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阳县秀峰路南段及兴阳路南段道路工程(兴阳路南段)初

松阳县秀峰路南段及兴阳路南段道路工程(兴阳路南段)初

ID:32393473

大小:1.10 MB

页数:8页

时间:2019-02-04

松阳县秀峰路南段及兴阳路南段道路工程(兴阳路南段)初_第1页
松阳县秀峰路南段及兴阳路南段道路工程(兴阳路南段)初_第2页
松阳县秀峰路南段及兴阳路南段道路工程(兴阳路南段)初_第3页
松阳县秀峰路南段及兴阳路南段道路工程(兴阳路南段)初_第4页
松阳县秀峰路南段及兴阳路南段道路工程(兴阳路南段)初_第5页
资源描述:

《松阳县秀峰路南段及兴阳路南段道路工程(兴阳路南段)初》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松阳县秀峰路南段及兴阳路南段道路工程(兴阳道路边线人行道侧石线机非隔离带侧石线路南段)初步设计说明机非隔离带侧石线道路中心线第一章概述松阳县秀峰路南段及兴阳路南段道路工程(兴阳路南段)位于松阳道路实施起点县城南部,道路南北走向,南端与青龙路相连,北段与环城南路(迎宾桩号:K0+628.613X=3146519.425Y=447928.946大道)相接;道路沿线与规划支路一、规划支路二相交;规划总用地面2积:24341.2m,道路总长为628.613m。道路实施起点桩号:0+009.552X=3145939.384本项目北

2、侧与迎宾大道(已实施)相接,南端与青龙路(在建)相Y=448090.953连,西侧为秀峰路(在建),东侧为环城西路延伸段南段(已建),道路具体详见相应道路平面布置图。沿线与规划支路一、规划支路相交;项目区位条件优越,对外交通快捷。二、道路横断面设计内容包括:地块内道路、给水、排水、电力、天网、通讯、绿(一)道路横断面如下:化以及交通标志标线等配套工程及附属工程设计(其中电力、通讯、天(1)道路起点~规划支路二:网工程设计由业主委托的各相关专业设计部门提供)。3m人行道+3m非机动车道+2.75m绿化带+14.5m机动车道

3、+2.75m绿第二章道路工程化带+3m非机动车道+3m人行道=32m一、道路平面道路平面线原则上按照总规确定,该条路南起青龙路,北至迎宾大道,道路实施起点桩号为K0+009.552,;实施终点桩号为K0+628.613;路线南北走向,道路实施总长度为619.061米;规划支路二南侧为32米宽,北侧为34.75米宽;沿线设置1处平曲线,圆曲线半径为600米。1(二)路拱型式和路拱坡度车行道路拱类型为改进二次抛物线形,横坡为1.5%;人行道为直线型路拱,横坡采用单坡1.5%。(三)道路侧石车行道和人行道交界处:设花岗岩侧石,

4、侧石外露10cm,绿化带侧石外露15cm;交叉口侧石成弧形(弧形半径同缘石半径),长度可减为50cm。(四)路肩道路红线外应留足宽为0.5m的路肩,路肩用土填筑压(夯)实。路肩顶面与人行道同高。(2)规划支路二~迎宾大道:三、道路纵断面3m人行道+3m非机动车道+2.75m绿化带+17.25m机动车道+2.75m(一)设计原则绿化带+3m非机动车道+3m人行道=34.75m1、道路南端与青龙路衔接,北端与迎宾大道相连,沿线各平交口按照规划标高控制,同时兼顾道路东侧便道的纵坡要求;2、满足道路排水最小纵坡0.3%要求以及交

5、叉口范围极限最大纵坡不得超过3%的要求。(二)纵断面全道路分3个纵坡段,最大坡度为2.95%,坡长85米,最小纵坡为0.781%,坡长156.54米;具体详见《道路纵断面》设计图。四、路面结构<一>水泥混凝土路面同沥青路面比较:从路面质量比较:沥青路面平整,驾驶舒适性高;水泥路面的平整性相对差。从路面寿命比较:沥青路面有老化、耐水性差的缺点,设计寿命215(10)年;水泥路面设计寿命30(20)年。级配碎石,总厚度为46cm。从道路维修比较:沥青路面维修方便,维修完成后,可马上开放交(2)兴阳路人行道:通;混凝土路面维修

6、比较麻烦,不能马上开放交通。人行道采用6cm透水砖+3cm1:6干硬性水泥砂浆+15cmC20无砂大从造价比较:沥青路面相对较高。孔混凝土+15cm级配碎石垫层,总共39cm厚。从观感及舒适度比较比较:沥青路面相对美观,车辆行驶舒服。(4)路面结构大样图如下:从道路路面发展趋势上比较:沥青路面逐渐成为城市道路及高等级道路路面结构主流。300300275152525025152451525该次道路路面推荐采用沥青路面。151510<二>路面结构设计:101020391510153(1)兴阳路机动车道461010101010

7、1510面层为5cmAC-13C细粒式沥青混凝土+乳化沥青黏层+7cmAC-20C中1572粒式沥青混凝土+透层沥青+下封层,上基层为20cm5%水泥稳定碎石层,15下基层为20cm3%水泥稳定碎石层,垫层为20cm级配碎石,总厚度为72cm。(5)便道一、便道二车行道结构:各结构式层的技术要求为车行道:面层为6cmAC-13C细粒式沥青混凝土+透层沥青+下封层,垫层:压实度不小于96%、弯沉不大于194(1/100mm);上基层为15cm5%水泥稳定碎石层,下基层为15cm3%水泥稳定碎石层,下基层:压实度不小于97%

8、、弯沉不大于60(1/100mm)、7d无侧垫层为10cm级配碎石,总厚度为46cm;限抗压强度2.5MPa;上基层:压实度不小于98%、弯沉不大于46(1/100mm)、7d无侧(6)便道人行道结构:限抗压强度3.5MPa;人行道采用6cm透水砖+3cm1:6干性水泥砂浆+15cmC20无砂大孔下面层:压实度不小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