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恩列斯论历史人物评价问题

马恩列斯论历史人物评价问题

ID:32420629

大小:227.65 KB

页数:100页

时间:2019-02-04

马恩列斯论历史人物评价问题_第1页
马恩列斯论历史人物评价问题_第2页
马恩列斯论历史人物评价问题_第3页
马恩列斯论历史人物评价问题_第4页
马恩列斯论历史人物评价问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马恩列斯论历史人物评价问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海纳百川藏书博览简装书库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其他我国主要领导人著作著作与汇编马恩列斯论历史人物评价问题3原著:马恩列斯上海市黄浦区教育信息中心①论培尔使十七世纪的形而上学和一切形而上学在理论上威信扫地的人是比埃尔·培尔。他的武器是用形而上学本身的符咒锻铸成的怀疑论。他本人起初是一个笛卡儿派的形而上学者。反对思辨神学的斗争之所以把费尔巴哈推向反对思辨哲学的斗争,正是因为他看出思辨是神学的最后支柱,从而不得不迫使神学家从虚幻的科学返回到粗野的、可恶的信仰;同样,对宗教的怀疑引起了培尔对作为这种信仰的支柱的形而上学的怀疑。因此,他批判了形而上学的整个历史发展过程。他为了编

2、纂形而上学的灭亡史而成了形而上学的历史学家。他主要是驳斥了斯宾诺莎和莱布尼茨。比埃尔·培尔不仅用怀疑论摧毁了形而上学,从而为在法国掌握唯物主义和健全理智的哲学打下了基础,他还证明,由清一色的无神论者所组成的社会是可能存在的,无神论者能够成为可敬的人,玷辱人的尊严的不是无神论,而是迷信和偶像崇拜,并从而宣告了注定要立即开始存在的无神论社会的来临。用一位法国作家的话来说,比埃尔·培尔“对十七世纪说来,是最后一个形而上学者,而对十八世纪说来,则是第一个哲学家”。马克思、恩格斯:《神圣家族》(1844年9—11月)。《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第162页在法国,1685年加尔文教的少数

3、派曾遭到镇压,被迫归依天主教或者被驱逐出境。但是这有什么用处呢?那时自由思想家比埃尔·培尔已经在进行活动,1694年伏尔泰诞生了。路易十四的暴力措施只是方便了法国的市民阶级,使他们可以赋予自己的革命以唯一同已经发展起来的资产阶级相适应的、非宗教的、纯粹政治的形式。出席国民会议的不是新教派,而是自由思想家了。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1886年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252页①培尔,比埃尔(1647—1706年),法国怀疑论派哲学家,宗教独断论的批评者。——编者注①论休谟⋯⋯另外还有其他一些哲学家否认认识世界的可能性,或者至少是否认彻底认识世

4、界的可能性。在近代哲学家中,休谟和康德就属于这一类,而他们在哲学的发展上是起过很重要的作用的。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1886年初)。《马克思思格斯选集》第4卷第221页培根未能用他的理性解决唯心主义和实在论的矛盾,人们就从这一点得出结论说,理性根本不能解决这个矛盾;唯心主义干脆被丢到一边,经验开始被看做唯一的救星。对认识能力的批判和一般的心理倾向也正是这样产生的。英国哲学从一开始就光是在这种倾向的范围内兜圈子。最后,在一切解决矛盾的尝试失败以后,英国哲学就宣称矛盾是不可解决的,理性是不足以胜任的;于是它不是求救于宗教信仰就是求救于经验。休谟的怀疑

5、论今天仍然是英国一切非宗教的哲学思想的形式。这种世界观的代表者说,我们无法知道究竟有没有什么神存在;即使有的话,他也根本不可能和我们发生任何联系,因此,我们在安排自己的实践活动时就应该假定什么神也没有。我们无法知道,究竟灵魂和肉体有没有区别,究竟灵魂是不是不死的!因此,我们在生活中就假定此生是我们仅有的一生,用不着为那些我们所不能理解的事物忧虑。简单地说,这种怀疑论的实践完全重复着法国的唯物主义;但是它由于不能彻底解决问题,因而仍停留在形而上学理论的领域中。恩格斯:《英国状况十八世纪》(1844年2月)。《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659—660页休谟所谓的怀疑论,是指不用物

6、、精神等等的作用来说明感觉,即一方面不用外部世界的作用来说明知觉,另一方面不用神或未知的精神的作用来说明知觉。列宁:《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1908年下半年)。《列宁选集》第2卷第29页贝克莱认为外部世界就是我的感觉,休谟把我的感觉之外是否有什么东西存在的问题取消了。而这个不可知论的观点注定要动摇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间。列宁:《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1908年下半年)。《列宁选集》第2卷第62页休谟在政治经济学领域中也还是一位值得尊重的人物,但是在这里,他不能被认为是有创见的研究者,更不是什么划时代的人物。他的经济论著之所以能影响当时的知识界,不仅是因为卓越的表达方

7、法,而且更多地还是因为他的论著是对当时繁荣起来的工商业作了进步的和乐观的赞扬,换句话①休谟,大卫(1711—1776年),英国哲学家,主观唯心主义者,不可知论者;资产阶级历史学家和经济学家,重商主义的反对者,货币数量论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编者注说,也就是对当时英国迅速发展的资本主义社会作了进步的和乐观的赞扬,因而他的论著自然要博得资本主义社会的“赞许”。恩格斯:《反杜林论》(1876年9月—1878年6月)。《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281页①论康德在这个僵化的自然观上打开第一个缺口的,不是一个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