)认为:“东垣以扶

7、脾补气为主,气为阳,主上升,虚者多下陷,故补气药中加升麻、柴胡,升而举之,以象春夏之升。”(《医宗必读·四大家论》)其论似不如东垣自述深刻。李杲所创诸方中,以补中益气汤最具代表性,方中8味药物(黄芪、炙甘草、人参、当归身、橘皮、升麻、柴胡、白术)以益气、升阳为法,“以辛甘温之剂,补其中而升其阳”。在脾胃论》诸方中,以补益药为主,加入风药的方剂共12首,如补中益气汤、调中益气汤等;以风药为主,配以补益药的方剂共7首,如升阳散火汤等。其常用补益药为人参、黄芪、甘草、白术、当归等。常用风药为升麻、柴胡、陈皮、羌活、独活、防风等。有人统计,《脾胃论》63方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