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社区治理合作的微观研究——以豫北s镇为例

城镇社区治理合作的微观研究——以豫北s镇为例

ID:32634082

大小:61.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2-14

城镇社区治理合作的微观研究——以豫北s镇为例_第1页
城镇社区治理合作的微观研究——以豫北s镇为例_第2页
城镇社区治理合作的微观研究——以豫北s镇为例_第3页
城镇社区治理合作的微观研究——以豫北s镇为例_第4页
城镇社区治理合作的微观研究——以豫北s镇为例_第5页
资源描述:

《城镇社区治理合作的微观研究——以豫北s镇为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城镇社区治理合作的微观研究一一以豫北S镇为例--社区管理论文->第一章绪论一、问题缘起与研究思路随着社区建设在全国范围内的进行,在行政学领域,社区治理研究逐渐成为一个热门的学术话题,许多学者分别从管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等角度对其进行论述,无论从哪个角度来分析,多元化的主体都被认为是社区实现由管理转向治理的一个最重要的前提特征。多元化主体就意味着主体相互之间必然存在某种关系,是对立?或者是合作?因而,对于主体间关系的研究也必然应当是治理主体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关注前人研究成果的时候,很难发现有专门的学者针对主体间关系的研究,在涉及到“关系”研究时的大多数的研究思路是,从社区治

2、理过程所产生的问题入手,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界定其中相关各方的责任,通过解释在治理过程中各方主体的行为,从而描述在治理过程中主体间的关系,这样的研究思路反应的是由当前问题入手,分析其中由于各主体之间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办法。然而,我们不能总是等到问题出现后再去想解决办法,因此,尝试建构一种合理的社区治理的主体间关系是有必要的。另一方面,在研究社区治理的时候,多数研究视角把治理主体放在权力或利益博弈的视角,以不同利益相关者间的博弈行为为切入点,来分析治理主体间的关系。笔者认为,利益博弈是推动社区治理合作的一个重要方面,主体方因为自身的利益所采取的行动的合集,构成利益博弈的过程

3、,通过利益的角度能解释相关者的行为动机,可以解释治理过程中的一些互动关系。但透过利益的视域并不能完全解释主体间存在的关系,很多时候,把治理的过程看作博弈的过程,把主体的行为看作是追求利益诉求的实现,而把主体本身所具有的一些属性当成影响博弈过程的变动因素,这样的思路在有的时候是矛盾的,例如作为社区先天治理主体的社区居民,其本质上就对社区具有与生俱来的情感,因而在社区治理的过程中,其行为很大程度上包含“让社区更美好”的价值取向,并为此让渡了本身部分的权力给其他治理主体,这是实现社区治理的前提条件,也恰恰证明了主体并不是一味的追求自身的利益,再如作为社区治理的主导的政府机关,其存在本

4、身就包含了对“公平”和“效率”的双重追求。所以说,单一的利益博弈取向用来解释治理主体间的关系是存在一些“矛盾”或“片面”的问题的。在本文中,笔者尝试将主体间的关系放在合作的角度来分析,从“认同”、“利益”、“责任”三个维度来建构了分析框架,根据关系运行的实质抽象出认同、利益和责任背后的运行机制,再通过对机制的分析来阐释社区治理主体间的关系。二、文献综述(一)国外研究现状1•社区理论1881年,凭借对英国政治思想家托马斯•霍布斯(1588-1679年)的研究方面的贡献以及《共同体与社会》一书的初稿的完成,年轻德国社会学家斐迪南•滕尼斯(1855-1936年)在基尔获得了教授资格。

5、1887年2月,《共同体与社会》首次在德国出版,至1991年,除去生前出版过的八次,1963年重印了30年代的花体字版,1978年普通印刷体版,1991年又再版,在104年里,该书再版了11次,这仅仅是在德国出版界的统计,并不包括市各个版本翻译成多国语言的版本,其中中译本是译至1991年版本。在长达100多年的历史传承中,《共同体与社会》一书中的观点对于当今社区的研究始终是最富有生命力的理论源泉。滕尼斯在书中第一次正式使用共同体(即社区)的概念,他认为社区(即共同体)是与社会向对立的,用来指称那些基于血缘和地缘关系自发形成的人际关系紧密、信仰和习俗相同的社会结合体。在对于社区的

6、开创性论述中,滕尼斯由一个人的意志岀发,其“理论岀发点是人的意志完善的统一体,并把它作为一种原始的或者天然的状态”①。将人的意志分为两种:本质意志和选择意志。行为与思维关于学会了的内容以及形式由身体状况所约束,其与由先辈传承下来的思维、经历和行为的方式相互形成的统一体称之为本质意志。与之相反,假如思维的目的在于构建的同时实现目的与手段的之间的相互关系,同时思维能够在很大范围内脱离由自身或心理的木性和从先辈传承下来的经历、思维和行为构成的统一体,那么就应当将其叫做选择意志。即使两者被明显的做出区分,然而它们都被承认是对人们活动做出支配性影响的原因,本质意志是共同体发生发展的条件,

7、选择意志则是社会产生的基础。通过对两种意志的展开论述,滕尼斯向我们展现了两种不同的群体生活状态,即社区与社会,尽管现在看来,现实社会中并不单一的存在完全满足书中所论述的两种群体生活模式,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书中描述的两种不同的意志体现的结合恰恰符合现代社会的特性,更难能可贵的是,在书中对于两种模式的论述过程,为我们清晰的展示了两种不同群体生活模式的内在逻辑。在其之后,西方学界逐渐开始了社区理论的系统研究,芝加哥大学社会学系教授、社会学家R•帕克率先提出关于社区的定义,其关于社区的基本特点的论述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