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景·使命·心灵

愿景·使命·心灵

ID:32525210

大小:87.3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2-11

愿景·使命·心灵_第1页
愿景·使命·心灵_第2页
愿景·使命·心灵_第3页
愿景·使命·心灵_第4页
愿景·使命·心灵_第5页
资源描述:

《愿景·使命·心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愿景·使命·心灵哲学作为人类的智慧之学,自产生之日起一直在反思着“我们是谁?我们在做什么?我们为什么要做?”这样一些人类的基本问题。哲学更多地关注生命的本源,生命的意义,从心灵中发掘幸福的源泉,从需要中开垦人从事一切活动的驱动力。从这个意义上而言哲学是提高生命境界的一种生存方式,哲学就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教育的形式,引导我们从物的、功利化的生存方式中超越出来,走向“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之上”的境遇之中,找到心灵安顿之所在。哲学启发并扩展人的主体性存在,提升人的主体意识,上升到对人之为人的根本问题的关注。今天,我们正是要

2、在现实周遭之中,在面对历史与永恒的过程中,显现我们之为人、为独立个体存在的价值与尊严。这样,我们既能感受到科学技术带给我们的方便,又能享受到哲学带给我们精神上的生命超越,生活在意义的发现,精神的富足,幸福的追寻之中。愿景-释义你可以买到一个人的时间,你可以雇一个人到固定的工作岗位,你可以买到按时或按日计算的技术操作,但你买不到热情,你买不到创造性,你买不到全身心的投入,你不得不设法争取这些。——弗朗西斯(C.Francis)愿景这个词,当初在中国的词典里是没有的。愿,就是心愿,景就是景象,这个景象存在脑海里,是看不

3、到的。就像佛教的释迦牟尼念佛学达到西方极乐世界,这就是一个愿景。基督教、天主教也是。这是一个预见未来的美景。这个美景给人动力去做一件事情。“愿景”一词与英语VISION(眼光、远见)一词关系密切,其含意为内心或脑海所持有的意义或景象。原景可以解释为对未来的愿望,发展前景;愿景的哲学意义建立在“你想成为什么,所以你能成为什么”,而不是“你能成为什么,所以你想成为什么”!愿景是一种激发潜能的梦想。在《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中愿景词义是:所向往的前景愿,就是心愿,景就是景象,这个景象存在脑海里,是看不到的。这是一个预见

4、未来的美景。这个美景给人动力去做一件事。个人愿景是人们心中或脑海中所持有的意向或景象。它根植于个人的价值取向,得到个体的深度关切,具有感召人心的力量。个人愿景是发自个人内心的,真正最关心的,一生最热切渴望达成的事情,它是一个特定的结果,一种期望的未来或意象。当你为一个自己认为至高无上的目标献上无限心力的时候,它就是一种自然的、发自内心的强大力量。有物质上的欲望;有个人的健康、自由、对自己诚实;还有对社会方面的贡献;对某领域知识的贡献等等,都是人们心中真正愿望的一部分。个人愿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自我形象;有形财产

5、;家庭生活;个人健康;人际关系;职业工作;个人成果。个人愿景的十个目标障碍:(1)态度悲观;(2)害怕失败;(3)缺乏抱负;(4)怕遭非议;(5)做事拖拉;(6)低估自己;(7)目标不清;(8)计划不周;(9)感情困扰;(10)人际欠缺。共同愿景是从个人愿景汇聚而成。因此,有意建立共同愿景的组织,必须鼓励成员发展自己个人的愿景,并激发个人持续不断的自我超越以提升愿景的层次。如果愿景只是领导者或其他人强加于组织上的目标,则成员顶多服从而已,不是真心的追求,愿景很难实现。共同愿景的建立虽然并不容易,但也有规律可循。集成

6、式、凝炼式、影响式就是建立共同愿景的三个途径。7200多年前,美国的建国先贤们讨论的不是谁当总统,他们思考的是:“我们能够创建什么样的程序,使国家在我们死后仍然能拥有很多优秀的总统?我们希望建立哪一种长治久安的国家?要靠什么原则建国?国家应该如何运作?我们应该制定什么指导方针和机制,以便创造我们梦想的国家?”这个强大的愿景激励着无数的美国精英为之思考奋争,从华盛顿、亚当斯、富兰克林等先贤起步,一直到林肯到罗斯福到现在这个梦想感召着美国人为了这个梦想努力。在这个愿景的感召下,托玛斯·杰佛逊于1776年起草的《独立宣言

7、》中一段至理名言,写的激情四溢正义慨然,可谓是对民主价值观的经典描述:“我们认为以下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主赋予他们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以及追求幸福的权利。”为了保障这些权利,人们建立起其正当权力来自被管理者同意的政府;任何政府形式,一旦破坏这些目标,人民就有权利去改变它或废除它;同样在这个愿景的感召下,这个自由的民族创造了世界上最雄厚的财富;也是在这个愿景的熏染下,任何破坏民主的企图都会在体制中得到纠正,当时名气如日中天的尼克松就是因为水门事件黯然退出历史舞台。当尼克松像个小孩

8、子那样哭泣的时候,我们明白不是他多么伟大,而是这套体制以及体制背后的这个民族。教育&愿景人类对教学价值的认识及追求,也是随着一定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发展而不断深入与发展,从远古落后时代的“注重知识”到当今知识经济时代的“尊重生命”。①远古落后时代“为生存而教”;②近现代发展时代“为发展而教”;③当代知识经济时代“为享受而教”。“为享受而教”就成为时代的强音,这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