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襄阳市枣阳市2018年中考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

湖北省襄阳市枣阳市2018年中考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

ID:32587599

大小:72.13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9-02-13

湖北省襄阳市枣阳市2018年中考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1页
湖北省襄阳市枣阳市2018年中考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2页
湖北省襄阳市枣阳市2018年中考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3页
湖北省襄阳市枣阳市2018年中考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4页
湖北省襄阳市枣阳市2018年中考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湖北省襄阳市枣阳市2018年中考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枣阳市2018年中考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试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指定位置。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答在试题卷上无效。3.非选择题(主观题)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每题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在试题卷上无效。作图一律用2B铅笔或0・5毫米黑色签字笔。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选择题(客观题)(10小题,共10分)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

2、,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其序号在答题卡上涂黑作答。11一20题为历史部分,每小题1分,共10分)1.襄阳历史悠久,文化繁盛,这里山川秀美,名人荟萃。历史名人在这里留下不朽的篇章。其中“东汉帝王”、“蜀汉名相”是指A.刘备关羽B.曹操诸葛亮C.刘秀诸葛亮D.刘秀周瑜【答案】C【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东汉帝王”是指刘秀,25年,刘秀建立了东汉,定都洛阳,他在位期间,政治清明,经济繁荣,出现了历史上著名的“光武中兴”;“蜀汉名相”是指诸葛亮,他辅佐刘备建立了蜀汉政权,是三国吋期蜀汉著名的丞相,C项符合题意;刘备不是东汉的帝王,关羽也不是蜀汉名相,A项不符合题意

3、;曹操没有当东汉的帝王,B项不符合题意;周瑜不是蜀汉名相,D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2.《论语》记载了孔子言论,下面不属于孔子的学说的是A.为政以徳A.仁B.爱人C.无为而治【答案】D【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孔子是春秋晚期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是儒家学派创始人,他的核心思想是“仁”,它包含一切美德。他主张爱人,要求统治者“为政以德”体察民情、爱惜民力。“无为而治”是老子的主张,不属于孔子的学说,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都是孔子的学说,不符合题意。故选D。1.宋元时期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其历史发展的主流是A.社会动荡不安与民族仇杀混乱B.政权分裂与社会倒退C

4、.少数民族常握中原政权与国家走向分裂D.经济重心南移与民族关系发展【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宋元时期相关的知识点。阅读题文所给提示信息:宋元时期历史发展的主流。因为经济重心的南移宋代历史发展的主流,而元朝统一全国,疆域幅员辽阔;行省制度对内地和边疆实行有效的管辖,促进了民族的融合。只有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D。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下•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2.有人这样评价近代史列强的侵华:“一半是残忍的破坏和掠夺,一半是客观的建设和推动。”最能体现这一特点的一项是A.割占中国大片领土B.从屮国掠走大量白银C.进行惨无人道的大屠杀

5、D.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答案】D【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对知,列强对华的侵略使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给中国造成巨大的伤害;但是伴随着列强的入侵促进了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允许列强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推动了通商口岸工业化的发展,促进了屮国近代工业产生和发展,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项只符合“残忍的破坏和掠夺”的这一面,不符合题意。故选D。3.每年9月18日,全国多地举行主题活动,提醒人们牢记历史,勿忘国耻。十四年抗战其实并不像抗日神剧里那样简单,血肉筑长城才取了最后的胜利。关于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表述正确的有①中国军民的浴血奋战②以国共合作为

6、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③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配合④国民党政府始终如一的积极抗战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答案】B【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建立了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共坚持全面抗战,创立敌后抗日根据地,抗击着侵华的大部分日军和几乎全部伪军,成为抗战的中流砥柱;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对日作战,粉碎了日军速战速决的计划;国际反法西斯力量的大力援助;国际友人和海外华侨的大力支援,①②③项符合题意;④项表述不符合史实,需排除含④的ACD三项。故选Bo1.1980年,经济特区的建立,实现了我国在20世纪最后20年的

7、历史跨越。后來,我国对外开放的地区逐渐扩大,1984年我国采取在沿海开放多个城市的举措来扩大对外开放。这一举措是A.增设沿海经济特区B.设立长江三角洲经济开发区C.开放十四个沿海城市D.设立上海浦东开发区【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1980年,建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1984年:开放广州、上海等14个沿海开放城市。所以答案选C考点: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下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2.1776年大陆会议发表了《独立宣言》,马克思称它为“第一个人权宣言”。《独立宣言》和《人权宣言》的共同之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