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渗透“乡土史”教育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渗透“乡土史”教育

ID:32377863

大小:68.8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2-04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渗透“乡土史”教育_第1页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渗透“乡土史”教育_第2页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渗透“乡土史”教育_第3页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渗透“乡土史”教育_第4页
资源描述: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渗透“乡土史”教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渗透“乡土史”教育会泽县金钟镇第三中学校:代兴聪关键词:“乡土史”渗透历史教学爱国主义内容摘要:乡土(地方)历史是历史教学中的重要史料。在历史教学中渗透乡土历史,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拓展课程资源有利于巩固课程知识,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历史的直观感受,有利于培养学史能力,还有利于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因此,教师要善于搜集和积累地方历史资料,把乡土历史渗透到课堂教学中,更好地提高历史学科的教育教学质量和育人效果。“乡土史”是中国历史的细胞,也是中国历史的缩影。中国历史悠久,每个地区都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乡土史带有浓厚的地方文化

2、色彩和乡土情味,学生对此有亲切感、认同感,对优秀的地方文化遗产有自豪感。在枯燥的历史教学中渗透乡土历史,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爱国主义精神。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教书育人,“教书”是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育人”在于培训学生形成良好的品格,健全的人格,健康的体魄。经过十多年的初中历史教学、实践和总结,我认为融“乡土历史”于历史教学中,在教书育人上都能收到了较好的教育教学效果。一、“乡土史”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浓厚兴趣。现行中学历史关注的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大历史,主要从宏观角度演绎中华文明的发展进程,较少兼顾各地、各民族历史发展

3、过程中的差异。因而影响了中学历史教学的生动性与鲜活性。学生学习时感到枯燥,不太喜欢历史课,但每当谈到与本地历史密切相关的话题时,学生情绪激昂,有时争论不休。教学中,教师把课程知识点与家乡史结合起来,帮助学生勾通彼此之间的内在联系,利用学生对家乡史事的亲切感,用已感知的家乡史事去感悟课程中的知识点,激发其学习兴趣;或点明课程知识点与某个家乡历史遗产的具体联系,使学生在今后接触地方文化遗产时,联想课程相关知识点,以家乡史印证中国史,激发其对家乡史的探求欲望和对历史科的学习主动性。初中生喜欢表现自我,如能用课程所学到的知识对具体的家乡历史事件作诠释、辨

4、识、解说,在人群中展示其学识,博得人们的赞许,满足其成就感,自然会激发其探索欲望,产生对历史学科的情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像我们会泽,历史悠久,在秦汉时为古夜郎地,汉武帝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设堂琅县,唐置唐兴县,明置东川府,清雍正五年(1727年)置会泽县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1995年被列为云南省历史文化名城。会泽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历史景观积淀,全县共有文物古迹600多件处,其中省、县4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共22处,历史遗迹资源和口碑资源十分丰富。特别是堂琅古乐、梨园扩红基地、以“嘉靖通宝”为主的铜文化、水城汉墓遗址、会馆寺庙

5、等,把这些乡土史资源,如果能因地制宜地加以利用,有选择地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学生会对历史产生亲近感和浓厚兴趣,对历史学习和历史感悟大有裨益。二、“乡土史”有利于拓展课程资源。“新课标”要求教师创造性地探索新的教学途径,由“教教材”向“用教材”转变,要求教师要进一步挖掘蕴藏在历史过程中的巨大精神财富,采取一切有效手段,使其变成有效的教育资源。新的初中历史课程加大了课程内容的革新,基本消除了传统历史课程中存在的“难、繁、偏、细”现象,较大幅度地减少繁杂的知识点,减轻了学生的负担,降低了课程的难度,为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留有充分发挥的空间。这给课堂教学

6、渗透乡土历史知识提供了平台。教学时教师充分利用宝贵的乡土历史遗产,无疑是拓展课程资源的重要史料(包括历史遗迹资源和口碑资源)。同时,也扩大课堂教育教学的范围。三、“乡土史”有利于巩固课程知识,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地方历史故事、历史传说世代口耳相传。这些口碑资源深入人心,有的家喻户晓。学生从小接触乡土历史遗迹资源和口碑资源的机会较多,有一定的认知基础。教师如果能把学生已感知的乡土史知识作为课程相关知识点的基础,引导学生在这些基础上去探索、研究、联想、追忆,有利于学生对课程知识点的加深理解和识记。如我县的“嘉靖通宝”多数学生都听到看到,它直径57.8

7、厘米,重41.4公斤,不论从直径和质量上,都堪称世界古金属钱币之最,它可追忆清朝的繁华景象,领略我国古代的铸铜艺术成就和风格;会馆寺庙中栩栩如生的雕塑佛像,可联想佛教的产生、传入、传播及唐朝佛教盛行的原因和概况;通过唐继尧来认识反袁斗争等。历史教育是一种综合性的人文素养教育,学史可以明智,历史的生命和现代价值就在于它可以使人们拥有一个很高的起点,高瞻远瞩,它可以使人们储备大量参照体系,彰往察来,进退裕如地迎接新时代所面临的种种挑战。《历史课程标准》亦明确规定:“通过历史教学……使学生继承人类的传统美德,初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健

8、全的人格,具有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公民意识和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是历史教学重要的社会功能,也是中学历史教育的永恒目标。 在“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