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课件内容

教育学课件内容

ID:32525766

大小:426.80 KB

页数:66页

时间:2019-02-11

教育学课件内容_第1页
教育学课件内容_第2页
教育学课件内容_第3页
教育学课件内容_第4页
教育学课件内容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育学课件内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第一章走进教育学§什么是教育学§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教育规律:教育规律就是教育内部诸因素之间、教育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具有本质性的联系,以及教育发展变化的必然趋势。二、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特点:当时的教育学还没有从哲学、政治等其他学科中分化出来,只停留在经验的层面,而没有形成自己独立的、系统的学科体系,没有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因而只能是萌芽阶段。但他的指导作用是不可置疑的,是形成教育学体系的基础孔子: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儒家理论的奠基人。孔子的教育思想:一、首创私学,提出“有教

2、无类”的教育主张。二、世界上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的教育家。三、我国历史上首倡因材施教。二、创立了儒家学派,成为春秋战国时期的显学,开拓了春秋战国时期文化繁荣、教育发达、百家争鸣的先声,并使儒学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和象征。三、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精神,树立了“万世师表”的光辉典范。(学而不厌、温故知新、诲人不倦、以身作则、爱护学生、教学相长)孟子:我国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他发展了孔子的思想,确立了子思一派的唯心主义思想,后世称为思孟学派。封建社会把他们的学说称为“孔孟之道”。教学思想:深造自

3、得、盈科而进、教亦多术、专心致志。荀子:战国末期赵国人,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战国末期儒家学说的杰出代表,是先秦时期集诸子百家之大成的著名学者,也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唯物主义思想家。荀子的教育思想:在教学思想上提出了“假物为用”的光辉命题。他在《劝学篇》中提出,“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关于教师问题:他说“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国将衰,必贱师而轻傅”。Ø韩愈: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他的主要著作有《师说》、《进学解》等。Ø《师说》

4、:提出了教师的三项任务“传道、授业、解惑”。还阐述了师与道的关系,师与道密不可分,“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Ø《进学解》:“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Ø选拔人才的名言:“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苏格拉底:§古希腊的哲学家和教育家。§在教育中,他和孔子一样实行§“有教无类”,§以“问答法”著称。§他以完美道德的§形象受到古今人同声§称颂。§他认为教育对一个人的成长非常重要。§“苏格拉底方法”,又叫“问答法”,是他在哲学研究和讲学中,形成的由讥

5、讽、助产术、归纳和定义四个步骤组成的独特的方法。§教育目的:是造就治国的人才§柏拉图§古希腊最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家,§出生于雅典奴隶主§贵族家庭。§他的代表作是§《理想国》。§亚里士多德§古希腊博学的哲学家、§科学家、教育家。§他认为人有三种灵魂§1.理性灵魂,是灵魂的最高级部分,主要表现在认识与思维方面;§2.动物灵魂,是灵魂的中级部分,主要表现在本能、感觉、欲望等方面;§3.植物灵魂,是最低级的灵魂,主要表现在营养、发育、繁殖、生长等生理方面§顺应灵魂的三个部分,对人进行智育、德育、体育三个方

6、面的教育。二、独立形态教育学的产生时间: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到19世纪中叶§(三)教育学创立的条件§1.社会实践的客观需要。传统教育思想及教学方法有适应当时需要,及资本主义提高效率的结果。§2.教育学的创立与近代以来科学发展的总趋有着密切的关系(分化)§3.教育学的独立与一些著名学者和教育家们的努力也是分不开的布鲁纳——发现学习§陶行知§把杜威的教育理论加以改造,形成了他的“生活教育”理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主要观点:提出不存在脱离社会影响的教育;教育起源于社会性生产劳动;

7、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使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途径等基本评价:1.奠定了科学方法论基础;2.容易被简单化、机械化和过度政治化。二、试述教育学的历史发展第一节教育的概念§“教”、“育”这两个字在我国最早出现在甲骨文中。§甲骨文中“教”、“育”的写法及其意蕴。§2.“education”起源于拉丁文“educare”,“educare”是由前缀“e”与词根“ducare”合成的。前缀e有“出”的意思,而词根ducare则为“引导”,二者合起来就是“引出”,意思就是采

8、用一定的手段,把某种本来就潜藏于人身上的东西引导出来,从一种“潜质”转变为“现实”。§夸美纽斯:“只有受过一种合适的教育之后,人才能成为一个人”。§裴斯泰洛齐:“教育的目的在于发展人的一切天赋力量和能力”。§卢梭:“教育应当依照人的自然发展程序、培养儿童所固有的观察、思维和感受能力”。§康德:“人只有通过教育才能成为人,人完全是教育的结果”。§赫尔巴特:“教育的全部问题可以用一个概念——道德——包括”。§斯宾塞:“教育是为我们的完美生活做准备”二、教育的构成要素(重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