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潍坊村名看地域文化

从潍坊村名看地域文化

ID:32405009

大小:38.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2-04

从潍坊村名看地域文化_第1页
从潍坊村名看地域文化_第2页
从潍坊村名看地域文化_第3页
从潍坊村名看地域文化_第4页
从潍坊村名看地域文化_第5页
资源描述:

《从潍坊村名看地域文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从潍坊村名看地域文化从潍坊村名看地域文化从潍坊村名看地域文化摘要:潍坊村名作为地名词汇和文化词汇的一部分,承载着地域文化的沧桑变迁,真实生动地记录了潍坊地区的历史文化信息。这些具有珍贵价值的文化信息往往已经被今天的人们渐渐遗忘了,但我们通过对村名的考察分析,可以使村名中那些积淀已久的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重新彰显出来,使蕴藏其中的珍贵的民族和地域文化得以继承发展和发扬光大,为新时期的地名工作提供材料支持和历史借鉴。关键词:潍坊村名;地域文化一、潍坊村名与军事活动潍坊处于山东省内陆腹地和胶东半岛的中间地带,扼齐鲁大地之咽喉,特殊的地理位置造就了潍坊独特的军事文化,这

2、些独特的军事文化又通过一个个的村名向人们揭示着那些硝烟弥漫、战火频仍的岁月。1、通名反映军事活动类通过对潍坊村名的考察,我们发现在村名通名中反映军事活动的词语主要有以下几个:(1)营:当年军队驻地的营房。例如:胡营:元代,辽兵侵宋时曾在此设营。郎家营:相传古时牛头镇为两军交锋之地,其东设铁匠营(为军中制造兵器之营地),郎氏迁徙到此定居,故名郎家营。(2)镇:在军事上是指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地方。古代在边境驻兵戍守称为镇,镇将管理军务,有的也兼理民政。例如:侯镇:原是渤海南边两座东西相连的土丘,因常有渔船停泊,畅通沿海各地,北海王视为要地,作为海上门户并设侯堡,至

3、隋代始设军镇,时过境迁海水北移,古侯镇发展成为一个大村庄。(3)寨:防守用的栅栏;旧时驻兵的营地。例如:辛寨:相传袁绍部下大将辛毗率兵在此安营扎寨,其后裔在此留居成村。寨里:相传金元时期曾在弥河渡口扎寨驻兵。(4)屯:建有一圈防御性围墙的寨子,军队驻扎的营地。例如:军屯:相传唐太宗曾在此屯兵。苏埠屯:商代墓葬所在的土埠为古代屯兵处,旧志称苏秦墓。(5)哨:巡逻、警戒防守的岗位。例如:李家南邵:据传,唐王东征时,此处为驻守留营的边防哨所,因在黄河口以南,谓之“南哨”,故取村名为李家南哨,后演称为今名。其他通名与军事活动有关的地名还有汪家营、先锋营、闫家张营、兵马

4、营、李家寨子、草坡屯、永旺屯、礼让屯、和顺屯等等。2、非通名反映军事活动类除了可以在通名中反映过去的军事活动外,很多村名也可以从其专名或其整体来直接或间接地体现过去发生在此地的军事故事或传说。如下:北镇头:商朝姚王据逄山作乱,侯王逄伯陵率兵亲征,在此附近布南、北二阵,后刘姓迁来北阵处,取村名为北阵,后谐音为今名。将台:此地有点将台的传说。刘家辛章:唐王东征时曾在此地设五营三帐,五营在东,三帐在西,因刘氏立村于中心帐旧址外,故名刘家新帐,后谐音为今名。担仗沟:相传两军在此交战,以沟为界,箭触崖壁断折,地名断箭沟,后谐音为今名。二、潍坊村名与宗教信仰形形色色的宗教

5、信仰如繁星般散落民间,构成了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1、道教道教是发源于古代中国的传统宗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距今已有1800余年的历史。它与中华本土文化紧密相连,深深扎根于中华沃土之中,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并对中华文化的各个层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潍坊村名中体现道教思想和信仰的有以下这些:玉皇庙、道士庄、李仙庄、望仙埠、王母宫、龙王庙、下龙宫、文昌阁(供奉文昌帝君)、修真观、神旺庄(天仙圣母庙)等。2、佛教佛教虽然是一种外来宗教,且从东汉时期才开始传入我国,但由于其受到历代统治者的推崇,对我国的宗教信仰影响深远、意义重大。这种影响时至今日仍然可以从很多

6、村名中看出来。例如阇黎院、禅寺院、佛爷庙、马家庙子(观音庙)、石佛、观音沟、菩萨峪、阿陀、善家庵、庵顶、庵上等。3、伊斯兰教早在公元7世纪中叶,伊斯兰教便开始由阿拉伯传入中国,经过长期的传播、发展和演变而形成具有民族特色的中国伊斯兰教。回族是中国分布最广的少数民族,潍坊的青州市属于回族人口分布较为众多的城市,是中国重要的回族聚居区。因为回族整体信仰伊斯兰教,故在其居住较集中的地方往往建有清真寺,又称礼拜寺。青州市内有一个云峡河回族乡,其中回族聚居人口众多,境内建有明代清真寺;另一回民聚居地——昭德街还存有元代建立的真教寺。但体现在村名中的伊斯兰教色彩并不浓厚,

7、有些村名往往以与伊斯兰教标志性建筑物清真寺的相对方位来命名,例如寺前、寺后等。4、其他民间信仰(1)三教所谓三教就是佛、道、儒三教的总称。在潍坊地名中我们发现了很多以“三教堂”“三教”等为名的村庄。所谓三教堂其实就是一种庙宇建筑,因为堂内一般供奉佛、道、儒三教的创始人像(佛教为释迦牟尼、道教为老子、儒教为孔子),集佛、道、儒三教为一体,所以取名为三教堂。以此为标志性建筑物的村命名为三教堂(村)。另外还有专门崇尚儒学的,例如:儒林庄:据考,村处通青州府的大道边,古时有人开店,每逢春闱、秋闱时节,接待参加考试的儒生众多,因店主崇尚儒学,取名儒林店,后成村落,称儒林

8、庄。文庙:即供奉孔老夫子的庙宇。以此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