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自我效能感量表的编制ξ

学习自我效能感量表的编制ξ

ID:32377065

大小:261.59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2-03

学习自我效能感量表的编制ξ_第1页
学习自我效能感量表的编制ξ_第2页
学习自我效能感量表的编制ξ_第3页
学习自我效能感量表的编制ξ_第4页
学习自我效能感量表的编制ξ_第5页
资源描述:

《学习自我效能感量表的编制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1218心理科学 PsychologicalScience2004,27(5):1218-1222X学习自我效能感量表的编制边玉芳XX(浙江大学教育系,杭州,310028)摘 要 本文在相关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首先明确了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基本性质、确立了学习自我效能感量表的初步结构和量表的编制原则;再经过对教师、学生开放式问卷调查,国外三个典型量表的使用,编制了学习自我效能感量表初稿。经过对五稿量表反复的测题修改和筛选,最终确立了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基本结构,并形成含2个分量表、10个分测验、63个正式测题的学习自

2、我效能感量表。量表的编制采用“步步逼进法”。关键词:自我效能感 学习自我效能感 量表 编制[2]测题表述。Schwarzer认为自我效能感的题目结构应该1 问题的提出体现以下几个基本特征:主语应该是“我”(I),旨在测量个体学习自我效能感(perceivedacademicself-efficacy)是自我的主观信念;应该有“能够”(can或beableto)等动词,明确成效能感(perceivedself-efficacy)在学习领域内的表现。学习自功是基于个人能力;应该包括障碍(barrier)或要求

3、一定技能的我效能感指个体的学业能力信念,是学习者对自己能否利用任务,表示有一定的难度。本研究中学习自我效能量表的各所拥有的能力或技能去完成学习任务的自信程度的评价,是个测题的表述将采用主语“我”,测题中包括学生在学习活动个体对控制自己学习行为和学习成绩能力的一种主观判断。中的障碍和学习困难的情境,让学生判断在这些情境下的学学习自我效能感影响个体的学习努力程度、面对挑战性任务习自我效能信念。的态度、学习的坚持性、学习策略和元认知策略的运用等等方量表形式。既然学习自我效能是一种主观信念,自陈量面,它是学习成就

4、的良好“预测器”。相对于许多国家尤其是表或自我报告问卷这一形式就比较适合于学习自我效能的测美国,我国对学习自我效能感的研究还相当薄弱,对诸多理论量。人们以前对自陈量表的批评主要集中在自陈量表测量的问题认识不清,其中缺乏专门的测量工具是阻碍学习自我效往往是个体的主观观念而非真实行为,而自我效能感要测的能感研究的重要原因。编制“学习自我效能感量表”有重要的正是个体的主观感受。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既有助于加深对相关理论问题的认识,测量对象。本研究旨在编制一个适合中小学生的学习自又为学习自我效能感的研究提供了工具

5、。我效能感量表。一些研究表明,对学习自我效能感的测量从要编制一个性能良好的测验必须有坚实的理论基础。本小学高年级起比较合适。有人发现比较稳定和巩固的能力感研究认为对自我效能感的理解必须把握以下几点:第一,自我[3]在入学后的几年中出现(Dweck&Elliott3,Rholes&Ru2效能感的本质是个体对自己的能力感知。第二,自我效能感[4]ble);能力自我知觉与行为表现间的显著相关一般出现在是一个连续体,存在着各种层次的自我效能感。实际生活中[5,6]小学2年级或是4年级(Skinner,Chapma

6、n,&Baltes),根据需要对多种层次的自我效能感加以测量。第三,自我效能感这些研究并参考其他相关研究,本研究把量表的适用对象拟是指向未来的,它不是对已经发生的事件的原因追溯,而是对定为小学四年级至高三年级学生。未来行为的自信。第四,自我效能感并不是个体的一种特质,测题格式。在Bandura自我效能的经典测量中,测题格式而是一个动态的发展性指标,在一般情况下它会保持稳定,但是在从0到100的量表上要被试评定对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会经常发生变化。需不断对其作动态的考察。的信心。也有一些研究采用的是0到10

7、分的等级。现在许多的测量比较多采用的4、5、6、7级等级量表,Bandura编制的2 量表的编制原则“儿童自我效能量表7”就采用7点量表法。具体在量表中采量表性质。本研究要编制的量表是一般学习领域的自我用哪种形式要根据量表的内容及使用的对象而定。本研究中效能感量表,不是针对具体某一个学科的。将选用7点量表法。量表内容。量表编制中要把握自我效能感是关于能力的需要指出的是,以上原则是针对学习自我效能感这一特[1]主观判断而不是其他,这是量表有效性的保证。Bandura曾殊测量对象的,量表编制时还需遵循心理量表

8、编制的一般性经指出,自我效能概念提出至今,其涵盖范围已从最初主要针原则。对应付任务扩展到了心理功能的不同侧面,但“以能力感定义3 量表的编制方法和步骤和测量效能感”这一点却始终没有改变。自我效能感的测量要和自尊、控制点和归因等相关结构的测量区分开来。本量表编制过程采用被研究者称之为“步步逼进”的方X本文经博士论文“学习自我效能感量表的编制与应用”中的一部分修改而成。XX作者简介:边玉芳,女,浙江大学教育系副教授,博士。E-ma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