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o概念及其自身应具备的能力和素质

cio概念及其自身应具备的能力和素质

ID:32534516

大小:67.3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2-11

cio概念及其自身应具备的能力和素质_第1页
cio概念及其自身应具备的能力和素质_第2页
cio概念及其自身应具备的能力和素质_第3页
cio概念及其自身应具备的能力和素质_第4页
资源描述:

《cio概念及其自身应具备的能力和素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CIO概念及其自身应具备的能力和素质国家开发银行信息中心主任陆德一、CIO的概念   网络经济与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相应地也冲击和促进了生产关系的变革。从20世纪80年代起,CIO的理念在西方发达国家逐渐兴起,并形成一整套的管理理论和方法,IT管理已从单纯的技术性管理提高到决策层管理,相当于企事业的三总师(总工、总经、总稽)或副总裁地位,服从于最高行政官员的指挥,对IT工作的考虑,也发展到从三大战略管理角度(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组织结构)来统筹协调。   据国家信息产业部统计,全球500家大企业中全部设立了信息主管(CIO)的职位,信息

2、主管己成为网络经济环境下,决策管理层中的新生力量。二、CIO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CIO既然是从战略决策层面来管理信息工作,就要具备一定的基本素质和领导能力。在此,我从宏观、战略管理角度谈一下自己的体会。(一)首先应是IT技术专家。是全面掌握和知晓整个IT技术宏观发展、前沿技术和特点及规律的专家。在了解IT全面技术基础上,还要在宏观上了解和掌握信息网络发展的五大规律,网络经济的特点等专业知识。   信息网络技术发展的客观规律,对网络经济起着重要作用,它表现在新的“五大规律”方面:   第一条规律:莫尔定律(Moore’s Law),即计算机硅芯片的性能每18个月翻一

3、番,而价格以减半的速度下降。它反映了信息技术性能价格比,揭示了信息产业快速增长的动力和持续变革的根源。   第二条规律:梅特卡夫法则(MetcaIfeLaw),即网络的价值等于网络接点数的平方。法则体现了信息网络的扩张效应,指明网络效益随着网络用户的增加而呈指数增长。   第三条规律:马太效应律(MatthewsEffect)即在信息活动中,在一定条件下.优势或者劣势一旦出现,就会不断加剧而自行强化,从而出现强者越强,弱者越弱的局面。定律体现了信息活动中优劣势的强烈反差。第四条规律:边际效益递增的无限延长规律,它反映在经济生产中,随着投入的增加而边际效益呈递增趋势

4、。在网络经济中,知识产品的成本不随使用量的增加而成比例增加,故使其生产和运输的边际成本趋向零;此外,信息产品共享的程度越高,其价值也就越大,这两方面结合起来,使信息技术产品和服务在它的生命周期内边际效益递增规律呈无限延长状态。第五条规律:吉尔德定律(Gilder’sLaw),即带宽发展定律。预计在未来25年中,主干网的带宽将每6个月增宽一倍。其增长速度超过摩尔定律所预测CPU增长速度的2倍。(二)要充分了解本行业和业务特点技术是手段,是为业务服务的,而业务是服务的依据,要搞好服务,就必须要了解业务。CIO不仅是IT专家,还要成为本行业(企业)的业务专家。IT是为业

5、务服务的,但在IT只处于技术层面时,只是根据业务的要求进行相应的开发,极易造成指标、代码体系各异的局面。现在,企业将IT管理提升到战略层面,统一考虑各业务部门的需求,规范业务代码和指标,从全局角度考虑对信息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共享,以便更好地为业务服务。这就要求CIO必须是既懂IT技术又了解业务过程的“复合型”人材。 (三)要正确认识信息技术的作用   CIO作为一个战略决策者,对事物要有辩证、全面的认识。我们在强调信息技术巨大的效能同时,也要认识它的另一方面和周边环境对它的影响,这才是CIO应有的素质和辩证思维。   对于网络信息技术,有它神速发展的阶段,也有过“网

6、络泡沫”破裂的时光。我们从网络泡沫破裂时光来进行冷静分析,更能说明CIO者具有辩证思维和处事方式的重要性。   高新科技产业对传统产业并非是一个相互替代的关系。西方国家最近在总结网络经济存在的问题时,提出“BTOB”教训——backtobasis,即“回到基础”。指不论是新经济还是先进的信息网络技术都必须扎根于基础产业、回归于市场基本规律,而不是凌驾于它们之上.才能得到健康的发展。信息技术改变着网络时代的企业结构和运作方式.但是,技术不是万能的。它要依赖于周边环境,只有在尊重信息工作、重视信息技术和乐于探索信息技术的环境中才能实现放大效应。企业管理人员首先要弄清信

7、息技术在哪个层面上与企业的经营管理有关,盲目夸大信息技术的作用会坏了它的名声。(四)要根据实际情况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而不能照搬。   在引进和运用信息技术时,一定要切合本国的国情,对国外技术是学习和借鉴,而不是一切照搬。1、外国经验与“方正”模式当我国企业大量照仿BPR和ERP系统模式之际,“方正数码”总裁李汉生却认为ERP系统不适合中国国情。李总认为,ERP对于国内企业是一个伤筋动骨的改造过程,国内企业在很大程度上要把原已熟练运用的财务软件、人事软件等都按照ERP的新规则来优化或更换,这将造成很大浪费。企业电子化的关键是让技术服务于企业的需求,而

8、不是让企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