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红偎翠浅斟耆卿

倚红偎翠浅斟耆卿

ID:32372116

大小:90.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2-03

倚红偎翠浅斟耆卿_第1页
倚红偎翠浅斟耆卿_第2页
倚红偎翠浅斟耆卿_第3页
倚红偎翠浅斟耆卿_第4页
资源描述:

《倚红偎翠浅斟耆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倚红偎翠浅斟耆卿——浅析柳永词中“红”“翠”颜色词【摘要】我国古诗词的艺术成就中色彩美的的勾画极具特色。汉语的颜色词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除去其本意之外,还延伸出许多颜色义以外的语义内涵。古诗词中产生了不少由颜色引申或比喻转而表达隐喻含意的含彩词。柳永作为北宋第一个专力作词的词人,其词中含有大量颜色词。本文从认知语言学、语法学、修辞学理论对其主要的颜色词“红”“翠”的语义功能做一简单的分析。【关键词】柳永红翠隐喻转喻一、引言《毛诗关雎序》:“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古代诗人借诗歌扦发内心情志,但是情志的表达往往借景行情者多,直行胸臆者少,以

2、达委婉含蓄。因此,古人们创造各种意境、营造各种氛围来表情达意、行发怀抱,而运用颜色词语进行设色绘彩是其中的重要手段之一。无论是淡如水墨还是浓墨重彩,皆是由境缘情,色由情生,色因情变。这样,客观存在的颜色经由诗人们的创作就富含了主观的情志,在主客观的统一中表达主体的欢乐悲伤和离愁别恨。耆卿的词,其颜色词所用频率很高。具体使用频率见下表:由此可见,耆卿词中最常使用的颜色词是:“红”“翠”二字。终其一生,所写词作二百余首,所涉及的颜色词有红、朱、绛、彤、火等11种,通过色彩可以看出感情的扬抑、通过色彩的还可以了解人物心情的悲喜。色彩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介质,让我们来了解这个古老

3、神秘的诗词世界。而红、翠所出现的次数各占34%、40%。因此,研究柳永词的颜色词语,可将红翠这两个颜色词作为切入点,进而了解颜色词的语义功能。本文以柳永词为语料,主要以红翠的对举格式为研究对象,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出发,主要分析颜色词的语义及语用特征,并说明人的一般认知思维中转喻和隐喻机制在诗词语言中的普遍显现。古代诗词中的“红”意象    红,作为美术色彩中的三原色之一,能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红,是能够把热烈与温柔、娇艳与清媚融于一体的最完美的颜色。“天际霞光入水中,水中天际一片红”,“天开云雾东南碧,日射波涛上下红”。喷薄而出的红日印染着万里长空,绚烂的霞光热烈地吻着金

4、色大海,粼粼的水波无限拉伸着早晨最绚丽的主题──红,似乎无休无止,无边无际,无穷无尽。红能够营造特别的意境,难怪影视导演都喜欢在片中使用大块的红色,如张艺谋执导的申奥宣传片、《英雄》等,画面中的红运用贴切,透出诗韵。而在古诗词中,“红”却点染出了一幅幅意蕴丰富,极其独特的画面。下面就以古代诗词中的“红”意象作一粗浅赏析。  在春天,“红”是不可或缺的颜色。“红”,成了最娇艳最美丽的花儿的别称。朱熹在《春日》曾言:“等闲识得春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所以,有了“池融嫩碧销残冻,春剪新红缀旧枝”。《诗经》里,“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的桃花红得是何其美艳,崔护的“人面桃花相映红”中

5、,红是何其的娇媚!“好折待宾客,金盘衬红琼。”杏花如红玉,卧于金盘中,静如处子,在枝头时却是“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如此的娇俏,令人怜爱!“绿扬烟外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红,竟是如此的热情奔放!“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这句诗让我们看到了红日照射下如火如荼开放的春花,生机盎然,朝气勃发,在碧水的映衬下真是令人心醉。可是,“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原来境由心生,在苦情人眼中,景致越美丽,却越衬得他们心情的凄楚和落寞!不管如何,春总是会走的,“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桃花吹尽,佳人何在?门掩残红。”孤

6、零零的门扉半启半合,掩映着满地的落花,此情此境怎能不令人忧伤?  春去夏来,落红难缀,七月流火,莲花独艳。“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辽阔的水面挤满了密密匝匝的荷叶荷花,一个“无穷碧”,一个“别样红”,时空的特色一并展现在我们的面前,这里的红,是古诗词中“以少少许胜多多许”的特例。“绿茎红艳两相乱,肠断。水风凉。”池塘边满是茂盛的绿叶红花,绿叶红花间缀满了清晨晶莹的露珠,花叶的影子倒映在柔柔的波光里,又被早晨的凉风儿揉碎。这是令人倍感静谧而清新的画面。助你成功  当荷花红衣脱尽之时,秋天已来临,红枫成了秋天的形象大使。杜牧说:“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黄昏

7、时分,郊外的红枫火热的吹响了向寒霜挑战的号角,晚霞与枫林交相辉映,每一片枫叶从叶尖到叶面、从叶脉到叶柄,都红得那么透彻,那么鲜亮。而在宫廷内,“西宫墙内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此时的红,还是未能抵霜寒,铺满了长长的台阶,飘到幽怨人的身上。你听到了吗,热烈的红在此刻竟也能发出一声叹息?在冬季银色的世界中,红是难寻的了,只有在军营中、战场上,偶尔能见它的踪迹:“半卷红旗”,“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红,在这个世界中仍然是耀眼的、令人注目的亮点,令人遐想无限。  红,不仅是自然色中的佼佼者,也是古代丝织品的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