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陕西省黄陵中学高二(重点班)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解析版

2017-2018学年陕西省黄陵中学高二(重点班)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解析版

ID:32671850

大小:583.23 KB

页数:26页

时间:2019-02-14

2017-2018学年陕西省黄陵中学高二(重点班)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解析版_第1页
2017-2018学年陕西省黄陵中学高二(重点班)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解析版_第2页
2017-2018学年陕西省黄陵中学高二(重点班)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解析版_第3页
2017-2018学年陕西省黄陵中学高二(重点班)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解析版_第4页
2017-2018学年陕西省黄陵中学高二(重点班)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解析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7-2018学年陕西省黄陵中学高二(重点班)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解析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7-2018学年陕西省黄陵中学高二(重点班)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班级姓名考号第一部分:选择题(共60分)一、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要求。1.“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六尺巷的故事被编译成歌曲搬上了2016年央视春节联欢晚会,备受好评。“让他三尺又何妨”主要体现了A.孔子的“仁爱”思想B.老子的“无为”思想C.韩非子的“法治”思想D.孟子的“民贵君轻”思想【答案】A【解析】“让人三尺又何妨”蕴含着中华传统包容万物、兼收并蓄的博大精神,不仅成为邻里之间和睦相处的典范,

2、更是中华民族礼仁为美、和谐理念的充分体现。体现的是孔子的“仁爱”思想,故选A;BCD与材料无关。【名师点睛】仁:仁爱。孔子思想体系的理论核心。仁体现在教育思想和实践上是"有教无类",仁体现在政治上是强调"德治",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包含有宽恕、容人之意。2.有学者指出:“政治上结束战国是在秦代,而文化上结束战国却是在汉代。”与“文化上结束战国”密切相关的思想家是:A.孟子B.韩非子C.董仲舒D.朱熹【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旨在考查再认再现相关所学的能力。由题目中的信息“文化上结束战国却是在汉代”可知此应为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

3、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并付诸实行,结束了春秋战国时期各派学术思想平等竞争的局面的史实。故排除ABD三项,故选C。考点: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3.2016年,在丰县梁寨镇出土了的徐州地区唯一的文状元李蟠撰写、刻于康熙54年的石碑载:“吾祖籍程子院。程子院者,宋明道先生(程颢)讲处也。……”。当时“明道先生”讲可能阐述的思想是A.“人伦者,天理也”B.“存天理,灭人欲”C.“知行合一”D.“吃饭穿衣皆为人伦物理”【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程子院者,宋明道先生(程颢)讲学处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程颢理学的史实,他主张“人伦者,天理也”,故A正确。“存天理

4、,灭人欲”属于朱熹思想,故B错误。“知行合一”属于王阳明思想,故C错误。“吃饭穿衣皆为人伦物理”属于李贽思想,故D错误。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内容4.唐代女人喜欢骑着高头大马招摇过市,宋代妇女却只能站在重重帏帘之后,掀起一角向外悄悄张望一下。唐代妇女可以和男人一样,大呼大叫地参加集体体育运动,宋代妇女却裹起了三寸金莲,讲究起行不动裙,笑不露齿。这一转变主要是由于A.宋代的观念趋于封闭和保守B.程朱理学的盛行C.君主专制集权制度的强化D.男女平等的社会关系被破坏【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宋朝理学,旨在考查分析比较相关所学的能力。宋朝

5、理学强调的是“存天理,灭人欲”对这种人性的压制必然导致在生活上出现相应的变化,所以符合题意的是B项;宋代文化氛围相对宽松,排除A项;题干中没有涉及到君主专制,排除C项;封建阶级社会本身就不是男女平等的社会关系,排除D项。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儒学新发展·程朱理学。5.著名元曲《西厢记》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女主莺莺已经许配给了他人,但是她与张生相爱,并且不顾老夫人反对,私下幽会。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之下,最终老夫人同意婚事,有情人终成眷属。《西厢记》的流行说明了A.元代中央集权的空前加强B.人们对婚姻家庭制度的不满C.元代商品经济的空前发达D.人们对

6、摆脱理学束缚的渴望【答案】D【解析】宋明理学为本题主要考查点。元代中央集权的空前加强与材料无关,故A项错误;依据材料“女主莺莺已经许配给了他人,但是她与张生相爱,并且不顾老夫人反对,私下幽会”可知,这不是对家庭制度不满,而是对礼教不满,故B项错误;材料也没有体现元代商品经济的状况,故C项错误;追求个性自由,反对纲常礼教的思想,这体现了人们渴望摆脱理学束缚,故D项正确。6.人们总是希望有一个“好皇帝”,依靠他拯救众生。因此,在中国封建社会中,皇帝及皇权的长期统治便凝聚成对皇帝敬畏的世俗宗教意识。农民战争并不反对这种意识,企图用一个“明君”去代替“暴君”。真正对这种制度

7、进行理性思考,指出皇帝为天下“荼毒”者、“大害”者的人物是A.董仲舒B.顾炎武C.黄宗羲D.朱熹【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董仲舒主张“大一统”“君权神授”,朱熹主张“存天理、灭人欲”,两者都有利于维护封建统治,排除AD;顾炎武主张经世致用,与题干不符,排除B;黄宗羲的思想主张主要表现在反对君主专制独裁,提倡“人民为主”,他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强调衡量治理天下成功的标准应当是看广大百姓快乐与否,故选C。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明清批判思潮(王夫之、黄宗羲和顾炎武的思想)。7.战国赵括“纸上谈兵”,两晋学士“虚谈废务”,历来是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