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第4单元区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单元检测卷鲁教版必修3

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第4单元区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单元检测卷鲁教版必修3

ID:32617800

大小:270.54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2-13

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第4单元区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单元检测卷鲁教版必修3_第1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第4单元区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单元检测卷鲁教版必修3_第2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第4单元区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单元检测卷鲁教版必修3_第3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第4单元区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单元检测卷鲁教版必修3_第4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第4单元区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单元检测卷鲁教版必修3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第4单元区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单元检测卷鲁教版必修3》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第4单元区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单元检测卷(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读“我国某河流域略图”,完成1〜3题。1.图中甲河为()A.汉江B.闽江C.西江D.渭河2.甲河干流的南、北支流比较,南岸支流()A.流程长,较稀疏B.流经地区坡度较大C.水质清,无结冰D.流经地区多为红壤3.图中虚线不可能是()A.长江流域与珠江流域的分界线B.—月均温0°C等温线C.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的分界线D.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答案1.D2.B3.A解析第1题,从经纬度及水系分布判断甲为渭河。第2题,渭河南岸支流源于秦岭

2、山地,坡度较大,流程短,流经地区多为棕壤。第3题,虚线所在的经纬度位置决定了其不可能是长江流域与珠江流域的分界线。下图为一组剖面示意图,反映了我国某地区土地利用状况由b时期至S时期的历史变化过程(t】至t.(时期气候变化甚微,可忽略不计;图中河流断面位于中游处)。据此回答4〜5题。1.S时期河流年内径流量变化情况与S时期相比,可能出现的现象是()①丰水期流量增大,枯水期流量减少②年内径流量分配趋于均匀③洪峰流量增大,出现频率增多④夏秋季流量减少,冬春季流量增大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2.已知该河流下游地区洪涝灾害多发,主要的人为原因是

3、()①过度放牧致使草场涵养水源、调节径流的功能下降②围湖造出导致湖泊调蓄洪峰的能力降低③过度砍伐、开垦山地,地表植被减少,水土流失加剧④城市化面积扩大,加大了地表径流量和径流汇集的速度A.①④B.③④C.①③D.②④答案4.D5.B解析第4题,S与b相比,城镇面积扩大而林地面积减少,这就减少了地表水的下渗量,减小了地下水对河水的调节作用,从而使得河流丰水期流量增大、枯水期流量减少;且随着下渗量的减少,洪峰时流量会增大,洪峰出现的频率也会增多。第5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山地上的森林被砍伐,原先的林地变成了耕地,从而导致水土流失加剧,河流下游淤塞;

4、此外,城市化面积的扩大,也加剧了地表径流量和汇集速度,故河流下游洪涝灾害多发。红水河为西江上游的别称,流域内山岭连绵,地形崎岖,水力资源十分丰富,它的梯级开发已被我国政府列为国家重点开发项忖。读下图,冋答6〜8题。3.红水河水力资源丰富的主要原因是()①降水丰富,水量大②平行水系,支流多③地形崎岖,落差大④流经高原,河流长A.①③B.②④C.②③D.③④1.红水河水电梯级开发对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主要影响有()①改善能源消费结构②提高防洪和抗旱能力③增加入海水量④加速河II淤积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2.除水电外,红水河流域综合开发利用的

5、方向还有()①钢铁工业②有色冶金③甜菜种植、加工业④水产养殖A.①②B.③④C.②③D.②④答案6.A7.A&D解析笫6题,河流水力资源的丰富程度与河流的水量、落差、流速等有关。红水河流域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丰富,水量大;且流经地区地形崎岖,落差大,水能丰富。第7题,在红水河上开发水能资源,可以缓解珠江流域的能源紧张状况,改善该区域的能源消费结构,保护区域环境,对珠江三角洲地区而言可以提高防洪和抗早能力,但是拦水发电,会使得河流水量减少,流速变缓。第8题,红水河流域镐矿、锡矿、水能资源丰富,可以在此基础上发展高耗能的有色金屈冶炼工业,变资

6、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同时,河流流域还可以开发水域资源,发展水产养殖。下图是“我国部分地区1月平均气温(°C)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9〜10题。9.图中甲地等温线明显偏北,A.太阳光照比周边地区强B.受南部海洋气流影响C.地处盛行风背风地带D.位于高气压中心10.限制该地农业生产的重大生态问题是()A.草场退化和土地沙化B.黑土流失和湿地退化C.水土流失和土壤酸化0.干旱缺水和低洼易涝答案9.C10.B解析第9题,由题可知,甲地1月等温线明显偏北,说明该地气温高,结合地形可知位于大兴安岭背风坡,受冬季风影响较小。第10题,该地区发展农业过程中出

7、现的问题是黑土流失和湿地退化。下图示意我国某平原地区不同年代地下水位与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关系。读图回答11〜13题。11.图中显示1960年〜1990年该平原地区()A.年降水量逐渐增大B.地下水位逐渐降低C.年均温逐渐降低D.年温差逐渐变小12.该平原地区有可能分布在()A.华北平原中南部B.长江三角洲地区C.东北平原的北部D.珠江三角洲地区13.对该地区农业生产不利的条件是()A.多酸性土壤B.冻土和沼泽C.多盐碱地D.梅雨和伏旱答案11.B12.A13.C解析认真看图中各要素及对应的坐标数值,可判断地下水位埋藏深度由I960年的4米左

8、右,下降到1990年的15米左右:该地多年年均温在12°C〜14°CZ间,年降水量在500mm〜600mm之间,应该在华北平原地区;由于气候、地形等原因,华北平原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