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诸暨市牌头中学17—18学年高一1月月考历史试题(附答案)$832311

浙江省诸暨市牌头中学17—18学年高一1月月考历史试题(附答案)$832311

ID:32535150

大小:354.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2-11

浙江省诸暨市牌头中学17—18学年高一1月月考历史试题(附答案)$832311_第1页
浙江省诸暨市牌头中学17—18学年高一1月月考历史试题(附答案)$832311_第2页
浙江省诸暨市牌头中学17—18学年高一1月月考历史试题(附答案)$832311_第3页
浙江省诸暨市牌头中学17—18学年高一1月月考历史试题(附答案)$832311_第4页
浙江省诸暨市牌头中学17—18学年高一1月月考历史试题(附答案)$832311_第5页
资源描述:

《浙江省诸暨市牌头中学17—18学年高一1月月考历史试题(附答案)$83231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牌头中学2017--2018第一学期1月考试卷高一历史考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有40小题,每题2分,共80分。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将正确选项涂在答题纸上)1、 周初分封而建的晋国,在春秋晚期曾发生了“三家分晋”的故事。观察右图,晋国位于:A、①B、③C、⑤D、⑥2、据秦琅邪石刻,皇帝之土,西涉流沙,东有东海。但西汉学者编写的《淮南子》等书说颛顼帝即已“西济于流沙”,大禹“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更有“纣之地,左东海,右流沙”。上述差异最能说明A.《淮南子》等书以传说贬抑秦始皇B.年代久远导致历史记述莫衷一是C.历史材料的运用首先要辨别真

2、伪D.石刻与文献形成证据链印证历史3、2018年2月16日为正月初一,正月古时本来又叫“政月”,到了秦朝为了避秦王嬴政的讳,就把“政月”改为“正月”,“正”字的读音也当为“征”了。这说明皇帝制度的主要特征是A.中央集权 B.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C.独断性和随意性 D.皇权至上,皇帝独裁4、据《汉官六种·汉官旧仪》记载:“其帅意尽心,以补朕缺,使九卿、群大夫,百官慎哉!有郡国茂才不显者言上,残民贪污烦扰之吏,百姓所苦,务勿任用。方察不称者也。”当时,承担材料所述职责的官员应是A.丞相B.御史大夫C.太尉D.廷尉5、在我国古代,秦朝设丞相,明朝废除丞相。下列对这种现象的

3、分析,正确的是:A、都因为相权威胁皇权B、都是君主专制统治的需要C、都是社会进步的体现D、都体现了权力互相制衡的原则6、“元朝大政委于中书省,总领各行省,又兼辖腹里。”这里的“腹里”是指:A、河北、山东、山西、内蒙古南部以及河南北部等B、河北、山西、辽宁以及河南北部等C、陕西、河北、安徽、山东、山西等D、西藏、四川、青海部分地区等7、《国史大纲》载“张居正为相(内阁首辅),……太仓粟支十年,太仆积貯至四百万。及其籍没,家资不及严嵩二十之一。然能治国,不能服人。法度虽严,非议四起”。“非议四起”主要是由于   A.自身不正贪污腐化B.不善理财入不敷出   C.世俗日

4、下嫉贤妒能D.阁臣弄权不合制章 8、清朝吸取明朝的教训,严禁宦官擅权。于是,雍正帝选调内阁大学士等官“日值禁廷,以待召见”,由此形成了A.中外朝制度  B.行省制度   C.责任内阁制    D.军机处9、清政府对外宣战的上谕:“昨日公然有杜士兰照会,令我退出大沽口炮台,归彼看管,否则以力袭取。……尔普天臣庶,其各怀忠义之心,共泄神人之愤,朕实有厚望焉!”。与这一宣战相关的历史背景是A.英国军队侵占香港B.台湾军民抗击日军登陆C.八国联军进犯天津D.北洋舰队遭到日舰偷袭10、下表反映了列强侵华战争的相关史实,表述完全正确的是: 战争名称时间战争影响A鸦片战争184

5、0〜1842年英法两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B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1年圆明园遭到破坏C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年刺激了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年导致了义和团运动的爆发11、读黄海海战中日双方兵力、损失对比表,结合所学解读不正确的是项目参战舰艇火炮兵力舰船损失伤亡人数中方1019120525艘沉没1200日方1227235665艘重伤300A.日方兵力占有优势  B.清朝北洋水师主力尚存   C.中方损失较为惨重  D.该役标志甲午战争以中国失败结束12、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立即发表宣言,号召:A、以民

6、族革命战争,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出中国B、停止内战,一致抗日C、发动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D、停止内战,联共抗日,实现国共合作13、如图所示为抗日战争前期的某次重大战役,该战役:A、粉碎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B、是国共两党协同抗战的典范C、取得了抗战以来正面战场的最大胜利D、使抗战进入到战略相持阶段14、“皇帝倒了,辫子割了。”这八个字是少年瞿秋白在目睹了某一事件之后对当时社会变化的体验之词。这一事件是A.北伐战争   B.南昌起义   C.黄花岗起义  D.辛亥革命15、“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语出一位著名的政治家。他的主要活动是A.领导黑旗军,

7、在台南等地痛击日军   B.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C.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D.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16、“……学子激扬焚佞府,群团奋起激街巷,众工人,上阵露锋芒,春雷响.……气轩昂,誓与列强争抗,抖擞中华民众志,挫败掠者千夫莽。”这首诗词反映的历史事件A.标志着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B.标志新型的无产阶级政党的诞生C.改变了中国社会的性质      D.标志着中国民主革命进入新阶段17、1922年,共产党的团刊《先驱》强调:“本刊的第一任务是努力研究中国的客观的实际情形,而求得一最合宜的实际的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案。”材料中提及的“解决中国

8、问题的方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