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语上册第六七单元

五语上册第六七单元

ID:32543580

大小:121.30 KB

页数:31页

时间:2019-02-11

五语上册第六七单元_第1页
五语上册第六七单元_第2页
五语上册第六七单元_第3页
五语上册第六七单元_第4页
五语上册第六七单元_第5页
资源描述:

《五语上册第六七单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上)语文导学案学习内容 19、天火之谜(第1课时)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了解“风筝实验”的经过。   学习过程 一、学情调查  1、读一读下列词语,并说说带点词语的意思。  雷电交加 不足为奇混为一谈冷嘲热讽  怒发冲冠欣喜若狂无稽之谈安然无恙2、朗读课文。二、学习板块(一)  (一)合作探究----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学习引导:  (1)自由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读顺句子和课文。  (2)给课文每个自然段写上序号。  (3)读读生字词,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想想它们的意思

2、。  (4)练习正确流利地读课文。  (二)展示交流:  1、交流字词学习情况。  2、朗读课文。三、学习板块(二)  (一)合作探究———读课文,理清课文脉落:  学习引导:  1、默读课文,思考:想想每一节写了什么内容?文章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2、完成课后第四题。  3、小组内交流练习情况。  (二)展示交流:  1、把你读得最好的一段跟大家分享。别的同学要学会倾听哦。  2、汇报交流课后第四题,注意选用课文的语句概括段意。四、学习板块(三)  (一)合作探究———品读第一自然段  学习引导:  1、自由读第一段,想想“天火”指的是什么?  2、可以抓住

3、哪些词语来体会人们对于雷暴的害怕程度。用笔圈一圈。  3、同学们,夏天雷雨时的景象你们见过吗?雷暴发生时,电闪雷鸣,还伴有狂风暴雨,你能说说当时心情吗?观察插图,看到这幅插图,你仿佛看到、听到、感到什么?  4、由此你想到哪些词语:  5、抓住重点词语,一边朗读,一边想象发生雷暴的情景,体会雷暴的可怕。  (二)展示交流  1、结合“学习引导”有序交流,注意及时补充。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一段,读出雷暴的可怕。五、达标检测1、课后钢笔描红;第四题  2、补充习题第二题。六、总结提升  在本节课的学习中,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引导:课文内容,学习方法等)?还有哪

4、些问题或者困惑?  苏教版五年级(上)语文导学案学习内容 19、天火之谜(第2课时)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2、会用“不足为奇”、“欣喜若狂”造句。3、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富兰克林勇于探索,敢于实验的科学精神。 学习过程 一、学情调查1、听写词语。2、你知道是谁用什么方法解开了天火之谜?二、学习板块(一)(一)合作探究———品读课文2-3自然段学习引导:(1)浏览第二自然段,想一想这一自然段在全文中起到什么样的作用?(2)自由读第三自然段,看看雷暴与静电放电现象之间有哪些相似之处?(3)人们为什么难以置信?用“不足为奇”说一句

5、话(4)想想人们是怎样冷嘲热讽的?(从语言、神态)(5)抓住相关词句,去感受一下富兰克林善于观察、敢于推测的品格。(二)展示交流1、小组内汇报交流,互相补充。2、用朗读把你读懂的内容表现出来。三、学习板块(二)(一)合作探究——品读课文第4、5自然段学习引导:  1、这是一只什么样的风筝?他特别在什么地方?作者用了哪些动词?  2、请你在课文插图上看看每个部分,想想它们分别派什么用途。  3、从“怒发冲冠”这个词你看到了什么?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4、请你用“欣喜若狂”写一句话  5、哪些句子突出了富兰克林的忘我实验精神?读一读,体会一下。  6、“风筝

6、实验”成功了。当时的人们会怎样说?小组内有感情地读第5自然段,表达对富兰克林的赞扬之情。(二)展示交流  1、围绕“学习引导”有序交流,及时补充。  2、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一次惊险的“实验”。四、学习板块(三)(一)合作探究——品读课文第6自然段  学习引导:  1、不揭开“天火之谜”,能够发明避雷针吗?避雷针的作用是什么?  2、学完整篇文章,你认识了一个什么样的富兰克林呢?  (二)展示交流1、富兰克林实验成功有何伟大意义?2、结合课文内容以及你收集的资料,谈谈你对富兰克林的印象。五、达标检测  1、用“不足为奇”、“欣喜若狂”造句。  2、完成补充习题第5题

7、。  3、依据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复述课文。五、总结提升学习了课文,你获得的启示是什么?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上)语文导学案学习内容 20厄运打不垮的信念(第1课时)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7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7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借助课文内容,初步感受谈迁的为人。 学习过程 一、学情调查1、读准课后生字,在字音、字形上你想提醒大家什么呢?2、选读课文中的内容,可以是一句话,也可以是一个自然段;3、通过预习课文,你知道了什么?注意把话说完整。二、学习板块(一)(一)合作探究学习引导1、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遇到读不

8、顺的地方多读几遍,做到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