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战在警务实战中的应用

心理战在警务实战中的应用

ID:32560225

大小:67.3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2-12

心理战在警务实战中的应用_第1页
心理战在警务实战中的应用_第2页
心理战在警务实战中的应用_第3页
心理战在警务实战中的应用_第4页
资源描述:

《心理战在警务实战中的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心里战在警务实战中的应用沧县公安局:李玉田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人民警察肩负着"维护国家安全,维护社会治安稳定,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预防、制止和惩治违法犯罪活动"的神圣职责。其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均与国家安危,社会荣辱,经济兴衰戚戚相关,正因为如此,作为一名人民警察必须具有良好的业务素质和政治品行。为全面提升全体民警的单警素质和整体战斗力,适应新形势下打击违法犯罪活动的需要,我局开展了以“四个基本”为主要内容的全警大练兵、大比武活动。我认为,心理战在警务实战中的应用、专业谈判知识和技巧培训亟待加强。警察心理战,是指人民警察在治理、防控、打击

2、、制服社会违法犯罪活动过程中,运用心理学的原理原则,以违法嫌疑人的心理为战场,有计划地采用各种手段,对人的认知、情感和意志施加影响,在无形中打击敌人的心志,从精神上瓦解敌方斗志的对抗活动。在警务实践中,尤其是在与犯罪分子的斗争中,从立案、侦察、破案到结案处处离不开心理战的应用,警察心理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警察心理战是针对人的思想意识和情感的特殊作战样式心理战是敌对双方以各种形态的信息和媒介为武器,以人的思想、意识、精神、情感等主观世界为目标,通过心理宣传、心理威慑、心理恐吓、心理欺骗等各种手段,对人的心理施加刺激影响,使其朝预定方向变化

3、和发展,造成有利于己、不利于敌的心理状态。这是一种特殊的作战样式,说其特殊,主要是因为这种作战样式着眼点不是从肉体上消灭敌人,或从物质上彻底摧毁敌人,而是从精神、情感、意志上征服敌对方,通过实施心理作战,瓦解敌方的士气,弱化其抵抗意志,使其消极抵抗以至放弃抵抗,从而使己方能够小战大胜或“不战而屈人之兵”。2、警察心理战是化危机为转机的利刃下面我们来看一个案例:2月23日,在某县城的第4页共4页一家商务会馆内,个体司机田某因怀疑张某说自己现任女友生活作风不好,致使家人不同意两人婚事,便手持尖刀,用刀扎等手段威逼张某承认,致被害人身上血迹淋淋。警

4、方立即赶到现场,果断决定采用谈判方式解救人质。“我是警察,是来帮助你的。”“傻孩子,回头吧,你忍心把我和你妈扔下吗?”“你这么做是犯法的,你不考虑自己,还不考虑你爸妈?他们养你这么大容易吗?你扔下他们不管了?你那一双儿女多好啊,你也不管他们了?”“你是个好孩子,以前你多能干啊,你要没出息,你的事我能帮吗?我以前帮你,是因为看出来你不是坏人,对不?”“爸爸,你不要我们了,爸爸……”民警、父亲、恩人、儿女轮番上阵,一句句或贴心或动情的话,渐渐缓和了田某过激的情绪,曾经帮助过田某的民警和田某的父亲,也由在门外劝解转而进入劫持现场继续展开心理攻势。“

5、父母年岁大了,以后还得靠你啊。我保证你的安全,而且你可以得到从轻处理。”见嫌疑人的眼神稍微有些缓和,民警上前说,“把刀给我行不行?”被打动了的田某将刀递给了民警。民警立即上前将其抱住,室外战友迅速行动,张某被安全解救。整个解救过程用了149分钟,警方不动一枪一弹,无人员伤亡,劫犯落入法网。这次成功营救人质,心理战的应用、攻心谈判是关键。如果警方强行缴械、以暴制暴,被劫持者、民警、周围群众、歹徒都可能产生伤亡,能否成功解救人质,还会成为一个未知数。3、警察心理战是克敌制胜的强大精神战力心理战,是征服人心的战争,是在多维空间内进行的心理交锋,是从

6、精神上瓦解对方的作战样式,其包括心理攻击战和心理防御战。心理攻击虎具有强大的“软杀伤”能力,而心理防御战则具有强大的凝聚作用,从而达到一方面分化瓦解征服犯罪分子,以尽可能小的代价换取尽可能大的胜利,一方面巩固警方心理防线,保持昂扬士气,使己方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综上所述,警察心理战是警务实战技能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那么如何在警务实践中运用好心理战呢,下面我就刑事案件中心理战的运用向大家做一简单介绍。实施心理战的方法具有丰富多样性。应该根据不同的情况、不同的形势分别采用。常用的心理战方法有:1、心理弱点利用法。第4页共4页包括犯罪人在内

7、的任何人其心理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和个性特征(包括以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为主要内容的个性倾向性和以能力、气质、性格为主要内容的个性特征)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和缺陷。这种心理弱点在任何时空条件下都会有一定的表现。分析、发现并抓住这些弱点并恰当地利用这些弱点是心理战取得奇效的捷径。2、把握个体需要法。需要是人的一切行为的内心起因和动力之源。人的需要既有个体性的:如生存需要、安全需要。也有社会性的:如爱的需要、交往的需要、实现自我目标需要等。需要对人来讲无时不有,无所不在。一个需要满足后其他需要有会很快出现。需要

8、自身无所谓正当与非正当,只是满足的方式方法有合法与非法、合理与不合理、合道德与反道德之区别。犯罪由需要而产生,同时又因需要的满足而结束或暂时结束。犯罪需要满足后新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