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岁看小七岁看老

三岁看小七岁看老

ID:32540355

大小:49.3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2-11

三岁看小七岁看老_第1页
三岁看小七岁看老_第2页
三岁看小七岁看老_第3页
资源描述:

《三岁看小七岁看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早期教育,简称为早教,强调孩子成长不容等待,教育要越早起步越好,一般是指针对0-3岁婴幼儿进行的教育环境影响和教育。如:零岁教育。  早期教育的基础是什么?是具有无限发展潜力的、可塑性极强的大脑。脑科学的研究表明,一个人的大脑,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神经网络,它的功能比全世界所有电脑全部网络化以后的功能还要大,怎样在数1000亿脑细胞建立一个复杂的知识网络体系、人格网络体系化,是一个极为复杂的工程,尽管现在它还是个谜,但它却是早期发展的根本。  早期教育是人的教育起点,是基础,所以早期教育构筑的理论也是全脑开发理论、全程教育理

2、论、终生学习理论中的一种。  随着科学的发展,大量的事例和实验结果已经越来越应验“三岁看小,七岁看老”这句话所含的科学含义(尽管它本身还有一定的夸大成分)。我国著名早期教育家程跃博士指出:“早期教育绝不仅仅是智力教育,人格塑造、习惯养成、心理卫生等方面的教育都是早期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个性品质、人格力量是个体最终发展的动力。我们希望通过早期全方位的影响去促进每个儿童早期理想发展,不仅仅是智力的,也是个性的;不仅仅是身体的,也是心理的。通过早期教育,可以促进儿童在自身早期发展阶段中身心健康、和谐、全面、高质量的理想发展,为

3、终生可持续性良好发展打下坚实的素质基础。”所以,早期教育有三个重点:身体方面的早期教育、人格方面的早期教育和智力开发方面的早期教育。的确,对一个人的人格发展或者智力发展来说,小学、中学、大学的学校教育无疑是很重要的,然而在此之前的早期环境、早期经验是不可忽视的。“三岁看小,七岁看老”概括了幼儿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三岁看小”是指从儿童三周岁时的心理特点、个性倾向就能看到长大后的心理与个性形象的雏形。从出生到三岁被称为婴儿期,是儿童生理发展、心理发育最迅速的时期。在这个阶段,父母的期望、行为和一些生活标准会被婴儿内化为自己

4、的期望和规则系统。  三岁到七岁被称为幼儿期(进入幼儿园时期)又叫学前期。所谓“七岁看老”是指在七岁时幼儿的个性倾向开始形成。从儿童心理发展规律和个性的形成与发展来看,婴儿出生2周开始产生了心理现象,经过婴儿的第一任老师——母亲的培养教育、家人和环境的影响以及游戏活动等,儿童的心理活动无论从感知觉的能力、认识活动的萌芽以及思维、情感、意志和行为活动都有了初步的形成与发展,心理学家通过实际资料观察到:个性的初步萌发是在3周岁左右,也就是说,一个人的个性特点健康与否,3周岁就已奠定了基础。所以,3岁看小的道理就在于:从儿童3

5、周岁时的心理特点、个性倾向就已能看到长大后的心理与个性形象的影子。但是,3周岁的儿童,个性尚未完全形成。如果对3周岁儿童的个性倾向做一个总结,并进行分析、鉴定,找出个性上的优点,有意地进行培养、发展,再找出个性中的缺陷和弱点,有意识地进行矫正,就可使这些缺陷和弱点被掩盖起来而不显现,这就是通过后天培养、教育,发挥良好的个性特征,克服不良的个性倾向所取得的效果。由此,也充分显示了个性的后天可塑性。但必须指出,这种良好个性的培养以及不良个性的矫正,只有在学龄前期(3周岁至6-7周岁)才是最有效的。心理学家认为,人的个性特征的

6、初步形成是在学龄前期(个性发展和定型是在青少年时期)。学龄前期所形成的总的心理特征(心理活动的模样)是人的最初的比较鲜明的心理倾向,这时,也开始形成了人的最初的个性特征。这些最初形成的个性特征,在儿童的心理上织出了最初的较为明显的“花纹”。所以,一个人在一生中所表现的个性特点和心理活动的总特征的雏形,一般在7周岁已显现。  因为无论是人的大脑或是动物的大脑,都存在一个发展的“关键期”,学者们指出,这个“关键期”是一次性的,不可逆的。如果我们不能很好地“利用”这个“关键期”,平平庸庸,那么,其脑的发展水平也就会很一般,其智

7、力发展水平也就只会普普通;如果错过了这个“关键期”,在这个“关键期”得不到很好地发展,那么,大脑的功能就会退化,智力发展水平就会很低低。相反地,如果在这个“关键期”得到很好的“开发”,那么,就会大大激活脑的功能,其发展就会无量。而且需要指出的是,这个“关键期”,决不是少数人的专利,每个个体儿童都是存在的,都可以获得的,关键是条件及其可能。  这是因为人们从过去的大量的人的不幸的个例中得到了证实:如果一个人错过了早期教育的环境,成了狼孩、虎孩、熊孩、狗孩(根据一些科学家的统计,迄今为止世界上共发现了30余个野生孩子,其中5

8、个是熊“抚育”大的,两个是豹“养”的,14个是狼“带”大的),结果如何?狼孩像狼,猴孩像猴,熊孩像熊,豹孩像豹……被什么野兽“养”大的孩子就像什么野兽,这就是被发现的30几个兽孩的共同特点。尽管他(她)们长得像人,也同样具有像普通人那样继承了人类亿万年进化遗产──大脑和躯体──的权利,其智力发展水平也就只能停留在“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