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气密封工作原理_机械仪表_工程科技_专业资料

干气密封工作原理_机械仪表_工程科技_专业资料

ID:32676809

大小:69.13 KB

页数:26页

时间:2019-02-14

干气密封工作原理_机械仪表_工程科技_专业资料_第1页
干气密封工作原理_机械仪表_工程科技_专业资料_第2页
干气密封工作原理_机械仪表_工程科技_专业资料_第3页
干气密封工作原理_机械仪表_工程科技_专业资料_第4页
干气密封工作原理_机械仪表_工程科技_专业资料_第5页
资源描述:

《干气密封工作原理_机械仪表_工程科技_专业资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1干气密封工作原理典型的干气密封结构如图1所示,由旋转环、静环、弹簧、密封圈、弹簧座和轴套组成。图2为干气密封旋转环示意图,旋转环密封面经过研磨、抛光处理,并在其上面加工出有特殊作用的流体动压槽。干气密封旋转环旋转时,密圭寸气体被吸入动压槽内,由外径朝向中心,径向分量朝着密封堰流动。由于密封堰的节流作用,进入密封面的气体被压缩,气体压力升高。在该压力作用下,密封面被推开,流动的气体在两个密封面间形成一层很薄的气膜,此气膜厚度一般在3um左右。气体动力学研究表明,当干气密封两端面间的间隙在2~3卩m时,通过间隙的气体流动层最为稳定。这也就是为什么干气密封气膜厚度设计值选定在2〜3um的主要原

2、因。当气体静压力、弹簧力形成的闭合力与气膜反力相等时,该气膜厚度十分稳定。正常条件下,作用在密封面上的闭合力(弹簧力和介质力)等于开启力(气膜反力),密封工作在设计工作间隙。当受到外部干扰,气膜厚度减小,则气膜反力增加,开启力大于闭合力,迫使密封工作间隙增大,恢复到正常值。相反,若密封气膜厚度增大,则气膜反力减小,闭合力大于开启力,密封面合拢恢复到正常值。因此,只要在设计范围内,当外部干扰消失以后,气膜厚度就可以恢复到设计值。衡量密封稳定性的主要指标就是密封产生气膜刚度的大小,气膜刚度是气膜作用力的变化与气膜厚度的变化之比,气膜刚度越大,表明密封的抗干扰能力越强,密封运行越稳定。干气密封的

3、设计就是以获得最大的气膜刚度为目标。干气密封是采用机械密封和气体密封的结合,是一种非接触端部密封,它是在机械密封的动环或静环(…般在动环上)的密封面上开有密封槽(本密封为T形槽),当动静环高速旋转时,在两端面间形成一层气膜,在气体泵送效应产生的推力作用下把动静环推开,使两密封端面不接触,但在压缩机刚开机阶段,由于转速较低,动静密圭寸面形成的动压力也较低,动静环是接触摩擦的,所以采用干气密封的压缩机,低速运行时间不宜过长⑴。本装置双向串联干气密封特点:密封型式为双向串联干气密封;密封槽为T形槽,见图3;旋转环材料为碳化硅;静环为涂DLC工业金刚石碳化硅;辅助密封元件采用填充PTFE,弹簧(A

4、LLOYC40)加载。采用T形槽密封端面,可以避免压缩机正反转造成密封损坏或减少使用寿命。干气密封的密封气采用差压控制,利用启动薄膜式调节阀使平衡管气与密封气保持一定压差,隔离气和级间密封气分别利用自力式调节阀保持压力恒定。装置开工和停车时,压缩机tn入口压力相等,此时增压泵启动,保证密封气压力比平衡管气压力高0.3〜0.4MPa(G),增压泵驱动气源工业风为0.35〜0.4MPa(G),密封气密封室压力比一级排气压力高0.03MPa以上,级间密封比二级排气压力高0.03MPa以上。2影响干气密封性能的主要参数将影响干气密封性能的参数分为密封端面结构参数和密封操作参数。端面结构参数对密封的

5、稳定性影响较大,操作参数对密封的泄漏量影响较大。2.1密封端面结构参数对气膜刚度的影响2.1.1干气密封动压槽形状从流体动力学角度来讲,在干气密封端面开任何形状的沟槽,都能产生动压效应。理论研究表明,螺旋槽产生的流体动压效应最强,用其作为干气密封动压槽而形成的气膜刚度最大,即干气密封的稳定性最好。2.1.2干气密封动压槽深度理论研究表明,干气密封流体动压槽深度与气膜厚度为同一量级时,密封的气膜刚度最大。实际应用中,干气密封的动压槽深度一般在3〜10umo在其余参数确定的情况下,动压槽深度有一最佳值。2.1.3干气密封动压槽数量、动压槽宽度和动压槽长度理论研究表明,干气密封动压槽数量趋于无限

6、时,动压效应最强。不过在实际应用中,当动压槽达到一定数量后,再增加槽数时,对干气密封性能影响已经很小。此外,干气密封动压槽宽度、动压槽长度对密封性能都有一定的影响。2.2操作参数对密封泄漏量的影响2.2.1密封直径、转速对泄漏量的影响。密封直径越大,转速越高,密封环线速度越大,干气密封的泄漏量就越大。2.2.2密封介质压力对泄漏量的影响。在密封工作间隙一定的情况下,密封气压力越高,气体泄漏量越大。2.2.3介质温度、介质粘度对泄漏量的影响。介质温度对密封泄漏量的影响是由于温度对介质粘度有影响而造成的。介质粘度增加,动压效应增强,气膜厚度增加,但同时流经密封端面间隙的阻力增加。因此,其对密封

7、泄漏量的影响不是很大。3干气密封的控制系统3.1主要控制流程3.1.1主密封气控制流程从压缩机岀口来的密封气,首先经过除雾器V-3840除雾,然后进入密封气过滤器(精度3um)FL-3841A/B进行过滤。如果密封气的压力与平衡管压力差低于0.345MPa(G)(设定值),则增压泵B-3840自启,给密封气提压。提压后的密封气进入储液罐D-3840A/B进行气液分离,再经过过滤器(精度3um)FL-3842过滤后进入密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