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实验题命题特点和备考策略

物理实验题命题特点和备考策略

ID:32648119

大小:57.33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2-14

物理实验题命题特点和备考策略_第1页
物理实验题命题特点和备考策略_第2页
物理实验题命题特点和备考策略_第3页
物理实验题命题特点和备考策略_第4页
物理实验题命题特点和备考策略_第5页
资源描述:

《物理实验题命题特点和备考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物理实验题命题特点和备考策略在近年高考物理试题中,实验题一直占有较大的比重,其考查的内容早已跳出单纯的学生实验范畴,从考查原理、步骤、数据处理、误差分析,逐步过渡到要求考生用学过的实验原理、方法解决新颖灵活的实验问题。实验题的类别也在不断扩展,除了基本仪器的使用和验证性实验等传统考查内容外,还扩充了探究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的内容,强化了对考生创新能力及探究能力的考查。分析试题特点,对高考备考有重要意义。一、实验题特点分析1.试题结构相对成熟,呈现“一小一大”模式近三年的实验题基本由“一个电学”变为“一大电拖一小力",或“一大力拖一小电”模式(

2、如2012年安徽卷、海南卷、广东卷),基本体现“力电均衡”,各省市都在朝着这个方向变化。小实验考查学生独立完成实验的能力,注重对实验原理、实验步骤等的考查;大实验考查探究的过程,关注对能力的考查,常常是大纲规定实验的适度迁移与创新。从近几年实验题的命题趋势来看,实验题第2小题往往有较大的难度和较高的区分度。2.信息量大,且题型多变,注重对步骤及仪器使用的考近三年各个省市的实验题字数都在400字以上,且都配有表格或图像,呈现方式灵活,以选择、填空、作图或计算等形式出现,题型多变。在2012年的高考试题中,基本仪器使用的考查3次,力学部分实验考

3、查7次,电学部分实验考查了10次。全国14套试题几乎覆盖了考试说明中的所有学生实验及重要规律的演示实验。注重对实验操作步骤、基本仪器的使用考查。命题者试图创设一种真实的实验情境,通过纸笔型的考试,考查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深入考查学生对实验原理、仪器与基本操作的掌握情况,如2012年江苏卷对“多用电表”操作的考查独具特色。2012年的14套试题中对一些基本仪器的使用和读数均有涉及,如弹簧秤、电流表、电压表、多用电表、滑动变阻器、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等。3•重视对实验数据处理的考查,关注学生实验素养如误差理论、有效数字、精确度等,《考试说明》指

4、出能运用已学过的物理理论、实验方法和所给的实验仪器去解决问题,包括简单的设计性实验。近三年试题均有对实验知识应用类的考查,要求会运用学过的实验思想方法解决创新型实验问题,以便探索实验步骤和实验数据处理的方法。如2012年上海卷第29题,课本实验中用是一种线性处理的思想,而命题者则跳出课本,用图线,要求学生在原有周期公式的基础上,得出新的公式,找到图线与纵轴截距。4.设计探究性实验题成为热点,问题有适当的开放性所谓探究性试题是指通过设置特定的情境,引导考生围绕某个具体问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对有关理论或实际物理问题展开探索、进行研究,通过

5、选取实验手段控制实验条件,观察物理现象,收集实验数据,然后对信息进行处理(包括代数运算和图像分析),创造性地得出科学结论的试题。此类试题是在应对全球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时代背景下,为了体现新课程标准关于''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等课改理念,促进"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三维目标的实现而命制的。如2012年安徽卷“测绘小灯泡伏安特性曲线”的电路设计与实验过程的补充;2012年北京卷与山东卷对电阻及电阻率测量电路的设计等。5•试题综合性明显加强,呈现出两“大融合”的趋势纵观近年试题,综合性明显加强,出现以纸

6、带为载体的力学实验的融合和以多用电表与伏安曲线为载体的电学实验的融合。新课程考试大纲中规定11个必考实验,其中力学实验6个,电学部分5个,力学实验包括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验证牛顿运动定律、探究动能定理与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力学实验中有4个实验与纸带有关,利用纸带可以直接测量研究对象的时间和位移,可以间接计算出研究对象的速度和加速度,若结合其他物理量的测量,还可以测量与速度、加速度有联系的相关量,如质量、力、功率、功、动能、冲量、动量、重力势能、动摩擦因数、转速等。所以,在近三年高考试题中出现

7、了以“纸带”为媒介的力学实验大融合,如2012年的江苏卷第11题以验证牛顿运动定律的实验装置来测定动摩擦因数;2011年海南卷第14题以验证牛顿运动定律的实验装置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总之,在大纲规定的11个必考实验基础上进行重组、改进与创新,旨在考查考生是否熟悉这些常规实验器材,是否真正动手做过这些实验,是否能灵活运用学过的理论、实验方法、仪器去处理、分析、研究或探究未做过的实验,包括设计比较简单的实验等。侧重考查考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实验探究能力、对图像的分析解读能力、实验数据的处理能力及创新与迁移能力。对能力要求全面,且层次较高是历年高

8、考中的难点。二、备考策略1•整合两大实验,掌握基本技能一是整合力学6个实验,可将其分为三类:一类与纸带相关(含4个实验),应掌握速度、加速度的求法;二类是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