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崇明东滩震旦鸦雀(paradoxornis+heudei)冬季种群生态学-研究

上海崇明东滩震旦鸦雀(paradoxornis+heudei)冬季种群生态学-研究

ID:32562455

大小:4.38 MB

页数:51页

时间:2019-02-12

上海崇明东滩震旦鸦雀(paradoxornis+heudei)冬季种群生态学-研究_第1页
上海崇明东滩震旦鸦雀(paradoxornis+heudei)冬季种群生态学-研究_第2页
上海崇明东滩震旦鸦雀(paradoxornis+heudei)冬季种群生态学-研究_第3页
上海崇明东滩震旦鸦雀(paradoxornis+heudei)冬季种群生态学-研究_第4页
上海崇明东滩震旦鸦雀(paradoxornis+heudei)冬季种群生态学-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上海崇明东滩震旦鸦雀(paradoxornis+heudei)冬季种群生态学-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华东师范大学2010届硕士学位论文1.1研究背景1.1.1湿地保护进展第一章概述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具有多种功能和价值,是保持自然界生物多样性和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基础之一。依据1971年颁布的《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简称《湿地公约》或者《拉姆萨公约》),湿地的定义为:湿地是指天然的或人工的、永久的或临时的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静止或流动的淡水、半咸水或咸水水体,包括低潮时不超过6m的水域。此外,湿地还包括临近水体的河湖沿岸、沿海水域(孙儒泳2001)。湿地具有涵养水源、

2、净化水质、蓄洪防旱、降解污染、调解气候等多种生态功能,在维持生态平衡、保护生态多样性等方面均起到重要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生态、社会和经济价值,故湿地具有“地球之肾”、“天然水库”和“天然物种库”等称谓。然而,随着人类生活的加剧对环境的破坏越来越大,湿地生态系统遭受了巨大的破坏,湿地面积急剧下降,湿地质量严重受损,导致湿地不能发挥其应有的生态功能。由于湿地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湿地保护和受损湿地的修复日益为人类所重视。1971年国际上就颁布了以保护水鸟及其栖息地为目的的《拉姆萨公约》。而在2005年,拉姆萨公约组织在非洲乌干达举行的会议通

3、过了《坎帕拉宣言》和20多项决议,呼吁要采取措施保护湿地,保障湿地生态系统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和改善人类生活服务,加强对湿地的保护。目前湿地的退化成为了全球的普遍现象,对受损湿地进行科学的修复和保育是当前湿地生态学的研究热点之一(葛振鸣,王天厚等2008)。然而,虽然已有的生态学原理可以基本满足指导湿地生态系统的修复,但是实践效果大多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这是因为恢复生态学是一门新兴学科,目前还不完善不成熟,而且目前世界上缺乏可以借鉴的长期研究和对重大科学问题的阐明,因此导致湿地的生态修复在理论和实践中存在较大的差异和困难。生态修复并不是简单的将

4、消失物种重新引入的物理行为,而是建立在对所修复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深入认识的基础上的长期的系统工程。华东师范大学2010届硕士学位论文我国湿地总面积达到6500多万hm2,占世界湿地面积的10%,居亚洲第一位,世界第四位,但是,由于近年来经济迅猛发展的要求,盲目的农业开垦和城市开发利用,我国沿海地区将近50%的湿地已经消失(陆健健,孙宪坤等1998;崔保山,杨志峰2001)。由于认识到了湿地的重要性,我国的湿地保护与修复工作近年来发展迅速。1992年我国正式签署了《湿地公约》,并在2000年制定了《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国家林业局2000)

5、,这些行动对我国湿地的保护和修复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然而,我国湿地保护和修复的研究工作集中在湖泊富营养化、有害物种的控制、淡水渔业以及迁徙鸟类栖息地生态学等方面(葛振鸣2006),对沿海湿地当地居留鸟的生态研究比较少,难以从整体上完善湿地修复和保育对策,使得湿地修复和保育工作存在缺失。1.1.2崇明东滩湿地崇明东滩位于长江入海口,是长江口地区最大的仍然保持自然本底状态的河口滩涂湿地,也是迁徙于南北半球之间国际性候鸟停歇和补充营养的中转站、繁殖地和越冬地(MaffiL2000)。崇明东滩的气候地理条件十分适合野生动植物的生长和栖息,野生动植物

6、资源十分丰富,所能记录到的鸟类种类有160余种,其中列入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的鸟类有两种,列入国家二级重点保护的鸟类有19种;两栖爬行类18种,其中17种在1993年12月被上海市人民政府宣布列为上海市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哺乳动物11种,其中3种在1993年12月被上海市人民政府宣布列为上海市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上海市林业局2000)。1998年11月经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建立上海市崇明东滩鸟类自然保护区;1999年7月崇明东滩正式成为“东亚一澳大利亚涉禽保护区网络”成员;2002年1月,被湿地公约秘书处正式指定为“国际重要湿地”(Wetlands2

7、009)。1.1.3震旦鸦雀的形态学及地理分布震旦鸦雀(Paradoxornisheudei),英文名ChineseCrowtit,属雀形目(Passeriformes),画眉科(Timaliidae)。震旦鸦雀是一种约18厘米长的小型雀类。黄色的喙尖端具有很大的嘴钩,黑色眉纹显著,额、头顶及颈背灰色,黑色眉纹上缘黄褐而下缘白色。上背黄褐,通常具黑色纵纹,下背黄褐。有狭窄的白色眼圈。中央尾羽沙褐,其余黑而羽端白。颏、喉及腹中心近白,两胁黄褐。翼2华东师范大学2010届硕士学位论文上肩部浓黄褐色,飞羽较淡,三级飞羽近黑。虹膜为红褐,喙灰黄,脚粉

8、黄色。震旦鸦雀是东亚地区的地方性专属物种,仅分布在中国东部、东北部以及蒙古、西伯利亚东南部。在我国,震旦鸦雀有两个亚种,指名亚种Paradoxornisheudei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