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资产证券化分层结构的机理分析

企业资产证券化分层结构的机理分析

ID:32527457

大小:3.18 MB

页数:46页

时间:2019-02-11

企业资产证券化分层结构的机理分析_第1页
企业资产证券化分层结构的机理分析_第2页
企业资产证券化分层结构的机理分析_第3页
企业资产证券化分层结构的机理分析_第4页
企业资产证券化分层结构的机理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企业资产证券化分层结构的机理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万方数据目录摘要⋯⋯⋯⋯⋯⋯⋯⋯⋯⋯⋯⋯⋯⋯⋯⋯⋯⋯⋯⋯⋯⋯⋯⋯⋯⋯⋯⋯⋯⋯⋯⋯⋯⋯⋯⋯⋯⋯⋯⋯⋯⋯⋯lAbstract⋯⋯⋯⋯⋯⋯⋯⋯⋯⋯..⋯⋯.⋯⋯⋯..⋯⋯.⋯.⋯.⋯..⋯⋯⋯⋯⋯⋯⋯⋯⋯⋯⋯⋯⋯⋯⋯.⋯...II第一章引言⋯⋯⋯⋯⋯⋯⋯⋯⋯⋯⋯⋯⋯⋯⋯⋯⋯⋯⋯⋯⋯⋯⋯⋯⋯⋯⋯一11.1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11.1.1研究背景⋯⋯⋯⋯⋯⋯⋯⋯⋯⋯⋯⋯⋯⋯⋯⋯⋯⋯⋯⋯⋯⋯⋯.11.1.2研究意义⋯⋯⋯⋯⋯⋯⋯⋯⋯⋯⋯⋯⋯⋯⋯⋯⋯⋯⋯⋯⋯⋯⋯.21.2文献综述⋯⋯⋯⋯⋯⋯⋯⋯⋯⋯⋯⋯⋯⋯⋯⋯⋯⋯⋯⋯⋯⋯⋯⋯⋯⋯

2、.31.2.1资产证券化分层结构机理相关文献⋯⋯⋯⋯⋯⋯⋯⋯⋯⋯⋯⋯..31-2.2资产证券化分层交易结构设计的关键技术文献⋯⋯⋯⋯⋯⋯⋯..41.3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框架⋯⋯⋯⋯⋯⋯⋯⋯⋯⋯⋯⋯⋯⋯⋯⋯⋯⋯.61.3.1研究主要内容⋯⋯⋯⋯⋯⋯⋯⋯⋯⋯⋯⋯⋯⋯⋯⋯⋯⋯⋯⋯⋯..61.3.2研究框架思路⋯⋯⋯⋯⋯⋯⋯⋯⋯⋯⋯⋯⋯⋯⋯⋯⋯⋯⋯⋯⋯一61.3.3创新与不足⋯⋯⋯⋯⋯⋯⋯⋯⋯⋯⋯⋯⋯⋯⋯⋯⋯⋯⋯⋯⋯⋯..7第二二章基本概念与分层结构⋯⋯⋯⋯⋯⋯⋯⋯⋯⋯⋯⋯⋯⋯⋯⋯⋯⋯⋯⋯..82.1资产证券化的基本概念⋯⋯⋯⋯⋯⋯⋯⋯⋯⋯⋯⋯⋯⋯⋯⋯⋯⋯⋯⋯82

3、.1.1资产证券化的定义⋯⋯⋯⋯⋯⋯⋯⋯⋯⋯⋯⋯⋯⋯⋯⋯⋯⋯⋯.82.1.2市场参与主体⋯⋯⋯⋯⋯⋯⋯⋯⋯⋯⋯⋯⋯⋯⋯⋯⋯⋯⋯⋯⋯.92.1.3交易结构和基本流程⋯⋯⋯⋯⋯⋯⋯⋯⋯⋯⋯⋯⋯⋯⋯⋯⋯⋯102.2企业资产证券化基本分层结构设计⋯⋯⋯⋯⋯⋯⋯⋯⋯⋯⋯⋯⋯⋯..122.2.1现金流模拟⋯⋯⋯⋯⋯⋯⋯⋯⋯⋯⋯⋯⋯⋯⋯⋯⋯⋯⋯⋯⋯⋯122.2.2现金流分割⋯⋯⋯⋯⋯⋯⋯⋯⋯⋯⋯⋯⋯⋯⋯⋯⋯⋯⋯⋯⋯⋯132.3资产证券化的风险均摊效应⋯⋯⋯⋯⋯⋯⋯⋯⋯⋯⋯⋯⋯⋯⋯⋯⋯一142.3.1Arrow—Lind定理⋯⋯⋯⋯⋯⋯⋯⋯⋯⋯⋯⋯⋯⋯⋯⋯⋯⋯⋯⋯⋯⋯⋯⋯⋯

4、⋯一15第三章基于风险偏好的分层动因分析⋯⋯⋯⋯⋯⋯⋯⋯⋯⋯⋯⋯⋯⋯⋯⋯174.1二元状态下的分析⋯⋯⋯⋯⋯⋯⋯⋯⋯⋯⋯⋯⋯⋯⋯⋯⋯⋯⋯⋯⋯..174.1.1常绝对风险规避效用函数(CARA)⋯⋯⋯⋯⋯⋯⋯⋯⋯⋯⋯一184.1.2常相对风险规避效用函数(CRRA)⋯⋯⋯⋯⋯⋯⋯⋯⋯⋯⋯⋯194.2连续状态下的分析⋯⋯⋯⋯⋯⋯⋯⋯⋯⋯⋯⋯⋯⋯⋯⋯⋯⋯⋯⋯⋯..204-3多层结构下的风险溢价⋯⋯⋯⋯⋯⋯⋯⋯⋯⋯⋯⋯⋯⋯⋯⋯⋯⋯⋯..214.3.1投资者的证券选择⋯⋯⋯⋯⋯⋯⋯⋯⋯⋯⋯⋯⋯⋯⋯⋯⋯⋯⋯224.3.2多层证券的数值模拟⋯⋯⋯⋯⋯⋯⋯⋯⋯⋯⋯⋯⋯⋯⋯⋯

5、⋯⋯23第四章基于信息不对称的自留比例分析⋯⋯⋯⋯⋯⋯⋯⋯⋯⋯⋯⋯⋯⋯⋯295.1资产证券化面临的信息不对称⋯⋯⋯⋯⋯⋯⋯⋯⋯⋯⋯⋯⋯⋯⋯⋯一29万方数据5.2单层证券出售比例的确定一一D&D.模型⋯⋯⋯⋯⋯⋯⋯⋯⋯⋯⋯⋯一305.3多层证券的出售决策⋯⋯⋯⋯⋯⋯⋯⋯⋯⋯⋯⋯⋯⋯⋯⋯⋯⋯⋯⋯..315-3.i二元状态的资产质量⋯⋯⋯⋯⋯⋯⋯⋯⋯⋯⋯⋯⋯⋯⋯⋯⋯⋯315.3.2多种资产质量的情形⋯⋯⋯⋯⋯⋯⋯⋯⋯⋯⋯⋯⋯⋯⋯⋯⋯⋯33第五章结论⋯⋯⋯⋯⋯⋯⋯⋯⋯⋯⋯⋯⋯⋯⋯⋯⋯⋯⋯⋯⋯⋯⋯⋯⋯⋯⋯35参考文献⋯⋯⋯⋯⋯⋯⋯⋯⋯⋯⋯⋯⋯⋯⋯⋯⋯⋯⋯⋯⋯⋯⋯⋯⋯⋯

6、⋯⋯⋯..37附录⋯⋯⋯⋯⋯⋯⋯⋯⋯⋯⋯⋯⋯⋯⋯⋯⋯⋯⋯⋯⋯⋯⋯⋯⋯⋯⋯⋯⋯⋯⋯一40致谢⋯⋯⋯⋯⋯⋯⋯⋯⋯⋯⋯⋯⋯⋯⋯⋯⋯⋯⋯⋯⋯⋯⋯⋯⋯⋯⋯⋯⋯⋯⋯..42万方数据摘要资产证券化是一种创新的结构化金融工具,它的出现给全球金融市场带来了深刻的变化。随着国内金融体系逐渐走向成熟,资产证券化也开始在国内市场中崭露头角。本文尝试从理论视角解读资产证券化结构机理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以期更深入地理解资产证券化的内涵,为资产证券化在国内更好的实践打下基础。本文主要着眼于资产证券化的三个关键环节,分别是证券化、分层结构和自留比例。以此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内在机理所产生的风险

7、分散作用、风险偏好适配作用和信号发送作用。首先,本文利用Arrow.Lind风险均摊原理分析了证券化对原始权益人所起到的风险分散作用。随着投资者数量的增加,投资者所要求的风险溢价总和逐渐缩小,即发行人融资成本降低。当投资者数量趋近无穷时,风险规避的投资者群体呈现了风险中性的特征。其次,本文分析了分层结构对于基础资产现金流风险的重新分配作用。经理论分析发现,分层有助于降低总体风险的绝对值,但会提高单位风险的相对值。因此在假设投资者是常绝对风险厌恶系数时,分层会降低风险溢价;而在假设投资者是常相对风险厌恶系数时,分层会提高风险溢价。并且,在有多种风险偏好类型的投

8、资者时,风险厌恶程度高的投资者会选择优先级高的证券,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