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1教案第2课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1

2017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1教案第2课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1

ID:32621644

大小:72.04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9-02-13

2017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1教案第2课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1_第1页
2017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1教案第2课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1_第2页
2017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1教案第2课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1_第3页
2017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1教案第2课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1_第4页
2017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1教案第2课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1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7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1教案第2课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王建【设计主旨】“大历史观”是黄仁宇先生提出来的,作为一种立体史观,它侧重于对历史的动态观察和纵向研究,把历史放在一个总体坐标上进行长时间、远距离、宽视界的研究,相对忽略偶然性事件,相信存在着“历史上长期的合理性”,认为历史演变是有原因的并非个人可以掌控,正如黑格尔所言:“逻辑性之现实多时超逾人身经验二“大历史观”至少包含三个维度:中国与世界、过去与现在以及未来、人的内心与外部世界。在“大历史观''下看人要看一生一世;看事要放眼千年;看社会变化要纵横万里。总体来说,“大历史观”要求我们站在历史和现实的交叉点上连接古今中外,在

2、广阔的时空背景下用宏观的、放宽的视野来研究历史。对于“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这一内容,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有所接触并形成了初步的认识,但是高屮阶段的学习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对此《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屮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教师依据学情、学科特点和课程标准,决定本节课以“文明”为主线,以“大历史观”为视角,在教学设计上分为三个坏节:“高岸为谷,深谷为陵”、“盘整天下,文明立治''以及“原生文明,永恒光焰",旨在培养学生比较和分

3、析历史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认识到秦的统一为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符合历史发展要求和人民的愿望,激发学生热爱和平以及维护国家统一的情感。【过程设计】导入新课:人类社会在步入粗犷古朴的铁器农耕时代之后,在大体上同时代的东方和西方,都各自出现了一个强大的国家:东方的秦国和西方的罗马,它们后來都各自发展成为一个强大的帝国,建立了统一的大政权,成为高悬于人类历史天空的两颗最耀眼的明星。[展不图片:秦帝国和罗马帝国]然而,两者的命运却迥然不同:罗马帝国拥有统一大政权的历史虽然长达数百年之久,但它在历史的更替中却变成了无数破裂的碎片,始终未能建立起一脉相承的统一文

4、明,犹如莽莽大河化成了淙淙小溪;秦帝国拥有统一大政权的吋间虽然极短,但它创造的一整套国家体制却绵延不断地流传下来,仿佛滔滔大河千古不废,奠定了中国文明的根基。[展示图片:今天的屮国和今天的欧洲]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巨大的差别?今天就让我们共同学习岳麓版必修一《第2课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出示课题:第2课大一统与秦朝屮央集权制度的确立][设计思路]在“大历史观”下,从文明演进的视角,通过比较古代东方的秦帝国和古代西方的罗马帝国,提出问题:“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巨大的差别?”,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并为整节课的进行埋下伏笔。讲授新课:教师:这节课我们将通

5、过:“高岸为谷,深谷为陵=“盘整天下,文明立治S“原生文明,永恒光焰”三个环节来进行探究与学习。首先来看第一个环节:“高岸为谷,深谷为陵程「展示板书:高岸为谷,深谷为陵]公元前771年,曾经闹过“烽火戏诸侯”笑话的周幽王被杀死于骊山之下,当时的秦襄公以兵救周并护送周平王东迁,因功被封为诸侯,周王室把自身无力控制的岐11」以西土地赐予秦国,从此秦国开始成为周的诸侯国。从秦襄公立诸侯国到秦帝国二世而亡,兴亡沉浮五百多年,这是中国历史上自由奔放、充满活力的黄金时代,也是一个大毁灭、大创造、大沉沦、大兴亡、大转型的剧烈变化时代,可谓“礼崩乐坏,瓦釜雷鸣,高岸为谷,深

6、谷为陵雹呈现故事:故事背后的历史——从“周郑交质"到''射中王肩"春秋初期,郑庄公一度独揽王室大权。周王室与郑国双方互换太子为质,史称“周郑交质雹后来双方反目,郑军打败周军,周桓王中箭负伤,史称“射中王肩覽从此,“王室之尊,与诸侯无异设问:“从,周郑交质'到,射中王肩这一历史故事说明了怎样的本质问题?学生:阅读,讨论,思考,冋答。教师:这则故事生动地表明,春秋战国吋期周王室衰微,周天子已经失去了“天下共主"的地位,诸侯的势力不断强大,宗法分封制的原则已经遭到严重破坏,礼崩乐坏。呈现图片:图片背后的历史——战国时期铁犁锌、“废井田,开阡陌”、战国时期嵌错赏功宴

7、乐铜壶考古发掘的战国时期铁犁详,是出土的战国时期众多铁农具的代表;“废井m,开阡陌”是秦国在商鞅变法时期采取的一项重要举措;考古发掘的战国时期嵌错赏功宴乐铜壶,刻有水陆攻战的文饰,从屮可以看出战国时兵战的阵势,此外还陆续出土了吴王夫差剑、商鞅戟、战国时期三弋铜戟等很多兵器。设问:通过出土的这些战国时期的文物,你能够获得哪些历史信息?学生:战国时期,铁制农具己经被广泛大量使用。学生:各国I、可的战争比较频繁。教师:通过这些出土文物我们可以得知:战国时期铁制农具被普遍使用,牛耕也已经出现,使得生产力得到极人提高,随z而来的就是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产生,新兴地主

8、阶级产生并且壮大。而且,这一时期诸侯国之间的争霸和兼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