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定州中学17—18学年上学期高二期末考试化学试题(附答案)$829626

河北省定州中学17—18学年上学期高二期末考试化学试题(附答案)$829626

ID:32701228

大小:263.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2-14

河北省定州中学17—18学年上学期高二期末考试化学试题(附答案)$829626_第1页
河北省定州中学17—18学年上学期高二期末考试化学试题(附答案)$829626_第2页
河北省定州中学17—18学年上学期高二期末考试化学试题(附答案)$829626_第3页
河北省定州中学17—18学年上学期高二期末考试化学试题(附答案)$829626_第4页
河北省定州中学17—18学年上学期高二期末考试化学试题(附答案)$829626_第5页
资源描述:

《河北省定州中学17—18学年上学期高二期末考试化学试题(附答案)$829626》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河北定州中学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年级化学试卷一、单选题1.Cu2O可由电解制取,如图所示,电解总反应:2Cu+H2O=Cu2O+H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铜电极发生还原反应B.石墨电极上产生氢气C.铜电极接直流电源的负极D.该反应也可设计为原电池2.钢铁在潮湿的空气中会被腐蚀,发生的原电池反应为2Fe+2H2O+O2==2Fe(OH)2。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负极发生的反应为Fe-3e-==Fe3+B.正极发生的反应为2H2O+O2+4e-==4OH-C.原电池是将

2、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D.钢柱在水下比在空气与水交界处更容易腐蚀3.某反应由两步反应ABC构成,它的反应能量曲线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三种化合物中C最稳定B.两步反应均为吸热反应C.A与C的能量差为E4D.AB反应,反应条件一定要加热4.已知胆矾溶于水时溶液温度降低。胆矾分解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uSO4·5H2O(s)==CuSO4(s)+5H2O(l) ΔH=+Q1kJ·mol-1,室温下,若将1mol无水硫酸铜溶解为溶液时放热Q2kJ,则(  )A.Q1=Q2B.Q1>Q2C.Q1

3、.无法比较5.常温下,电解质溶液中的下列关系式不正确的是A.已知A-+H2B(少量)==HA+HB-,则结合H+的能力: HB-

4、的KAlO2溶液等体积混合,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 c(Cl-)>c(K+)>c(Al3+ )>c(H+)>c(OH-)6.ClO2是一种高效安全的杀菌消毒剂。用氯化钠电解法生成ClO2的工艺原理示意图如下图,发生器内电解生成Cl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气体是氯气,b气体是氢气B.氯化钠电解槽内每生成2mola气体,转移2mole-C.ClO2发生器中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ClO3-+12H++10e-Cl2↑+6H2OD.为使a、b气体恰好完全反应,理论上每生产1molClO2需要补充

5、56L(标准状况)b气体7.下图甲是一种利用微生物将废水中的尿素[CO(NH2)2]的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并生成对环境友好物质的装置,同时利用此装置的电能在铁上镀铜,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铁电极应与Y 相连接B.H+透过质子交换膜由右向左移动C.当N 电极消耗0.25mol 气体时,则铁电极增重16gD.M 电极反应式:H2NCONH2+H2O-6e-=CO2↑+N2+6H+8.肼(N2H4)暴露在空气中容易爆炸,但利用其作燃料电池是一种理想的电池,具有容量大、能量转化效率高、产物无污染等特点,其

6、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负极反应为4OH-+N2H4−4e–=N2↑+4H2OB.当消耗1molO2时,有2molNa+由甲槽向乙槽迁移C.电池工作时,正极附近的pH降低D.若去掉离子交换膜电池也能正常工作9.下列实验操作与实验目的或结论一致的是选项实验操作实验目的或结论A向0.1mol·L-1Na2SO4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至不再产生沉淀,再滴加0.1mol/LNa2CO3无现象证明Ksp(BaSO4)

7、溶液,前者变蓝色,后者有黄色沉淀证明KI3溶液中存在:I3-I2+I-平衡C向NaA1O2溶液中持续通入气体,先产生白色沉淀,后沉淀完全溶解该气体可能是CO2 D在Fe(NO3)2溶液中滴加硫酸酸化的双氧水溶液,溶液变黄色证明氧化性:H2O2>Fe3+ A.AB.BC.CD.D10.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不相符的是A.图1表示同温度下,pH=1的盐酸和醋酸溶液分别加水稀释时pH的变化曲线,其中曲线Ⅱ为醋酸,且a点溶液的导电性比b点强B.图2中纯水仅升高温度,不能使a点变到c点C.图3表示25℃时,用0

8、.1000mol・L-1HCl滴定20mL0.1000mol・L-1NaOH溶液,溶液的pH随加入盐酸体积的变化D.用0.0100mol・L-1AgNO3标准溶液滴定浓度均为0.1000mol・L-1Cl-、Br-及I-的混合溶液,由图4曲线,可确定首先沉淀的是I-11.下列解释实验事实的方程式正确的是A.Al2(SO4)3溶液滴加氨水产生白色胶状沉淀:Al3++3OH-=Al(OH)3↓B.90℃时,测得纯水中c(H+)·c(OH-)=3.8×10—13:H2O(l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