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文言文解答技巧

课外文言文解答技巧

ID:32575324

大小:96.8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02-12

课外文言文解答技巧_第1页
课外文言文解答技巧_第2页
课外文言文解答技巧_第3页
课外文言文解答技巧_第4页
课外文言文解答技巧_第5页
资源描述:

《课外文言文解答技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课外文言文阅读题解答技巧:应考有方借鉴有例从往届阅卷情况看,考生对加点词的解释、内容的理解,只要认真审题,明确题旨,一般不会失分。易失分的是句子解释和课外文言文阅读中那两个加点词的解释及句子解释,这两道题也是最能拉开差距的。要在这道题上胜过别人,就要平时多练习,去揣摩解释中哪些是要点,具体做到:首先,带点词语的考试。它们的解释是有范围的,应该以书本中的注释为标准,如果解释没有按照书本,即使解释得相当精彩,在考试中也是容易失分的,因为考试答案是局限于教材的。其次,句子解释的考试。虽说是用现代汉语解释句子的意思,却宁可做成是翻译,因为今年语文的考试是全市统批,意味着将有统一的标准,因此与其模棱

2、两可的解释,不如做到字字落实。文言语句的翻译,应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抓住句子中关键字词,逐字对应翻译,同时做好留、补、删、换、调。文言文翻译的方法一般有:①留。即保留人名、地名、官名或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词语。②补。即补充单音词为双音词,或补出省略成分等。③删。即删除不需要译出的虚词等。④换。即用意思相同的现代汉语词替换古汉语词。⑤调。即调整词序或语序,使之合乎现代汉语习惯。最后,开放性试题鼓励创新。鼓励张扬个性,但并不意味着可以放任自流、随心所欲,而要冷静思考,分析题意,按要求思维发散开去,发散的角度越多越好,然后再对这些角度进行分析比较,从中找出最佳点,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历年中考课

3、外文言文阅读题一.《诗画皆以人重》(王士禛)(潍坊市2002年中等学校招生考试)予尝谓诗文书画皆以人重,苏、黄遗墨流传至今,一字兼金①;章惇、京、卞②岂不工书,后人粪土视之,一钱不直。永叔有言,古之人率皆能书,独其人之贤者传遂远,使颜鲁公④书虽不工,后世见者必宝之,非独书也。诗文之属莫不皆然。(选自《明清闲情小品赏析》)注:①王士禛,清代诗人。②兼金,价值等于平常金子几倍的好金子。③章惇、京、卞,京指蔡京,卞指蔡卞,三人都是北宋朝廷大臣,擅长书法。④颜鲁公,即颜真卿。封鲁国郡公,人称“颜鲁公”。工书法,自创一体,对后世影响很大,人称“颜体”。18.下列句中加点“然”与其他三句中加点“然”用

4、法不相同的一项是()(2分)A.则弛然而卧B.诗文之属莫不皆然C.杂然而前陈者D.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19.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2分)(1)一钱不直直:    (2)后世见者必宝之宝:   20.翻译下面句子。(4分)(1)后人粪土视之译文:(2)古之人率皆能书,独其人之贤者传遂远译文:                                 2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错误的一项是()(2分)A.作者认为诗歌、文章、书法、绘画是否受人重视都与人的品格有关。B.作者认为苏轼、黄庭坚的书法绘画作品流传下来不只是因为他们技艺高。C.作者认为章惇、蔡京、蔡卞等人也都是些精于书法的人

5、。D.作者认为颜真卿的书法其实不好,后世喜欢的原因是颜真卿的品德好。22.填空。(4分)(1)“苏、黄”中的“苏”指北宋文学家、书画家苏东坡。他的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千古传唱,其最后两句“        ,         。”表达了作者对亲人的怀念和祝愿。(2分)(2)永叔,即欧阳修,字永叔,北宋文学家。初中课本里,他的《醉翁亭记》中描写山间四时景色的句子是:野芳发而幽香,        ,风霜高洁,       ,山间之四时也。(2分)一.18.B (2分。A、C、D中的“然”,……的样子,B然,这样)19.(1)直,同“值”。(2)宝,以……为宝(把……当作宝贝),或珍爱、喜爱

6、、喜欢。(2分。每词1分)20.(1)后来的人们(都把他们的书法)看作粪土。(2)古代的人大都会书法,只有那些品格高尚的人(的书法)才能流传得久远。(4分。每句2分,意思对即可)21.D (2分。作者假设即使颜真卿书法不好。因为他的品德好,也会受到后人的重视。说明品德对于书法的重要)22.(1)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2)佳木秀而繁阴水落而石出者。(4分每句1分,有错别宇该空不得分)二.阅读文言文选段,完成4~13题。(15分)(2002年太原市中考题)[甲]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4在(甲)段横线上填写原文

7、。(1分)5(甲)段描写的内容是(1分)6“朝晖夕阴”的“晖”,意思是(1分)7请你写出两句初中课内学过的含“涯”字的古诗名句,要求句中的“涯”与(甲)段中“横无际涯”的“涯”表意相同。(2分)答:[乙]余闻而愈悲。孔子日:“苛政猛于虎也。”吾尝疑乎是,今以蒋氏观之,犹信。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8(乙)段引用了孔子的名言:“苛政猛于虎也。”孔子还有关于学习方法的名言,请写出你在初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