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院内交叉感染 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预防院内交叉感染 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ID:9280748

大小:26.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4-26

预防院内交叉感染 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_第1页
预防院内交叉感染 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_第2页
预防院内交叉感染 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_第3页
预防院内交叉感染 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_第4页
预防院内交叉感染 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_第5页
资源描述:

《预防院内交叉感染 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预防院内交叉感染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吉林医学2009年】0月第3O卷第20期善护士的工资,福利待遇,提高社会地位等,使护士从中看到自身的价值,可提高护士的职业荣誉感,成就感和自信心.2.4取得社会理解支持,共同重视护士身心健康:社会舆论的导向,对护理工作者有强大的影响,护士的心理健康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应借助各种大众媒体向社会广泛宣传护理专业的重要性及多元性,宣传护士的学习,工作与生活,使社会公众对护理工作和护士的价值有真实的了解,纠正社会上对护士只会打针,发药,量体温"三大常规"片面,错误的认识,提高护士的社会

2、地位.全社会形成尊重护士,重视护士的良好风尚,将有利于激发护理工作者的自豪感,责任感,消除自卑感j.护士是护理事业的主体,是护理改革的承担者,也是护理工作的实施者,各级护理管理者应意识到职业压力对护士工作质量及身心健康的影响,多理解,关心,爱护护理工作者,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职业观,营造良好的人际氛围及轻松的工作环境,尽量减少护士工作的超负荷现象,采取切实可行的方法来减轻护士的职业压力,以促进护士的身心健康,提高护理质量.3参考文献[1]顾乃平.护理学导论[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9

3、:395.[2]LazarusRS,FolkmanS.Stress.appraisalandcopingprocess[M].NewYork:McGrawHill,1984:72.[3]郝玉梅.现代护理工作中诸多压力因素及对策略[J].实用全科医学,2006,4(5):604.[4]王金道.护士心理健康现状与自我概念的相关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7):75.[5]闫莉.护士心理压力应对的研究[J].中国护理管理,2006,6(10):49.[6]张从丽.浅析护患矛盾及对策[J].现代医药

4、卫生,2004,20(17):18o7.[7]谭玉兰,宋玉兰.运用ROY适应模式管理护士职业压力初探[J].护士进修杂志,2002,17(2):95.[8]钟华.ICU护士的心理压力及对策[J].实用护理杂志,1999,15(3):48.[收稿日期:2009—06—27编校:李晓飞]预防院内交叉感染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夏荣,杨玉萍,王巍(梅河口市医院,爱民医院,吉林梅河口135000)[关键词]预防;感染医院内感染(简称院内感染)已成为国内外医院管理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了解引起院内感染的病原菌种类,同时对其耐药性

5、进行监测,是控制院内感染发生,提高医院管理水平,保证医疗安全的重要环节.而呼吸科院内感染是最重要的院内感染之一,是引起老年呼吸道疾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1呼吸科病房感染的病原学分布及细菌耐药情况由于呼吸消化科患者多为慢性呼吸道疾病及胃肠道疾病的患者,本身免疫功能低下,加上长期的激素,抑酸剂使用,营养不良等,使患者的免疫功能进一步下降,给条件致病菌创造了入侵机会;多种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导致耐药菌株的产生,使那些弱毒力条件致病菌毒力加强,更易引起多重感染;患者年老体弱,活动能力差,排痰无力,尤其是意识不清,呼吸

6、衰竭的患者采取插管,气管切开,机械通气等,破坏了患者本身防御体系,也是造成呼吸科患者院内感染的重要原因.呼吸科院内感染分离细菌的主要种类及构成比基本一致,G一杆菌约占70%,G球菌约占30%.(一杆菌主要为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流感嗜血杆菌和不动杆菌,G球菌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1.1产ESBLs株:产ESBLs株在呼吸内科患者巾的分离率较高,肺炎克雷伯氏菌和大肠杆菌lf1,其产ESBLs侏分离率可高达40%以上.由于ESBLs株是一类能水解大多数青霉素,头孢菌素和氨【Hl南的

7、B一内酰胺酶,由其引起的医院内感染治疗非常困难.1.2G一杆菌:院内感染分离的G一杆菌的药敏结果中,绝大多数抗菌药物的耐药率逐年升高或居高不下.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吡肟,头孢他啶对G一杆菌有较好的敏感性,总的耐药率低于20%,而肺炎克雷伯氏菌,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对哌拉西林,阿米卡星,环丙沙星,头孢他啶的耐药率已经上升到40%~70%,头孢曲松也出现较高的耐药性.最顽固的细菌为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泰能及阿米卡星天然耐药,仅对环丙沙星敏感性稍好,耐药率也高于30%.G一杆菌发病率增高有以下几个原因:G一杆菌在

8、上呼吸道寄生率增高,可能与该菌对呼吸黏膜上皮的黏附性增强有关,正常人咽部主要是G球菌寄生,而气管及气道是无菌环境,由于医院特殊环境,常使住院患者的咽部寄生菌发生转换.1.3真菌:真菌感染近年来在呼吸科病房的院内感染发生率日渐增高.在真菌性院内感染病原学中,白色念球菌最为常见,可达50%以上.其他真菌如曲霉菌,毛霉菌发生率虽不高,但病死率高,应值得注意.白色念珠菌对氟康唑有较好的敏感性,耐药率低于1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