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中地理 第4单元 区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综合检测 鲁教版必修3

2019年高中地理 第4单元 区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综合检测 鲁教版必修3

ID:45528408

大小:400.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1-14

2019年高中地理 第4单元 区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综合检测 鲁教版必修3_第1页
2019年高中地理 第4单元 区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综合检测 鲁教版必修3_第2页
2019年高中地理 第4单元 区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综合检测 鲁教版必修3_第3页
2019年高中地理 第4单元 区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综合检测 鲁教版必修3_第4页
2019年高中地理 第4单元 区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综合检测 鲁教版必修3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9年高中地理 第4单元 区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综合检测 鲁教版必修3》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9年高中地理第4单元区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综合检测鲁教版必修3一、选择题(5分×12=60分)读金沙江下游段水能资源开发图,回答1~3题。1.金沙江干支流水能资源丰富,但长期以来未得到充分开发,其主要原因是(  )①地质条件复杂,工程难度大 ②该区能源需求量小 ③可能诱发地震等自然灾害 ④移民难度大A.①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①③④2.向家坝水电站建设时选在12月底截流的原因是(  )A.工程计划安排,无特殊原因B.此季节气温相对较低,利于工人施工C.避开鱼类的洄游期D.此季节河流流量小,便于施工3.该水电站建设对环境的不利影响最可能是(  )A.库区降水变率增大B.库区

2、水质变差C.诱发大型的山崩、泥石流等地质灾害D.生态环境恶化【解析】 本题组结合水电站建设考查影响流域开发的因素及开发的影响。向家坝水电站位于金沙江上,该流域处于我国阶梯分界处,地质条件复杂,且区域经济欠发达,能源需求量小,加之移民等使得水能开发较晚。12月份降水较少,河流水量小,利于施工。大坝截流后由于水流变缓水质可能变差,但是库区地质、气候和生态环境在合理开发的情况下,影响不大。【答案】 1.B 2.D 3.B读“我国某区域图”,完成4~6题。4.图中A地区近年来已成为我国重要的葡萄酒酿造业原料生产基地,该地区有利于葡萄种植的自然条件是(  )A.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B.气候干旱

3、,降水稀少C.冰川融水丰富,灌溉便利D.平原广阔,黑土肥沃5.图中A地区农业发展中存在较明显的土壤盐碱化问题,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①纬度较高,冻土发育,含盐水分不易下渗②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旺盛③农业生产过程中,长期采用大水漫灌的灌溉方式④地处河谷地区,水流平缓,对土壤侵蚀作用微弱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6.图中B处在汉朝时还是水草丰美的大草原,而现在已变成一片沙漠,其人为原因是(  )A.气候由湿润向干旱转变B.植被由草原向荒漠退化C.农业由耕种向畜牧转变D.人类过度开垦和放牧对植被造成破坏【解析】 第4题,图中A地区是宁夏平原,该地区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葡

4、萄种植。第5题,该地区降水少,蒸发旺盛,长期采用大水漫灌的生产方式,土壤盐碱化严重。第6题,B处是鄂尔多斯高原,长期以来,滥垦滥牧等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导致沙漠化现象。【答案】 4.A 5.C 6.D继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后,中国最大的工业密集区域——环渤海经济圈正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第三极”,成为拉动中国北方地区经济发展的发动机。读环渤海经济圈示意图,回答7~9题。7.环渤海地区水资源十分紧张,造成这种状况的最主要人为原因可能是(  )A.夏季风影响时间短B.全年降水量少C.工农业生产规模大D.人口密度大8.下列属于环渤海地区利用区内自然资源优势重点发展的产业为(  

5、)①制茶业 ②石油化学工业 ③棉纺织业 ④稀土冶炼业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9.环渤海地区在进一步开发利用中应(  )①在沿海各地围海造田 ②增加水稻种植面积 ③注重中低产田的改造 ④保护和恢复沿海湿地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解析】 第7题,A、B所述为自然因素,该地区工农业生产规模大,耗水量大。第8题,环渤海地区石油资源丰富,并且是我国主要的产棉区,所以利用石油和棉花大力发展石油化学工业和棉纺织业。第9题,当地水资源缺乏,不宜大量种植水稻,围海造田会破坏海洋生态环境。【答案】 7.C 8.B 9.C广东省北部山区及粤东、粤西等地经济发展比较缓慢,现将与珠江三角洲地

6、区联手,在当地划出专用土地设立产业转移园区。运用所学的知识回答10~12题。10.近年来,珠三角部分产业群向粤北山区转移,对这一现象起主要作用的因素是(  )A.土地成本和劳动力B.环境和技术C.交通和市场D.原料和能源11.下列农业生产模式,适宜在粤北、粤西山区发展的是(  )A.大力发展粮食生产,提高复种指数B.建立杉木——果木——稻田——鱼塘的立体农业模式C.推广基塘生产模式D.大力发展天然橡胶、花卉、水果等高产值农产品的生产12.在粤北、粤东、粤西建立产业转移园区将有利于(  )A.充分利用三地丰富的矿产资源B.节约土地,形成集聚效应C.城市人口向农村转移D.促进工业向乡村地

7、区扩散【解析】 第10题,粤北山区和珠江三角洲相比,土地和劳动力价格较低,“珠三角”部分产业转移到粤北山区可以降低生产成本。第11题,结合粤北、粤西山区的地形和亚热带季风气候条件可知,两地建立的是杉木——果木——稻田——鱼塘的立体农业模式。第12题,建立产业转移园区可以共同利用基础设施和劳动力,从而节约土地,形成集聚效应。【答案】 10.A 11.B 12.B二、综合题(40分)13.素有“中国粮仓”美誉的河南省做出决定,将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把河南建设成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