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健康状态的中医学优势

亚健康状态的中医学优势

ID:32632540

大小:59.08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2-13

亚健康状态的中医学优势_第1页
亚健康状态的中医学优势_第2页
亚健康状态的中医学优势_第3页
亚健康状态的中医学优势_第4页
亚健康状态的中医学优势_第5页
资源描述:

《亚健康状态的中医学优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亚健康状态的中医学优势陈磊1吕志平2(1南方医科大学基础医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广东广州510515)(2南方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广东广州510515)【中图分类号】R21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0)08-0250-02亚健康状态既指处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一种状态,表现为机体一系列功能失调所产牛的症状,主要为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泌尿牛殖系统、骨关节、神经心理、睡眠七大方面的症状。按中医学的整体观和辨证论治的基木原理,亚健康乃为机体正气不足或邪气侵犯时机体已具备

2、疾病的一些病理条件或过程。也可能已有一些或部分病症(证)存在,但是未具备疾病的诊断标准(西医的诊断标准)。西医学对疾病的认识强调的是形态结构上的改变,而中医则侧重于对功能的考察。对于亚健康这种无实质性脏器病变的“病态”来说,中医学的认识论更具优势,主要表现为重证据的思辨方式、“天人相应、形神相关”的整体观念、重视体质、“治未病”的治疗理念和“个体化、多样化”的干预手段等几个方面。1重证据的思辨方式中医学认为,亚健康的形成不仅与自身营养、代谢的变化有关,而且与环境、社会因素、精神因素的综合作用有关

3、[1・3],于是运用“望闻问切”四诊合参获得信息资料以“辨证论治”的思辨方式,从实际生活中,根据中医学的病因学说及亚健康状态的临床表现特点,探究亚健康状态的中医病因病机规律做为之后临床诊疗的证据:当今社会竞争激烈,社会及家庭关系复杂,噪音污染等因素造成人们精神经常处于紧张状态。心神涣散而不内守,七情失调,气机紊乱,发为津血耗伤,进而脏腑阴阳失衡。因此,情志不遂为亚健康成因之一。过食肥甘,不思粗粮,易生痰湿,阻滞气机,故饮食不节是亚健康成因之二。而用药不当则是亚健康成因之三。此外,休作无节律、劳逸

4、不当、先天禀赋不足、外邪侵淫也是造成亚健康的原因。虽然由于亚健康的复杂性等原因,临床对于证型的分类尚不尽相同,但中医从病因病机到辨证施治,有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一些临床专家强调,脏腑辨证应该作为干预对亚健康状态的切人点,根据中医理论结合亚健康的表现特点,抓住其正虚、邪实、脏腑气血阴阳失和以及痰湿痕血等病理因素,围绕亚健康的中心证候,把握其核心病机,并随着实践的深人,将不断地得到拓展和完善。2“天人相应、形神相关”的整体观念中医认为人体的阴阳平衡是健康的标志,是人与自然环境及社会之间的一种动态平衡

5、,即所谓“阴平阳秘、精神乃至”。亚健康的发生,正是在以上几种因素的影响下,机体的正常生理平衡被破坏,从而发生阴阳失调所致。《素问·上古天真论篇》说:“形与神俱,而尽终天年。”强调形神共俱即形神健全和谐是人体健康的标志,也是长寿的基本前提条件。正如姚止庵注:“形者神所依,神者形所根,神形相离,行尸而已。故惟知道者,为能形与神俱。”深刻揭示了形与神俱的内涵和二者在生理活动与病理变化中的内在联系。《灵枢·本藏》提出:“志意和则精神专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脏不受邪矣”。说

6、明志意调和可使精神集中,魂魄活动及七情调节正常,则五脏不受邪气的侵害。中医形神相关理论,形与神俱的健康观,以及情志致病原理,对亚健康心理失调的剖析具有相通与契合之处、运用中医的养生与情志学说,注重精神调摄,保持良好的心理适应能力,在亚健康预防和调治中是中医形神合一理论的实际应用范例,也是很大的启发和借鉴。3重视体质、“治未病”的治疗理念亚健康属于心身相关疾病,与情绪性格有密切关系,其发生常与社会心理因素有关。中医学认为体质状况在疾病的发生,病患的演变和预后等起着主导作用。而亚健康的产生,也与体质

7、强弱,性格特点等有关。个体体质的特殊性,往往导致机体对某种致病因子的易感性,因而不同体质对病邪的反应性不一样。而亚健康的产生,也与体质强弱,性格特点等有关。个体体质的特殊性,往往导致机体对某种致病因子的易感性,因而不同体质对病邪的反应性不一样。关注体质状况,防止偏颇体质的形成,是预防亚健康的关键;及时调整体质偏颇,改善体质,防止亚健康向疾病的发展,则是干预亚健康的重要环节。中医学倡导未雨绸缪“治未病”思想,如《素问·八正神明论篇》“上工救其萌芽……下工救其已成。”其意在于强调早期治

8、疗易已,迟则易致病邪损伤形体而难愈。《素问·四气调神人论篇》提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的指导思想,对疾病防范于未然。林亿称研习医理,以之治身的目的在于“消患于未兆”即将疾患消除于未有显著疾病征兆之吋。王冰亦强调解除疾病之束缚,保全真气以“济赢劣以获安”,重在调理虚损等赢弱之状况而预防疾患的产生。张仲景则从注重养生,进一步提出:“人能养慎,不令邪风干忤”,“不遗形体有衰,病则无由人其膝理”,可提高机体对病邪的抗御能力。“治未病”防范于未然的理论,可包括未病先防,既病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