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网络的舆论监督作用

浅谈网络的舆论监督作用

ID:32567284

大小:145.80 KB

页数:21页

时间:2019-02-12

浅谈网络的舆论监督作用_第1页
浅谈网络的舆论监督作用_第2页
浅谈网络的舆论监督作用_第3页
浅谈网络的舆论监督作用_第4页
浅谈网络的舆论监督作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网络的舆论监督作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苏州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浅谈网络的舆论监督作用--以“李刚门”事件为例摘要:21世纪,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网络媒体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作为舆论监督的新的途径,网络的舆论监督作用不可忽视。但由于我国的互联网起步较晚,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的问题。本文以“李刚门”事件为例,探讨网络的便捷性以及网络舆论监督的优缺点,以期合理合法使用网络舆论监督,使网络的舆论监督作用发挥最大的效果。关键词:网络便捷性“李刚门”事件网络舆论监督Abstract:21stcentury,withtherapiddevelopmentofInternet,networkmedia,aroused

2、extensiveattention.Asanewwayofpublicopinion,thenetworkcannotbeignored.However,duetothelatestartofChina'sInternet,therehavebeenmanyproblemsintheprocessofdevelopment.Inthispaper,take“Gang”incidentforexample,weexploretheconvenienceofthenetworkanditsmeritsanddemeritsofpublicopinionforareasonablean

3、dlegitimateuse,sothattheroleofthenetworktomaximizetheeffectofpublicopinion.Keywords:theconvenienceofthenetworkLiGangScandalnetworksupervision21苏州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前言从2010年10月6日晚,“李刚门”事件发生后,“李刚门”事件在网络上迅速蹿红。关于该事件的帖子数量,可以用铺天盖地来形容。公众利用网络平台,发表个人的观点、意见和看法,想要通过利用网络舆论监督的力量,来维护弱者的权益,使事件得到公平公正的处理。网络舆论监督是指社会公

4、众利用互联网的舆论表达方式,对国家事务、社会现象和事件、个人行为发表自己的观点、意见和看法,产生并形成一股强大的舆论压力,对现实社会起到监督、检查的功效。就此而言,网络舆论监督是“群众监督”、“社会监督”的—部分。其主体应该是网络公众,即网民。网络舆论监督是宪法赋予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网民数量的不断增加,网络已经造成了一种开放的信息传播环境,并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发表言论的平台。网民大多通过新闻跟帖、BBS论坛发贴或跟帖、个人博客或网上签名等多种形式最大程度地参与到新闻、社会事务和公共决策中去,迅速形成舆论合力,从而实现监督的目的。互联网的迅速发展,成为继报

5、纸、广播、电视之后的主要媒体。据统计2000年7月,中国网民只有1690万;而截至2011年1月19日,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了《第2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4.57亿,跃居世界首位①。网络已在城镇及近城乡村地区大为普及,受众广泛,正成为仅次于电视的新式大型传媒工具。而且通过网络获得信息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为舆论监督提供了便捷的渠道。网上言论相对来说比较自由而且互动的方式也比较方便。在互联网上发表言论相对来说比较自由,它克服了传统媒体管制多的缺点。网民可以通过播客、贴吧等方式进行互动交流且方便快捷

6、。只要不触犯法律,网民可以畅所欲言。在此条件下,网民可以利用网络进行舆论监督,无后顾之忧!21苏州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一、“李刚门”事件及其体现出的网络舆论监督的特点2010年10月6日晚一辆黑色轿车在河北大学校区内撞倒两名女生一死一伤,司机不但没有停车,反而继续去校内宿舍楼接女友。返回途中被学生和保安拦下,该肇事者不但没有关心伤者,甚至态度冷漠嚣张,高喊“有本事你们告去,我爸是李刚!”后经证实了解,该男子名为李启铭,父亲李刚是保定市某公安分局副局长。此事一出迅速成为网友和媒体热议的焦点,“我爸是李刚”语句也迅速成为网络最火的网络用语。李刚门事件也体现出网络舆论监督的特点。⑴

7、跨地域性“李刚门”事件只是一个酒后撞人事件,如果没有网络媒体,“李刚门”事件很可能只是成为一个地方性的焦点,而不会演变成一场全国性的事件。网络的介入使地方保护主义庇护的一切无所遁形,从而大大拓展了舆论监督的广度和力度。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舆论监督显现出监控有效,揭发有力,贴近百姓的新特点。⑵理性与非理性混杂“李刚门”事件中,民众声言发出的主要途径是各大BBS和贴吧,在关于此事件的讨论专题中普遍存在着网络“暴力场”。在“李刚门”事件中由于肇事者是“官二代”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