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初中物理(暑假衔接)认识电路章末复习及检测教案

2018初中物理(暑假衔接)认识电路章末复习及检测教案

ID:32624292

大小:255.28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2-13

2018初中物理(暑假衔接)认识电路章末复习及检测教案_第1页
2018初中物理(暑假衔接)认识电路章末复习及检测教案_第2页
2018初中物理(暑假衔接)认识电路章末复习及检测教案_第3页
2018初中物理(暑假衔接)认识电路章末复习及检测教案_第4页
2018初中物理(暑假衔接)认识电路章末复习及检测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8初中物理(暑假衔接)认识电路章末复习及检测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认识电路章节复习及检测【教学目标】1、生活中的电现象解释复习;2、如何区分串并联电路。【教学重点】1、电现象解释复习;2、电路连接复习。【教学难点】1、电学思维方法【进门得分】1.如图,为保证司乘人员的安全,轿车上设有安全带未系提示系统,当乘客坐在座椅上时,座椅下的开关Si闭合,若未系安全带,则开关S2断开,仪表上的指示灯亮起;若系上安全带,则开关S2闭合,指示灯熄灭,下列设计比较合理的电路图是(B)2.由一个电源、两个小灯泡、一个开关和若干导线组成的电路中,当开关闭合时,两灯都亮,当开关断开时,下

2、列说法正确的是(D)A.如果两灯都不亮,则两灯一定是串联B.如果两灯都不亮,则两灯一定是并联C.如果只有一盏灯亮,则两灯一定是串联D.如果只有一盏灯亮,则两灯一定是并联【教学内容】【知识网络】.静电现象摩擦起电两种电荷"正电荷I负电荷电荷间的相互作用V「雨申电荷相互排斥I异^电荷相互吸引电流定义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I方向: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认路电路,电路的组成:电源、用电器、开关「通路V电路的状态彳开路I短路I电路图「串联电路I电路的连接彳并联电路I组合电路和集成电路【要点梳理

3、】要点一、电现象1.静电现象:(1)电荷:物体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说物体带了电,或带了电荷。(2)摩擦起电:用摩擦的方式使物体带电,叫做摩擦起电。(3)正电荷: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正电荷。(4)负电荷: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上带的电荷叫负电荷。2.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3.验电器:(1)验电器的结构:金属球、金属杆、金属箔。(2)作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3)原理:同种电荷互相排斥。(4)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方法:看是否可以吸引轻小物体;通过验电器;利用电荷

4、间的相互作用。1.电流:(1)电流的形成: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金属导体中发生定向移动的是自由电子)(2)电流方向:物理学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方向。(金属导体屮电流方向跟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反)要点诠释:1.带电体能够吸引轻小物体,这个吸引是相互的,轻小物体也会吸引带电体。轻小物体是指质量和体积都很小的物体如:通草球,轻质小球、碎纸屑、泡沫、毛发、细小水流等。2.摩擦起电的实质,由于不同物体的原子核对于核外电子的束缚能力不同,在相互摩擦中,束缚能力弱的物体失去电子而带正电,束缚能

5、力强的物体得到电子而带负电。摩擦起电的过程是电荷的转移过程,而非创造了电荷。3.中和不是意味着等量正负电荷被消灭,实际上电荷总量保持不变,只是等量的正负电荷使物体整体不显电性。4•如果物体所带正、负电量不等,也会发生中和现象。这时,带电量多的物体先用部分电荷和带电量少的物体中和,剩余的电荷可使两物体带同种电荷。要点二、电路1•电路的组成:电源、用电器、开关、导线。2.三种电路:(1)通路:接通的电路。(2)开路:断开的电路。(3)短路:导线不通过用电器直接跟电源两极连接。特征:电源短路,电路中有很大

6、的电流,可能烧坏电源或引起导线的绝缘皮燃烧,很容易引起火灾。3.电路图:(1)国家制定了统一标准,规定了电路图形符号。使用这种符号画出的电路叫做电路图。(2)画电路图应注意的问题:元件位置安排要适当,分布耍均匀,元件不耍画在拐角处。整个电路图最好呈长方形,有棱有角,导线横平竖直。电路图中导线没有长短之分的原则。要点三、电路的连接1.串联和并联:串联并联定义逐个按顺序首尾连接两个或两个以上电路元件并列连接在电路两点间特征电路中只有一条电流路径,一处断开所有用电器都停止工作。电路中的电流路径至少有两条,

7、各支路中的兀件独立工作,互不影响。开关作用控制整个电路干路屮的开关控制整个电路。支路屮的开关控制该支路。电路图42.组合电路和集成电路:(1)许多元器件通过串联和并联组合的方式连接。(2)集成电路的大规模生产和应用,给人类社会带来了电子技术的划时代革命。(3)串联、并联电路都是构成复杂电路的重要基本单元。要点诠释:1.电流分析法:电源正极一各用电器〜电源负极,若途屮不分流,则用电器串联;若电流在某一处分流,每条支路只有一个用电器,这些用电器并联;若每条支路不只一个用电器,这时电路有串有并,叫混联电路

8、。2.断开法:去掉任意一个用电器,若另一个用电器也不工作,则这两个用电器串联;若另一个用电器不受影响,仍然工作,则这两个用电器为并联。1.节点法:在识别电路时,不论导线有多长,只要其间没有用电器或电源,则导线的两端点都可看成同一点,从而找出各用电器的共同点。2.观察结构法:将用电器接线柱编号,电流流入端为“首”电流流出端为“尾”,观察各用电-器,若“首_>尾_>首_>尾”连接为串联;若“首、首”,“尾、尾”相连,为并联。3.经验法:对实际看不到连接的电路,如路灯、家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