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时期楚国琉璃珠来源路径探析

先秦时期楚国琉璃珠来源路径探析

ID:32632468

大小:61.22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2-13

先秦时期楚国琉璃珠来源路径探析_第1页
先秦时期楚国琉璃珠来源路径探析_第2页
先秦时期楚国琉璃珠来源路径探析_第3页
先秦时期楚国琉璃珠来源路径探析_第4页
先秦时期楚国琉璃珠来源路径探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先秦时期楚国琉璃珠来源路径探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先秦时期楚国琉璃珠来源路径探析摘要:楚地出土了大量先秦时期'‘蜻蜓眼”的琉璃珠。其纹饰和化学成分都与我国古代玻璃有所区别。经鉴定,这些玻璃是从西方传入我国的,那么它是通过何种路径传入我国楚地是本文将要讨论的主要问题。关键词:楚地;琉璃珠;中西交流;南方丝绸之路新中国成立后,在湖北、湖南、河南、安徽等地区多次发现各种类型的玻璃器。而这些地区出土的玻璃制品却又集中在我国南方楚文化区域内。这些玻璃器从外型上看很有特点,其中以“蜻蜓眼”琉璃珠为代表,此风格与中国传统纹饰完全不同。现将出土的代表性玻璃器样品附表格如下:编号名称时代出土地点外形描述1玻璃珠西周河南洛阳淡翠绿色,在强光下,薄

2、处略有透明感,表面毛糙,不太圆整,有一定强度。3琉璃珠春秋中期河南淅川下寺楚墓淡黄绿色,有些地方呈淡棕色,不太圆整,内外表面都很光滑。4蜻蜓眼春期晚期河南固始县侯固堆绿色玻璃基体上,配有蓝白两种色调的玻璃。乳纹状,不太圆整。绿色玻璃透明度较好,白色玻璃乳浊不透明,孔壁表面有白色和棕黑色粗砂已嵌在玻璃体中5琉璃珠战国湖南长沙作蜻蜓眼眼贴片镶嵌式。胎色酱黑,质粗而不透明,或胎色浅蓝透明,外表镶蓝白或绿白相间的圆形琉璃贴片,状如蜻蜓眼,再用白色圆形小琉璃作连珠状组成菱形图案。根据表格中的外形描述,我们也可以想象到这些饰品与我国传统饰品的在装饰风格方面的差异。那么,很自然的就有人会发出

3、类似的疑问:它们从何而来?又为什么称作“琉璃”?其实古代琉璃多是指矿石烧成的半透明或透明的装饰器,实质是玻璃的一种。古代在文献又冠之以"陆离”、'‘流离”。如:《楚辞》中就有许多关于“琉璃”的记载。“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楚辞•离骚),“灵衣兮被被,玉佩兮陆离”(楚辞•九歌•大司命),“带长铁之陆离兮,冠切玉之崔嵬。”(楚辞•九章•涉江)。《楚辞》中的记载一则可是证明琉璃珠早在战国时期就已存在。二则又与楚地出土的大量琉璃珠相互佐证。但是仅凭经验,只从外观上推断这些琉璃制品非本土所有,并不能令人信服。后经过科学的检测和分析,发现西方的玻璃成分主要以钠钙为主,而我国本土生

4、产的玻璃是含铅顿量较多的,故又称作“铅钦玻璃”。在楚文化区域内的“蜻蜓眼”琉璃珠所含成分恰恰是钠钙居多。因此,从化学成分上看,这些琉璃珠确实是从西方传入到我国境内的。明确这些琉璃珠的来源,接下来我们再进一步分析这些琉璃珠传入的路径。我们首先从世界历史背景分析,公元前6世纪,希腊和意大利的琉璃制品批量生产,也同样在公元前6世纪,美索不达米亚人用彩色玻璃砖作建筑物的装饰。恒河流域也有琉璃制品投入到生产和生活方面。足以说明琉璃制品在世界范围内的普及和发展,这为这些蜻蜓眼式的琉璃珠传入提供物质条件。其次,我们再来寻找其传播路线。沈福伟在《中西文化交流史》曾指出这些琉璃珠是通过北方草原丝

5、绸之路传入中原进而传入到楚文化区域中的。但是丝绸之路开辟的时间来看,却不太符合。因为草原丝绸之路开辟的时间是西汉时期,而这些出土的器物都是先秦时期。然后,从路程看,楚国位于我国的南方,这些“蜻蜓眼”的琉璃珠若从欧洲经西亚来到北方,再有北方传到南方实在有舍近求远之嫌。查阅文献我们也不难发现在北方丝绸之路开辟之前,其实还有一条中西交流的贸易道路。这就是著名的南方丝绸之路。其最早记载见于司马迁的《史记•大宛列传》,张骞从西域归来以后向汉武帝报告说:“臣在大夏时,见邛竹杖、蜀布。问曰:“安得此?”大夏国人曰:“吾贾人往事之身毒。”身毒在大夏东南可数千里。其俗土著,大于大夏同,而卑湿署热

6、云•其人民乘象以战。其国临大水焉。”从张骞的报告中汉武帝得知在今四川和印度之间就已经存在贸易线路,可以把四川的货物(邛竹杖、蜀布)运到中亚、西亚乃至欧洲地区。除了蜻蜓眼的琉璃珠这种异国风貌的器物外,还有楚国的蚁鼻钱,系仿海贝而造,据研究此类海贝多产于印度洋沿岸地区,这也再次为楚和南亚密切联系提供依据。张增祺则认为,云南江山李家山第22号墓所出的琉璃珠是由埃及、西亚输入阿富汗和印度的,然后再由印度转入到云南。四川境内也发现了战国时期的含钠玻璃器,因此,我们可以大胆推断,楚地出土的大量'‘蜻蜓眼”琉璃珠很可能就是通过这一条古道路传入我国的。并且随着研究的深入,学术界认为,南方丝绸之

7、路起点在四川成都,分东西两道,西道沿“耗牛道”,经雅安、汉源、西昌、会理、攀枝花到云南、大理;东道经乐山、犍为至宜宾,渡金沙江,沿“五尺道”经盐津,云南昭通,曲靖、昆明、楚雄而至大理。两道汇合后,经保山、腾冲至缅甸,抵达印度。再由印度至中亚、欧洲等国。并且,该古道的楚文化因素在各个路段均有发现。与北方草原丝绸之路相比,楚文化区域内出土的"蜻蜓眼”琉璃珠通过南方丝绸之路而来,除了在时间上的条件外,在空间上也同样更具优势和可行性。楚国在先秦时代是南方大国。《战国策•楚策》曾记载“楚,天下之强国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