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教案05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教案05

ID:32662957

大小:255.35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2-14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教案05_第1页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教案05_第2页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教案05_第3页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教案05_第4页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教案05_第5页
资源描述: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教案05》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俄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探索一一从列宁到斯大林》教案【教材分析】《2013年广东考试说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课程标准》对本课教学内容规定为:⑴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⑵列举“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认识其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本课的三个子目,分别分析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的背景、内容、作用,以及斯大林模式的建立和影响。【学生分析】本课的授课对象是高三学生,经过高一高二的学习,对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已有了解,复习阶段重要的是,帮他们梳理知识间的逻辑关系,形成知识网络,建立时、空、史

2、、论,建立学习内容在横向和纵向上的组织和结构。通过这些教学策略以达到高考的要求。【教学目标】识记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的内容。运用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分析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过渡的必要性以及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战吋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内容截然不同,却都抓住了各自面临的主要矛盾,拯救了苏维埃政权,了解其对经典社会主义理论的突破Z处。学会运用多元史观解读斯大林模式。【过程设计】导入:同学们,俄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世界上诞生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一一俄国,那么一谈到俄国(苏联),大家会想到什么呢?生: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三夫改革、第二次世界大战、

3、苏联解体……师:是的,苏联(俄国)长达74年,她领导世界社会主义阵营长达半个世纪,这个国家悠久而乂短暂、强盛而乂虚弱。历史的变换说明了什么,这个大国崛起和崩溃的秘密是什么呢?我们又能从屮汲取哪些经验教训呢?今天我们跟随列宁、斯大林一起来探索俄国现代化。十月革命之后。首先摆在俄国面前问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俄国准备好了吗?一、什么是社会主义?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还是从经典中找答案吧,来,有请马克思。材料: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的设想: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基础上建立的社会主义实行公有制、计划经济和按劳分配,取消商品生产和货币。问题:请根据以上材料归纳马克思的观点。社会主义二

4、公有制+计划经济+按劳分配问题:那么俄国准备好了吗?没有,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上的薄弱环节。条件并不具备,不过,俄国可谓是不走寻常路,我们来看列宁的魄力。材料:马克思、恩格斯当年设想的未來社会是建立在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同时収得革命胜利基础之上的,但社会主义的实践并非如此。我们决不把马克思的理论当作某种一成不变和不可侵犯的东西,恰恰相反,我们深信,他只是给一种科学奠定了基础。我们可以看出列宁并不把马克思主义当作教条,没有救世祖,俄国人会走出怎样的“风云新途”呢?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一)列宁篇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列宁接手的苏维埃是怎样一种状况呢,如何应对?请看材料:同志们,炮火

5、包圉着我们,凶猛的野兽齐向我们猛扑。祖国的土地上盘踞着暴徒,我们的命运注定只有两种:不战胜,就在战斗中光荣牺牲。一一革命诗人杰米扬・别德内依“野兽”一一国外武装干涉;“内忧外患”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暴徒”一一国内反革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战时”即非常时期,(战时也该市“暂时”);二是“共产主义”那么与马克思主义对比,我们通过以下表格来看看这个政策项目马克思构想的社会主义所有制公有制农业:余粮收集制工业:大中小企业国有化流通体制计划经济,取消商品生产和货币商业:取消自由贸易分配友式按劳分配分配:強制劳幼和实物圮给制我们看看列宇“被迫”采取的“非常促使

6、”一一不按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以非经济的手段来管理经济,用近乎无偿剥夺的方式从农民手里“收集余粮”,农村没有剩余产品了,而城市收归国有的工厂大多在为战争生产,市场上没有可供交易的商品,同时宣布取消商品贸易;没有剩余产品,又无商品贸易,人们生活积极性不高,所以只能实行强制劳动。这个政策实行怎么样呢?展示图片史料:最大限度地动员了全国的财力、物力,按战争的需要进行分配和有效使用,为保卫苏维埃国家创造了必要的物质条件,捍卫了十月革命的成果题目展示:右图是苏联漫画家摩尔的作品《救命》,描述了20世纪20年代初,一位农民的骷髅化,其背后的“麦穗”己经干瘪萎缩。上述表格和这幅漫画意在表

7、明()A.新经济政策减轻农民负担,人民热烈欢迎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超经济剥夺,严重损害农民的利益。B.国内战争结束,人民反对重点发展农业。C.人们对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建立的不满貳衣民负担过重,而且不符合客观价值规律,它挫伤了农民的利益,造成了工农联盟濒于瓦解,也对国家的经济造成了不利影响。向社会主义“直接过渡”面对着农民的反抗和水兵的叛乱,列宁开始重新思考一条新的探索Z路2.痛定思痛后的新探索一一新经济政策问题:列宁说:退一步是为了前进两步•退在哪里?真的是退回到资本主义吗?列宁怎样脚踏实地—新经济政策(匹21_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