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内感染发生原因研究和预防

医院内感染发生原因研究和预防

ID:32640030

大小:57.06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2-14

医院内感染发生原因研究和预防_第1页
医院内感染发生原因研究和预防_第2页
医院内感染发生原因研究和预防_第3页
医院内感染发生原因研究和预防_第4页
医院内感染发生原因研究和预防_第5页
资源描述:

《医院内感染发生原因研究和预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医院内感染发生原因研究和预防【关键词】院内感染;原因分析;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不仅使患者病情恶化,严重地影响患者的预后与安危,而且延长住院时间,增加患者、家庭、社会的经济负担,对医疗质量和社会安定造成重大影响[1]。医院感染管理是医疗质量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护理管理是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2]。本文通过对我院2012年10至2013年1月的感染病例分析,总结出医院内感染发生的常见原因,以期提出针对性的措施帮助预防感染的发生。1研究资料我院是一所集医、教、研、防、康复于一体的三级综合医院,统计我院2012年10月至2013年1月,出院病例4892例,其中感染病例62

2、例,感染发生率为1.27%,其中手术部位感染20例,占总数的32.2%;呼吸道感染20例,占总数的32.2%;泌尿道感染8例,占总数的13.0%;皮肤软组织感染10例,占总数的16.1%;腹腔内感染2例,占总数的3.2%;其他部位感染2例,占总数的3.2%o2医院内感染发生的原因分析我院每月对科室的感染管理工作进行综合考核,考核的重点包括环境卫生的监测,发病率监测,以及各科室对感染发生情况的处理。分析我院感染病例的特点和规律,总结出我院感染发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2.1侵入性操作凡是诊疗操作,需进入血道、空腔脏器、腔道间隙、组织等部位,可能造成局部不同程度损伤或出血的诊疗

3、均应视作侵入性诊疗操作[3]o侵入性操作为微生物提供了入路与繁殖基地,是引起医院感染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例如,医院内科病人在治疗过程中,经常用到多种插管,如静脉输液管、中心静脉置管、胃管、气管内插管、气管切开、留置导尿管等。这些侵入性操作为在抢救病人的同时,往往也会造成一些机械性损伤,而这些机械系损伤会为致病菌提供了入路和繁殖基地,极易导致感染发生。如,由于呼吸机侵入性操作造成的相关肺炎,由于静脉置管插入而导致的血液感染问题等等。2.2医院内环境卫生病房是病人治疗休息的场所,住院后医院的环境、空气质量等均是影响感染发生的重要因素。医院病房内病人密集,病人家属及医护人员来往频

4、繁,各种治疗操作多,且空间相对狭小,适宜微生物繁殖。在对各科室的考核中发现,个别科室会出现医疗废物处理不及时,医疗用具消毒更换不及时等问题,这些都容易造成细菌的滋生和繁殖。此外,还有一些病菌可能通过接触途径传染,人体皮肤表面或生活用具表面经常宿有病菌,若不及时彻底地清洁,很可能会造成病菌的繁殖和感染。另外,由于患者本身疾病特殊性等原因,长期卧床或保持某种姿势,更易导致接触部位感染等问题的发生。2.3医护人员预防感染的意识淡薄医护人员是病人住院期间的监护者,不仅承担着对病患的医护责任,还负有对病患监督教育的责任。医护人员直接跟病患接触,处理要注意个人卫生及做好自身的感染预防工

5、作之外,还应该督促病患注意清洁,及时更换生活用品,保持住院期间的个人卫生。在实际的工作中,发现有些医护人员对基本的卫生常识掌握不够熟练,如七步洗手法等;另外,也没有及时督促病患做好基础卫生,这些都是感染发生的巨大隐患。3医院内感染的预防3.1完善医院管理制度做好医院的感染预防工作,首先要有完善的内部管理制度。制定内管理制度时,可参考上级卫生行政部门颁布的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政策法规、技术标准:如《医院感染管理办法》、《消毒管理办法》、《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医院隔离技术规范》、《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等,及时组织全院人员学习并遵照执行[4]。此外,还应充分结合医院各科室的实

6、际工作情况,及时修订和补充完善相应的管理制度和流程,形成医院内部管理规范,保证医院内部管理制度的可执行性和操作性。为保证管理制度的实施效果,医院还应成立专门的督导、反馈管理方案,全方位地监测管理和调整医院内部的感染预防工作。3.2严格管理各项侵入性操作侵入性操作为病原菌进入肌体提供了通道,应尽可能避免不必要的侵入性操作,如必须执行侵入性操作,应严格管理各个环节。3.2.1操作前准确判断病情仔细研究病人病情,严格掌握各种适应证,真正做到根据病情制定治疗方案,有的放矢,避免一些不必要的侵入性操作。3.2.2操作过程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侵入性操作过程中,医护人员在遵循操作标准,应尽

7、量动作轻柔,尽可能减少机械性损伤。3.2.3操作后加强监控对患者进行侵入性操作后,及时监测评价患者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提醒患者注意预防感染。3.3加强基础护理和重点护理对病人的基础护理是为了保持病人的基本生理卫生,是防止病原菌存活和繁殖的基础条件。对一些易招致感染的部位,如呼吸道、口腔等,应重点护理。医护人员应提醒患者时刻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按时翻身拍背、协助排痰。平时还应注意保持口腔清洁,以减少致病菌在口咽部的寄生和繁殖,也可预防细菌向下移行而引起下呼吸道感染。另外,对于一些有吞咽困难、呛咳的病人,应注意防止其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