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床表层级配碎石施工浅谈

基床表层级配碎石施工浅谈

ID:32636283

大小:55.72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2-14

基床表层级配碎石施工浅谈_第1页
基床表层级配碎石施工浅谈_第2页
基床表层级配碎石施工浅谈_第3页
基床表层级配碎石施工浅谈_第4页
基床表层级配碎石施工浅谈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床表层级配碎石施工浅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基床表层级配碎石施工浅谈【摘要】本文介绍城际铁路基床表层级配碎石施工中施工工艺、技术要求、质量控制的要点,施工中的注意事项,确保为技术质量安全可控。【关键词】城际铁路;级配碎石;技术要求;质量控制1.工程概况(1)郑焦线自郑州站利用既有京广线向北至南阳寨站,出站后新建线路从南阳寨站北方向别引出,跨改建上行京广线、连霍高速公路后并行于既有京广线西侧,在黄河南岸设黄河景区站,出站后在京广线黄河桥东侧与改建后京广线四线并行跨越黄河,折向西北经二铺营、跨在建武西高速公路,于武陟县东侧设武陟东站,向北相继跨郑焦髙速公路、大狮涝河

2、、新月第二双线、长济高速公路,在修武县西侧设修武西站,出站后线路折向西,跨大沙河,经待王镇北,采用一组R-3500m、两组R-2200m曲线沿新月线南侧西进,与改建后新月线并行跨南水北调工程,并行于新月线南侧线路分别引入焦作站。(2)主要技术标准。铁路类别:城际客运专线;速度目标值:200km/ho正线数目:双线;最小曲线半径:一般4000m;线间距:4.6m;轨道类型:有祚轨道;最大坡度:20%oo(3)路基基床。基床厚度2.5m,其中基床表层厚0.6m,基床底层厚1.9m。路基基床表层采用级配碎石填筑,其压实标准详

3、见下表:1.填料要求基床表层级配碎石材料由开山块石、天然鹅卵石或砂砾石经破碎筛选而成。粒径级配应符合基床表层级配碎石粒径级配范围表(表1)的规定,且其不均匀系数U二D60/D10不得小于15,0.02mm以下颗粒百分率不得大于3%。道床与基床表层级配碎石、基床表层级配碎石与下部填土之间应满足D154.基床表层级配碎石质量控制与检测4.1基床表层质量控制路基基床表层质量控制要点主要抓好三个方面:填料与原材料控制;施工过程控制;试验与检测控制。严格控制填料及原材料质量,制定原材料的进货检验和进场前检查验收制度,杜绝不合格的

4、材料进场。级配碎石选料标准应满足材料的规格、材质和级配的有关规定。路堤填料种类及原材料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严格按试验段总结的施工工艺流程组织施工,同时在施工中,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完善施工质量控制措施,确保路基工程质量。4.2基床表层质量检测按《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TB10102-2010)、《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中规定的有关试验方法检验。⑴各种集料进场过程中,每5000m3进行一次颗粒级配检验,并进行试配混合料的颗粒级配、颗粒密度、重型击实的最大干密度、最优含水率试验,基床表层级配碎石同时进行黏土和其他

5、杂质含量的检验(其他项目每料场抽样检验不少于3次),过渡段级配碎石同时进行针状和片状颗粒含量、质软易碎颗粒含量、黏土团及其他杂质含量检验,其检测指标符合设计要求。检验方法:在料场抽样进行室内试验,并在每层的填筑过程中目测检查级配有无明显变化。⑵级配碎石中掺入的水泥,以同一产地、品种、规格、批号每200t为一检验批(当不足200t时也按一批计),其品种、规格及质量符合设计要求。过渡段基床表层级配碎石中水泥掺加剂量允许偏差为试验配合比0〜+1.0%0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每过渡段每层抽样检验3处(左、中、右各1处)。检验方法:

6、滴定法检测。⑶每工班生产混合料前测定粗细集料的含水率,换算施工配合比。级配碎石混合料拌和生产过程中,随时观察目测混合料级配和含水率变化情况,正常情况下,每一工作班抽检三次(每次不大于2000m3),第一次必须在拌和开始时检验,如发现生产过程有异常,增加抽查试验次数,根据颗粒级配、含水量、水泥含量检测信息及时调整配料比例,使混合料符合要求。检验方法:在料场抽样进行室内试验,并在每层的填料过程中目测检查级配有无明显变化。(4)Evd测试。Evd动态变形模量测试基本原理:利用落锤从一定高度自由下落在阻尼装置上,产生的瞬间冲击

7、荷载,通过阻尼装置及传力系统传递给直径300mm的承载板,在承载板下面(即测试面)产生的动应力,使承载板发生沉陷s—即承载板振动的振幅,由沉陷测定仪采集记录下来。沉陷值s越大,则被测点的承载力越小;反之,越大。Evd动态变形模量测试仪的标定:出厂前标定,每年标定一次,修理后标定,使用者每三个月校验标定记录中的落锤落距。5.结论本文从基床表层级配碎石填料与原材料控制;施工过程控制;试验与检测控制,对基床表层级配碎石的生产、填筑进行了分析研究,为施工提供了很好的施工总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