徜徉于音乐中的语文课堂

徜徉于音乐中的语文课堂

ID:32383496

大小:62.3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2-04

徜徉于音乐中的语文课堂_第1页
徜徉于音乐中的语文课堂_第2页
徜徉于音乐中的语文课堂_第3页
徜徉于音乐中的语文课堂_第4页
徜徉于音乐中的语文课堂_第5页
资源描述:

《徜徉于音乐中的语文课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徜徉于音乐中的语文课堂文学和音乐相伴相融渊源已久:我国最早的文学样式——《诗经》就是按乐曲划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的,后来的“楚辞”、“汉乐府”、唐诗、宋词、元曲都是能合乐而唱的文学样式。而现在,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把音乐引入语文教学,作为情景教学的一种重要手段已为越来越多的语文教师所青睐。一、以乐“引”文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成功的一半。”一个生动形象的课堂导入能渲染课堂教学气氛,激发学生的情绪,从而更好地组织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采用背景音乐开场是颇为有效的一种手段。记得在教《江南的冬景》这篇文质兼美的散文时,为了能让学生带着愉悦的心情走进文本,课堂伊始笔者播放了一首

2、轻音乐《梦江南》来创设情境,伴随着古筝那清脆悦耳、如泉流畅的旋律,学生们仿佛穿越了时空,来到了那如诗如画的江南水乡,感受着江南冬景的神韵。正当学生心醉神摇之时,笔者便顺势导入:一曲《梦江南》让我们对江南魂牵梦绕,现在就让我们跟随郁达夫一起去领略江南冬景的独特风采吧。音乐的渲染奠定了课文的基调,学生在音乐中很自然地进入了文本的情境,学习兴趣被充分激发,主动探究的学习欲望也由此产生。其实,只要抓住学生的心境,那么这堂课对老师来说,已经成功了一半。二、以乐“诵”文在语文教材中,许多课文蕴含着作者独特的内心体验,反映着特定的时代背景,但凭一支粉笔,教师的一张嘴,无论如何“晓之以理”,学生都难“动之

3、以情”。“乐也者,郁于中而泄于外者也”,所以“声乐之入人也深,其化人也速”,“听之善,亦必得于心而会于意”,这就表明音乐长于表达感情,也最容易触发听者的情感,引起欣赏者的共鸣。音乐给人的感染作用,更为直接,更为强烈。所以配乐朗诵不仅能打破课堂的沉闷气氛,而且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鉴赏力,促进学生更深入地体味文章的内容和思想情感,领略文章的语言美、形象美。同样以《江南的冬景》为例,在整体感知文本以后,学生概括出作者主要描摹的几幅画面:冬日晨景图、江南山野图、微雨寒村图、江南雪景图。接着,笔者布置了这样一个作业:若让你配乐朗读,你将分别选用什么背景音乐?为什么?这一开放式的命题一下子激发了学生的

4、表达欲望,调动了他们的审美动机。而要找到与文本相协调的曲子首先必须深入文本中去感悟字里行间所营造的优美意境,体味文字背后所表达的含蓄情感。第二天,学生来交流他们的成果。甲学生说:“我给冬日晨景图配上轻音乐《晨歌》。作者笔下江南的冬天早晨温暖和煦,老翁小孩曝背谈天,其乐融融。配上这首乐曲,更能让我们感受到一份明朗、一丝惬意。”乙学生说:“江南山野图中描绘了丰腴润泽的江南冬郊的花草树木,色彩明丽,蕴含生机。若以《梦江南》这首古筝曲作为背景音乐,更能体现江南冬景独特的韵味。”丙同学则给微雨寒村图配上钢琴曲《雨的印记》,那节奏舒缓的音乐彷佛将我们带入江南水乡,感受着微微细雨飘洒脸上的温柔,享受着那

5、份独有的恬淡与幽静。最后一位同学则用《snowdream》这首曲子作为朗读江南雪景图的背景音乐。这样的配乐朗读时而使人沉浸在悠扬婉转的古典音乐的意境中,时而又将人带进语言文字所组成的优美画境中。总之,整堂课在音乐的渲染下,学生不由自主地融入文本情境中,在朗诵中表达着自己的情感和体验,在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过程中分享着欢乐。除了配乐朗读,歌咏背诵也很好地体现了音乐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曾记得,每当叫学生背诵古诗词他们就愁眉苦脸、怨声载道,就算花功夫背下来了也只是死记硬背,过不了几天就忘得干干净净,默写更是错别字满天飞。可一旦让他们唱起歌曲来却朗朗上口、一字不差。试想,若将诗词变成让他们唱的

6、歌曲会是怎样的效果呢?在教南唐后主李煜的《虞美人》时我做了一番尝试。讲解完这首词之后,我播放了一曲邓丽君演唱的《虞美人》。很多同学情不自禁地跟着哼唱起来,几遍下来他们就已记得滚瓜烂熟了。更可喜的是,隔了一个月,笔者突击检查,默写这首词,结果所有同学都一次过关。于是笔者就问他们怎么隔了这么长时间还能牢记,他们说,默写时《虞美人》的曲调就回旋在脑际,曲调哼得出,歌词也就记起来了。之后,笔者以同样的方式教李清照的《一剪梅》、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都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三、以乐“赏”文语言文字本身是没有什么可感性的,只有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使学生如入其境,如见其人,

7、如闻其声,这样的课堂才会浮现思想的灵气,才会飘溢生命的诗意。而音乐恰恰突破了时空的限制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广阔的情感空间和想象空间,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曾说过:“音乐的魔力足以使一个人对未能感受的事有所感受,对理解不了的事有所理解,使不可能的事一变而为可能。”以音乐为媒的语文课堂定能拨动学生的心弦,让学生的思绪飞扬。《我与地坛》这篇课文的第二部分写到了作者史铁生的母亲。作者由于身体的残废,几乎失去了生活的勇气,他非常痛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