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泉:楚公家鐘論略(1)

嬴泉:楚公家鐘論略(1)

ID:32616022

大小:1.23 MB

页数:13页

时间:2019-02-13

嬴泉:楚公家鐘論略(1)_第1页
嬴泉:楚公家鐘論略(1)_第2页
嬴泉:楚公家鐘論略(1)_第3页
嬴泉:楚公家鐘論略(1)_第4页
嬴泉:楚公家鐘論略(1)_第5页
资源描述:

《嬴泉:楚公家鐘論略(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楚公家鐘論略嬴泉摘要:本文對楚公家鐘的個別文字提出與以往不同的看法。通過對傳世及出土的楚公家鐘的器形、紋飾、字體和銘文內容的細致分析與綜合考察,對這幾件編鐘的關係和性質作了初步判斷。順便就與之相關的楚公逆(編)鐘和楚王酓章鐘等幾套楚系編鐘與古禮書的記載互相印證。關鍵詞:楚公家鐘楚公逆(編)鐘楚王酓章鐘禮制楚公家鐘是目前所知時代較早的楚器,在楚系銅器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位置,論者頗多。今以銘文內容、字形結合器形、紋飾,談一點不成熟的看法。為了直觀,先將銘文各單字列表如下:先談我們對1.42鐘銘幾個字的看法。,以往一般從于省吾(1966)“系鍚的繁體字”的意

2、見,讀作“楚公家自鑄鍚鐘”。又山西出土的楚公逆編鐘銘云“楚公逆用自乍(作)龢(和)鐘百肆”。鐘銘之,諸家多認為是二字即鍚字。,一般釋作“妻”或“齊”,讀作“協”,董珊(2006)釋妻,讀作諧。,劉緒(2002)云,據諸鐘可見者,距鍚都很近,二者似為同一字,即鍚的異體。李曉峰(2006)認為釋作“齊鍚”二字不確,從銘文辭例上看,也不通順。主張乃一字,并將其與楚公家鐘的字相對應,認為上部所從即魯侯爵中的字的上半部分,其上部可能是“爵”的省形,而不是齊,下部所從,諸家均認為是“鍚”字,可信。所以,這個字可以隸定作“”。它應該是一個從“鍚”得聲的字,可能就是

3、“觴”的異體。“觴”、“鍚”均從“昜”得聲,故二者可以相通,在銘文中可釋讀為“鍚鐘”的“鍚”字。舊著錄有一件楚公家鐘,拓本作:不難發現,“自”和“其永寶”四字與1.43基本相同,“楚公家”、“鐘”和“孫子”等字,基本與1.42同,只是除“楚公”外,其他字的方向不一致。顯然,此銘主要是仿照1.42和1.43而作的偽,“鑄”和不知所本。從這幾篇銘文來看,該部位相關之部分可能皆為二字合文。1.42的木旁和昜旁共用金旁,當為鍚二字,在古文字中,木旁和禾旁經常通用,因此,即鉌字,從禾得聲,在銘文中讀為龢(和)。龢字除常見的寫作外,亦可從音,如:璽彙3092余贎

4、兒鐘(1.183、1.184)或直接寫作禾(可能即禾字,用作龢):畱鎛(1.15)邾公鐘(1.102)因此,銘文和從金,亦不稀罕。信陽楚簡中,就有鉌字,其字作:2.25在簡文中讀作“盉”。銅器銘文中也有從金的龢字,如:虢叔旅鐘(1.244)《玉篇·金部》:“鉌,鈴也。”《廣韻·戈韻》:“鉌,鉌鑾,亦作和。”銘文是說“楚公家自鑄(鉌-和)鍚鐘”,對照周原鐘銘作“楚公?自乍(作)寶大㐭(林)龢(和)鐘”,辭例、文意皆不乖謬。楚公逆鐘銘曰“氒名曰龢林鐘”,辭例亦可類比。上引李曉峰認為楚公逆編鐘銘上部所從即魯侯爵字字的上半部分,不難發現,二者在形體上還是有一

5、點差別。其實亦為合文,即妻(妻之省)和昜共用金部,可釋作“?鍚”二字,?字從金妻聲,讀作諧,可能是專門用來表示鐘聲和諧之辭董珊(2006)釋作“妻”,讀作“諧”,認為“妻”、“皆”諧聲相通。。?鐘(1.247-250)銘曰“敢作文人大寶協龢鐘”,秦公鎛(1.270)云“協龢萬民”,皆可參看。如此,編鐘銘當讀為“楚公逆用自乍(作)龢(和)?(諧)鍚鐘百肆”,與楚公家鐘銘云“自鑄(鉌-和)鍚鐘”,亦正相符洽。舊錄之銘雖偽,但字形亦當有所本。,上部從宀從貝,與下部共用玉旁,應是寶字寶字從宀,從貝玉,類似的例子參見《金文編》523頁。,下字不識。結合楚公家鐘

6、(1.42)和楚公逆編鐘對應部分來看,當時將銘文此位置形容鐘聲的二字寫成合文似為慣例。次說上述各銘的字體。1.43、1.44與1.45在字形風格上總體比較接近,但亦有不同,如1.43文字多反書;1.44寶字下部所從之貝的寫法有異,1.45的缶下所從之口寫得略圓;1.45的孫子二字垂筆直下。此外,1.45的字體偏肥。1.42、周原器的文字風格與這3件皆有差異,二者亦不類。周原器字體顯得較為古樸,寶字所從的缶下所從之口為封口,下端較圓,而傳世四器則都寫成不封口狀,除1.45外,下端都較尖(1.42的寶字所從之貝則譌變成酉形,當獨占據宀下左半部分,玉旁則移

7、到右下缶部下方)。其他如㐭(不從泉、攴)、鐘(東下不從土)、永(從辵)等字的寫法都較為原始。這一方面可能與西周末年文字發展演變的形勢有關;另一方面,似乎也有可能周原出土的鐘是專門制作以贈周人的,故在器形、紋飾和銘文的等方面著意為之,以向中原靠攏。這樣,據字體風格和書寫習慣,我們大致可以把1.43、1.44、1.45歸為一組,1.42和周原器單列一組。再從銘文辭例來看,1.43、1.44、1.45鉦間銘文皆稱“自作寶大林鐘”,1.42則說“自鑄龢鍚鐘”,周原器則作“自作寶大㐭龢鐘”,且結尾多一“用”字,其間的些微差異亦不難見。以上差異,在傳世的楚公逆鎛

8、和山西出土的楚公逆編鐘之間有也明確體現,二者可能存在類似的情形。再來觀察這幾枚鐘的器形和紋飾的異同。同樣,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