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冠科技审计案例分析

唯冠科技审计案例分析

ID:32416991

大小:31.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2-04

唯冠科技审计案例分析_第1页
唯冠科技审计案例分析_第2页
唯冠科技审计案例分析_第3页
唯冠科技审计案例分析_第4页
唯冠科技审计案例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唯冠科技审计案例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唯冠科技审计案例分析一、深圳唯冠科技有限公司及深圳中喜会计师事务所概况深圳唯冠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唯冠科技)是一家享有14年历史的以专业电脑显示器研发、生产、销售为主的的综合性国际知名IT集团企业,属下有2家分别在台湾和香港的上市公司及分布在中国、美国、欧洲、南美洲的16家分支机构以及遍布全球的销售和服务网点。资策会市场情报中心(MIC)统计2006年唯冠集团显示器销量全球排名第五。然而据财政部披露,深圳中喜会计师事务所是一家仅有16名注册会计师的合伙事务所,该所内部管理混乱,从2003年1月到2004年5月间

2、共出具了4098份审计报告,大量审计报告未履行必要的审计程序,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二、中喜会计师事务所对唯冠科技有限公司年报审计的主要情况1.没有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由于唯冠科技是中喜会计师事务所的长期客户,因而这几年的审计均没有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据了解,双方口头约定的审计收费为人民币30万元,2006年审计费用由于唯冠科技虚构利润案受到中国证监会的稽查而没有收到。2.中喜会计师事务所在该项目审计人员的安排上不能满足专业胜任能力的要求。中喜会计师事务所大多数从业人员没有注册会计师资格,2006年派出的4名审计

3、人员均非注册会计师,其中还有一名实习生,缺乏必要的专业技能、专业判断能力和外贸业务知识,更不具备识别上市公司舞弊和欺诈的能力。3.在质量控制上未能切实履行多级复核程序。唯冠科技的审计项目没有指定项目经理对所有工作底稿进行全面复核,分管该项目的第二合伙人也没有完全履行复核程序,仅听取第一合伙人对一些重大的审计和会计问题的口头陈述,因此,该审计项目的质量控制最终只依赖第一合伙人。三、中喜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失败的主要原因1.被审计单位的恶意欺诈。调查发现,唯冠科技的虚构利润案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面广,潜伏时间长,先后用7

4、年时间潜心炮制一出所谓高新科技的弥天骗局。据报道:唯冠科技“从原料购进到生产、销售、出口,唯冠科技伪造了全部单据,包括采购原料合同、购货发票、银行汇款单、出口销售合同等100多份关键财务文件”。长时间的造假工程,匪夷所思,就连历来在资本市场叱咤风云的证券公司也深受其害,作为证券市场弱势团体的注册会计师沦为上市公司作假的替罪羊也就不足为怪了。2.会计师事务所未能严格按照独立审计准则执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没有按照独立审计准则的要求进行函证和分析回函结果、并实施必要的替代测试。审计人员在对唯冠科技应收账款进

5、行函证时,将所有询证函交由唯冠科技发出,没有要求唯冠科技的债务人将回函直接寄达会计师事务所,而是由唯冠科技直接或通过传真方式交给审计人员。审计人员没有对未回函的应收账款余额进行必要的跟踪和引起合理的专业怀疑。截止2000年底的人民币1.64亿元应收账款询证函均没回函,仅做简单的替代测试,没有进一步索取海关报关单、运单、提单等外部证据或引起合理的专业怀疑,采取其他必要的审计程序,仅根据唯冠科技内部证据便确认公司应收账款余额。其次,没有对大额的银行收支款项进行彻底的审查。审计人员虽然对现金和银行存款收支款项进行了测试

6、,但抽查的样本并非大额收支款项,这样也导致对销售货款结算方式的疏忽。违反《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4号――审计抽样》的规定。再次,唯冠科技编制合并报表时,未抵销与子公司之间的关联交易,也未按股权协议的比例合并子公司,从而虚增巨额资产和利润。审计人员未能发现或报告在合并报表中存在的重大虚假问题。最后,对于不符合国家税法规定的异常增值税及所得税政策披露情况,审计人员没有予以应有关注。如唯冠科技购进原材料发票均是使用普通发票问题;又如唯冠科技2000年度企业所得税税负的实际税率不到1.75%,远远低于内地33%的所得税率或经

7、济特区和经济开发区15%优惠税率的规定。除此之外,对于境外销售合同的行文不符合一般商业惯例的情况未能予以关注和未收集或严格审查重要的法律文件、未关注重大不良资产、存在以预审代替年审等重大缺陷,也是未能严格按照独立审计准则执业的表现。3.行业监管方式和监管手段落后。一方面是现行的行业监管方式难以达到监管目标。我国对注册会计师行业的监管历来采用的是事后监管的方式,这种监管方式不易及时发现和制止行业中存在的疏忽和作弊行为,不能有效发挥监管作用。另一方面是行业的监管手段落后。由于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的监管体制尚不完善,行业

8、的监管受到诸多的限制,目前行业的监管部门只能局限于对事务所业务报告和档案的检查,不能到企业、银行或政府相关部门进行调查取证,致使行业监管存在很大的缺陷。4.注册会计师的民事责任追索机制没有建立起来,行政责任、刑事责任大于民事责任,客观上造成合伙人的冒险和短期行为。目前,业内普遍认为,我国现行的有关法律法规注重对注册会计师的行政处罚和刑事处罚,但忽视了民事赔偿的责任。如《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