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三岁看大,七岁看老

孩子三岁看大,七岁看老

ID:38664672

大小:41.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6-17

孩子三岁看大,七岁看老_第1页
孩子三岁看大,七岁看老_第2页
孩子三岁看大,七岁看老_第3页
孩子三岁看大,七岁看老_第4页
资源描述:

《孩子三岁看大,七岁看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孩子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有人曾对5~6岁学龄前儿童做过抽样调查,发现脾气不好的近16%,性格古怪的占5%,有神经质倾向的占28%,有行为问题的占9%,社会交往不良的近3%,有情绪障碍的近2%,注意力障碍的占10%,智力低下的占0.6%,此外还有偏食、言语发育迟滞、分离性焦虑、强迫现象等。同时也调查了这些幼儿的躯体疾患,其总和仅占1.5%。相比之下,幼儿心理偏离问题较为普遍。  常言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话有一定科学道理。万丈高楼平地起。幼儿时期是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孩子的个性虽属雏型,但它对以后的心理发展却具有深远的影响。有人说:“树大自然直。”这种放任

2、自流的思想,不符合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  幼儿期身心发展的特征  幼儿的身体处于迅速发展阶段,除了身高体重的增加外,各种组织和器官的机能也有所发展。由于大肌肉的发展,幼儿会不知疲倦地从事各种活动;小肌肉的开始发展,使幼儿已能从事绘画、写字等活动。脑的结构到幼儿期末已经成熟,孩子可以开始学习系统的文化知识。  幼儿期是一生中词汇量增长最快的时期,6岁能掌握3000~4000个词汇,可以自由地与人交谈。这个时期的孩子说重复或犹豫不决的情况,一般是由于情绪紧张、神经过敏等原因,因此,成人在与孩子交谈时,应尽量鼓励孩子大胆地说话,对口吃现象不必太在意,训练孩子轻松愉快

3、地发表议论。  幼儿已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孩子的泥工、绘画、讲故事等活动,随着年龄的增长,目的性、创造性和独立性也日益增强。从幼儿记忆的发展看,主要是不随意记忆,在教育的影响下,有意记忆开始发展。幼儿记忆很易受成人的暗示,也很容易发生现实与臆想混淆现象,与此相联系的是幼儿十分相信童话或传说中的人物与情节。自己也会编织一些自己向往的、却又根本不存在的事情,成人往往误认为是孩子在撒谎。幼儿的情绪体验已相当丰富,一般成年人体验到的情绪,大部分已为幼儿所体验,只是引起的动因和表现方式不同罢了。幼儿的情绪表现完全是外显的,缺少控制的,情绪常常极度强烈而高涨。有时会出现极度

4、的恐惧,有时会莫名其妙地发脾气。有的父母把自己的愿望强加在孩子身上,这样做,很容易使孩子产生情绪压抑,影响身心发展。幼儿已萌芽了道德感,孩子已能根据成人的教育,把别人或自己的行为与行为规则相比较,从而产生积极的或消极的道德体验。幼儿理智感产生的突出表现是好奇和好问,故幼儿期有“疑问期”之称。4幼儿社会性的发展,其特点是不甘寂寞,喜欢与同伴一起玩。但由于环境条件,一些孩子性格内向,自卑感较重,这常常与周围人消极评价儿童有关。幼儿期末儿童已养成了一套行为习惯,这些习惯不论是好的,还是坏的,全是成人强化的结果。幼儿一般都认为被成人接纳的行为是好的,反之则是不好的。幼

5、儿期,孩子的个性心理特征已初步形成,除非环境、经历出现极为严重的转折,否则已形成的行为动力型是很难破坏的。正因为如此,父母应特别重视幼儿期的教育。容易使幼儿心理偏离的因素3岁前是孩子学习、成长的关键期,这个时候的学习将影响未来!为什么0-3岁是早期教育的黄金期?因为正常的大脑发育在3岁以前最快,出生时脑重量为370克,此后第一年内脑重增长速度最快,6个月时为出生时的2倍,占成人脑重的50%,而儿童体重要到10岁才达到成人的50%。可见婴儿大脑发育大大超过了身体发育的速度。……〉〉〉应特别注重0-3岁的早期教育什么是关键期教育?关键期是指最易学会和掌握某种知识技

6、能、行动动作的特定年龄时期。它表明在关键期对孩子进行及时的教育,孩子学起来容易,学得快,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如果错过关键期再去学,就要花费很多的精力和时间,事倍功半。……三岁前决定孩子哪些能力?出生后6个月,是婴儿学习咀嚼和喂干的食物的关键期。2~3岁是计数能力(口头数数、按物点数、按数点物、说出总数)发展的关键期。2~3岁是学习口头语言的第一关键期接的因素造成营养不良,引致体格生长损害。2岁半~3岁半是教育孩子遵守行为规范的关键期。专家观点:三岁前怎么样育儿孩子很多行为是在三岁前决定的,重点在于您有没有给孩子充分的学习发展机会、给予足够的爱。观察孩子是

7、第一步您有一颗细腻的心观察孩子,这就是正确的第一步。父母的想法和孩子有差别,所以我们要一步一步地去试探孩子。在情绪教育方面,了解孩子的个性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人的情绪管理不是去学很多理论,而是在对待孩子的过程中,去了解孩子、爱这个孩子。爱是一种学习过程,在生活片断中,了解孩子的需求,而不是给他伤害。4孩子的成长速度很快,要时时注意他的变化,父母要能有足够的智能去了解孩子是否正常,不要只是给予斥责与处罚,要知道那是因为你不了解他,结果反而给予斥责与处罚,要知道那是因为你不了解他,结果反而给了他伤害;孩子是用感觉学习,所以父母要营造情境去学习如何爱人,让孩子去表达要

8、与不要。如果只是“教”与“给”是不够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