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集团化背景下几种教研活动方式实施

略谈集团化背景下几种教研活动方式实施

ID:32644018

大小:57.34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2-14

略谈集团化背景下几种教研活动方式实施_第1页
略谈集团化背景下几种教研活动方式实施_第2页
略谈集团化背景下几种教研活动方式实施_第3页
略谈集团化背景下几种教研活动方式实施_第4页
略谈集团化背景下几种教研活动方式实施_第5页
资源描述:

《略谈集团化背景下几种教研活动方式实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在集团化办学不断推进的过程中,作为学校落实办学理念、实施教学管理、推动教学改革、控制教学质量、生成教学绩效、培育教师成长的基层单位一一教研组,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在于与原来的一所学校比,集团化办学呈现了“三多”现象。一是教师多,人气足,有利于教研活动氛围创设与活动开展;二是名师多,有利于教研活动方向把握与质量提升;三是学生多,且分属不同地域,差异性资源丰富,有利于教研活动由特性推向共性。挑战则表现在由“三多”引发的教学理念的统整,新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快速提升,校区间教学质量的均衡发展上。如何充分发挥集团化办学的优势进而不断提升教研活动的效率是一个急迫并值得研究的课题。要发挥好教研活动的作用

2、,学校应当充分依托名校集团化办学中教师多的优势,发挥好团队的力量,在共融、共享、共赢中盘活资源,使教研活动在提升工作效率的同时也提升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一、集体备课集体备课是以教研组为单位,组织教师开展集体研读大纲(课标)和教材、分析学情、制订学科教学计划、分解备课任务、审定备课提纲、反馈教学实践信息等系列活动。集体备课可集思广益,将个人才智转化为集体优势,是提高备课质量的重要形式。与单所学校比较,集团化办学下的集体备课走的是少而精优的路线。集体备课方式有两种,一种是集中型,主要针对新课程的起始年级。相对于其他年级而言,新课程的起始年级在教学活动开展中可供借鉴的经验及积累的素材比较少,而遇

3、到的新问题会比较多,于是每学期集团会抽三个单位时间进行集体备课。一是期始备课,研讨的主题是教材研读。每位教师承担一个典型教学内容的分析任务,包括前后继相关知识罗列、学情预设、教学重难点解析、教学目标定位、教材所提供的教学资源剖析、教学设想、相关资料链接等。在教师分析时,其他教师可以打断,可以提出质疑或是发表自己的想法。二是期中诊断型分析。还是期初这一拨人,围绕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困难、困境,结合自己实践的案例进行交流,归结问题成因,研究解决对策,提供操作经验。第三次安排在学期教学结束后,除进行个体的教学总结外,主要是分单元整理课时教案,完善整册教案的二度修改工作,为后继年级教师的备课提

4、供良好的脚本。另一种是分散型,适用于已有共享教案与课件的年级。时间在寒暑假,由集团的学科负责人把流水备课任务分配到各校教研组,各校教研组再落实到个人,追求的是"量少质丰”。以集团数学组为例,每人大约承担10个课时左右的备课任务后就可以共享到全册的教案与课件了,当然后继教师个体的二度修改教案还是要跟上的。二、团队磨课磨课是教师对自身专业成长的求索与历练,犹如蛹变成蝶,只有经历在丝茧中不懈的奋争,完成质的嫗变,才可能有振翅飞舞的一天。磨课既是对教师个体的打磨,也是对教师团队的锤炼,是集体智慧的交融,是团队素养的并进,是教育均衡的助推。集团办学后,骨干教师多,但来自不同的学校,个体教学风格有差

5、异,需要相互认同,相互磨合;年轻教师多,虽有师傅的指导、自己的勤勉,但毕竟受经验积累的限制,还需要不断地雕琢。对于教研组来说,教师的培养是数量多、任务重,时间与机会却有限。一对一的磨课,受益面偏小,解决不了人多的问题,于是我们采用的是团队对团队的磨课,一边是在教研组长率领下的骨干教师团队,一边是同学科的年轻教师团队。在磨课时我们不仅关注教学目标、教学环节,更关注教学目标在每一教学环节中该如何进行具体的分解,每一教学环节设计的意图是什么及需达成的效果是怎样的。在磨课时我们不仅推敲教师的语言、表情、动作,还预设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生成的种种可能及应变的策略。我们希望在磨课中传达学科教学的追求,在

6、磨课中统一大家对好课的评判标准,在磨课中让更多的教师积累一课又一课的教学经验。由于占有了集团平行班多的优势,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我们磨课的方式也不一样。磨年轻教师的课,我们采用了四部曲:一是分校自行构建课的基本框架;二是邀请三校教研组长、教学骨干及在此课上曾有研究的教师一起听试教,抓理念、抓思路、抓细节,并确定教学方案;三是分校理解方案,抓操作、抓落实;四是执教教师正式上课,感受成功,建立自信。磨骨干教师的课,我们则是''讨论先行,行动跟进,亮点打磨”。首先骨干教师阐述自己的思考、理解与教学预设,其余教师则听,并对其想法表示认同或是质疑。然后是一起听试教,关注预设与生成的吻合、教学细节及

7、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在集体讨论时注重摆现实、抛问题,侧重于整合环节,打磨细节。最后骨干教师再次试教内化后进行展示与跟进反思。三、经师讲堂教师团队中,由于各自擅长的不一样,故各自在团队中的价值定位也有差异。在集团化办学中,教研组在抓两头的同时,如何兼顾更多的中间人群?经师讲堂就是其中的举措之一。此所谓的“经师”是指在某方面有专长、有经验的教师。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也。相对于名师而言,经师在学校比较普遍,而且更具有亲和力。我们的经师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