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主疏泄的临床意义

肝主疏泄的临床意义

ID:32572130

大小:70.8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2-12

肝主疏泄的临床意义_第1页
肝主疏泄的临床意义_第2页
肝主疏泄的临床意义_第3页
肝主疏泄的临床意义_第4页
肝主疏泄的临床意义_第5页
资源描述:

《肝主疏泄的临床意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肝主疏泄的临床意义445300湖北建始县卫校姜化尧肝主疏泄的功能是由肝的特性所决定的。《素问·五运行大论》说:东方生风,风生术⋯⋯在脏为肝,其性为暄,其蒋为和,其用为动、其色为苍,其化为荣⋯⋯,其政为散,其令宣发⋯⋯。是说旰有如初阳布和,温暖如春,万物荣美J如树术生发、升展、条畅而恶压抑之势,因此称为“刚脏一、“将军之官”。究其疏泄作用的实质,是对人体气机的调畅,疏通和舒展。朱丹溪说:“气血冲和,百病不生,一有拂郁,诸病生焉。”故人体气机升降的正常活动与肝之疏泄关系有密切重要。兹就肝主疏泄的生理和病理的临康意义作如下试述。【情志方

2、面】《内经说:“心藏神”,秆藏魂”、主谋虑。人的精神、情志活动由心主管,与肝紧密相关。疏泄功能正常则气机调断,入的情志保持着既不抑郁又不亢奋韵相对平衡状态面精神愉快,心情舒畅。如秆气不条,疏泄非常,则会引起情志异常而抑郁碱亢奋。抑郁,见郁闷不乐,多疑多虑,愁哭太崽等。亢奋则会见过度兴奋、暴躁易怒、失眠、眩晕等。商导致盱失疏泄的原因主要是情意刺激。思则气结”、悲则气消”、“恐削气下,均言忧思、悲恐等精神刺激会导致肝疏泄不及面生抑郁。“暴怒仿旰,怒则气上等澈奋恼怒易使疏泄太过丽亢奋。黄XX、女、4O岁。素性喜怒无常郁郁寡欢,一日园丢鸡

3、与邻人口角乃至斗殴跌入粪坑,随起恶寒不适,纳差,夜不安眠,渐至精神失常,游走街巷,歌哭无端。其夫强架求诊,其面目微红脉弦细,苔薄黄。此肝气郁鞴而气逆神乱,遂处以仲景之柴胡加龙骨牡蛎场,l4剂后渐安。续以越鞠丸加白本、郁金、佛手行气疏肝健稗收效。此情志过亢,《素—-18一同l·六微旨大论》;“亢则害,承乃治⋯⋯是其意也。此外,疏泄失职,肝气郁滞,又有化风化火的两种转归。《类证治裁》说;“风依于术,木郁则化风,为瞎、为晕、为舌麻,为耳鸡,为痹、为类申,皆肝风震动也。又说;“术郁则化火,为吞酸胁痛,为狂为痿,为厥,为廛,为呃噎,为失血,

4、皆秆火冲激也.所谓气有余便是火”。火性炎上,秆气主升,肝经上额交巅,故临床亦可见头痛昏胀,面红目赤,口苦耳鸣等。【消化方面】人的消化功能是靠脾气升,胃气降,胆汁注人肠中助消化等协调作用来完成的。肝的疏泄功能不仅可以调畅气机,协调濞胃的升清降浊,且与胆汁的分泌有关。如肝失疏泄则会影响到脾胃之气的升降和胆汁的分泌与排泄,出现消化功能不良的病变。临床上常见肝失疏泄的患者,除了胸胁胀满疼痛、急躁易怒等肝气郁结的症状外,还常兼见睥不升请的食少腹胀污泄,肠鸣矢气和胃气不降的胃脘胀痛,暖气呕恶、吞酸嘈杂等症状。前者谓“肝脾不和,常用逍遥散或痛泻

5、要方疏秆健脾’后者为肝气犯胃,多以柴胡硫秆散或左金丸疏肝和胃。正如《血证论》所说:“木之性主于疏泄,食气入胃,全赖秆术之气疏泄之,而水谷乃化,设肝不能疏泄水谷,渗泻中满之证,在所不免。易XX,39岁。因胁痛数日而求诊。自诉胁肋、乳房胀痛、月经常后期而至。见其神疲面自,舌质淡红少苔,脉弦而虚。盱郁血虚明证在,用遣遥散原方疏肝健脾8剂愈£气血方面】人体血液的运行,必赖气的推动,“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脉道的畅通,气血流行而不致瘀滞,亦赖秆的疏泄正常,气机畅达。其机理一为肝对气机的疏泄作用,二是肝又为藏血之脏,节血量的功能。王冰

6、注释《内经》说;f‘.⋯一人动则血运于诸经,人静则血归于肝。”此调节功能亦为肝疏泄完威的。疏泄正常则气机调畅’气机调畅则血行流利,血量的调节也正常。肝之疏泄异常导致气机紊乱及血时,病理变化表现为血液妄行和血液瘀滞两个方西。《内经》云怒则气逆,甚则喧血”,即是暴怒份及肝气,疏泄过亢,血随气升所致。血行瘀滞由于匿川中医1991年第1期维普资讯http://www.cqvip.com肝失琉泄者,必先为气滞,久而及血乃成。其证候随瘀阻部位而定,舞阻心脏则见胸痛拒接,口唇青紫,甚则谵语发狂,瘀阻旰脏则见胁肋刺痛,肝脾肿大,瘀阻胃肠则见呕血黑

7、便,脘腹刺痛J瘀阻下焦则少腹胀痛,月经不调,崩漏下血。瘀阻日久可在局部形成包块、症瘕,经久不愈,其人面目黧黑、肌肤甲错,舌上瘀斑瘀点、脉涩。闶××,女,36岁。困婚后多年不孕,求医不验,遂忧郁成疾,停经三月,经妇检非孕,乃求治。其时,脐下症形渐大,刺痛不止,颜面紫黑,肌肉消瘦,傍晚发热,急躁易怒,舌质黯黑,脉细涩,大便结滞,思此气滞血瘀之症非活血祛瘀止痛之少腹逐瘀汤莫可,原方加减1O剂为一疗程,服药四个疗程,症积渐消,后以归脾汤调理得愈。岳美中说t“气滞多夹血瘀,血瘀每致气滞,气血互为影响,况肝为血脏,气病鲜有不及血者。”说明了气

8、机与血行的生理病理关系,指出了祛瘀必须行气的治疗原则。王清任的诸逐瘀汤中无一不佐利气行气之品便是明证【水液方面】人体水液代谢的过程是很复杂的,必须依靠肺脾肾三脏和三焦的协调功能疆动才能正常进行,但也不可泱少秆的疏泄作用,水液才靛正常运行。设肝失疏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