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献的体式

古典文献的体式

ID:32376513

大小:43.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2-03

古典文献的体式_第1页
古典文献的体式_第2页
古典文献的体式_第3页
古典文献的体式_第4页
古典文献的体式_第5页
资源描述:

《古典文献的体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第三章古典文献的体式第一节作者古代文献,在汉代以前,一般不题撰人,要查考其作者,颇为艰难。如《诗经》的作者似可从《诗序》中考知,然而对于《诗序》的作者,历来就众说纷纭,或孔子、或子夏、或卫宏、或国史等,其本身都很难确信,以此为凭,更难考知。历代以来,诗篇中已考知作者的,也只有《节南山》、《巷伯》、《丞民》、《崧高》、《载驰》、《鸱鸮》、《无衣》、《常棣》、《抑》、《时迈》等若干篇而已。迄今绝大多数诗篇的作者,仍然无法考知。先秦诸子,题为某子,也所不是他本人亲手所著,实为其后人、弟子、宾客所撰定。至于辑集成书,题为某子,更

2、是后来的事。通常是后人将某一学派著作汇集成书,取其代表人物的姓,冠以某子之称。《史记·韩非传》说:“人或传其书至秦,秦王见《孤愤》、《五蠹》之书曰:‘嗟乎!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李斯曰:‘此韩非之所著书也。’”《史记·司马相如传》也说:“蜀人杨得意为狗监侍上,上(指汉武帝)读《子虚赋》而善之曰:‘朕独不得与此人同时哉!’得意曰:‘臣邑人司马相如自言为此赋。’上惊,乃召问相如,相如曰:‘有是’。”由此可见,战国时韩非、汉初时司马相如都未在作品上标着自己的名字。汉魏文人著作,也不自题姓名。如著名的《古诗十九首》就未

3、标注姓名,作者是谁,历来说法不一。南北朝梁代文学理论批评家刘勰在《文心雕龙·明诗》中说:“又《古诗》佳丽,或称枚叔(即西汉辞赋家枚乘之字),其《孤竹》一篇,则傅毅(东汉文学家)之词。以采推之,两汉之作乎。”他认为可能是枚乘的作品,其中《孤竹》篇是傅毅之作,不过也不敢断定,所以只能比较其文采,推断为两汉人所作。南朝陈徐陵编《玉台新咏》,选录了《古诗十九首》中的作品,把《行行重行行》、《青青河畔草》等八首题为枚乘所作。而南北朝梁代另一文学理论批评家钟嵘在《诗品》中,又把《去者日以疏》、《客从远方来》二首剔除出来,疑是曹植作品

4、。唐李善注《文选》,在篇题下加注说:“并云古诗,盖不知作者。或曰枚乘,疑不能明也。”对定为枚乘之作,提出了异议。直到今天,人们还只能推断,大致是东汉无名氏所作,并非出于一时一人之作。又如《胡笳十八拍》,也因其未标上作者姓名,而相传为东汉著名女诗人蔡琰(字文姬)所作,也曾被学者认定为伪作。郭沫若经多方考证,反复辩说,先后写了六读蔡文姬《胡笳十八拍》的专门文章,断定为蔡琰所作,并非伪作。然而此说并未得到学术界的公认。文献自署撰人,即标明作者姓名,大致到魏、晋时期才渐开风气。在长期的封建社会中,由于社会风尚、伦理道德、思想观念

5、的不同,一些古书经后人编纂、增删、修订、注释,作者在署名方式上也不完全相同。简单的只标明作者的姓名,或别名,或字号;复杂的则连字号、籍贯、时代、官职、封号、爵号及著作方式等都一一标列出来。归纳起来,大体有以下一些情况:1、标出作者姓名、字号、时代、籍贯、官职、封爵、谥号。如:东汉蔡邕的《蔡中郎集》,题为“汉左中郎将蔡邕伯喈撰”。“汉”为时代,“左中郎将”即官职,“蔡邕”是姓名,“伯喈”乃蔡邕的字。三国魏时曹植的《曹子建集》,题为“魏陈思王曹植撰”。“魏”为时代,“陈”是封地,“陈王”乃封爵名,“思”即谥号。南宁张炎的《山

6、中白云词》,题为“西秦玉田生张炎叔夏”。“西秦”是作者的籍贯,即甘肃天水的古地名,“玉田生”为张炎的别号,“叔夏”即张炎的字。2、标出作者和注释者的姓名、时代、学衔、官职及其著作方式。如:《史记》,卷端题署“汉太史令司马迁撰,宋中郎外兵曹参军裴骃集解,唐国事博士弘文殿学士司马贞索隐,唐诸王侍读率府长史张守节正义”。表明作者是司马迁,注释者是裴骃、司马贞、张守节;“汉、唐、宋”为他们分别所处的时代;“太史令”、“中郎外兵曹参军”、“国学博士、弘文殿学士”等,分别是他们的官职、学衔;“撰”、“集解”、“索隐”、“正义”是他们

7、参与的著作方式。3、标出著作的主修、纂修、协理者及其官职。如:清代重修岳飞的《岳忠武王文集》,卷端题署“护理河南巡抚等处承宣布政司布政使兼理河南何谓署,河南布政使河南等处提刑按察使杨景素鉴定,彰德府知府黄邦宁纂修,汤阴知县李林校阅”。此书作者是岳飞,编纂者是黄邦宁,其它都属挂名。“巡抚”、“布政使”、“按察使”、“知府”、“知县”都是他们的官职。4、古代小说、话本、杂剧等,曾被视为不能登大雅之堂的作品,其作者也往往受到歧视,所以他们不署名,或不敢用真名而另起别名。如《英烈传》就未署作者名;《石点头》署名“天然痴叟”,《金

8、瓶梅词话》署名“兰陵笑笑生”等,有些别名已难以查考出作者的真实姓名以及他们的生平情况。第二节书名古代文献,特别是先秦以前的书籍,一般都不题书名。有些书名,多属后人追题。如《诗经》本无书名,后人收集整理时名为《诗》,后来才被称为《诗经》。韩非的《孤愤》、《五蠹》、《内外储说》、《说林》、《说难》,都是单篇别行,《汉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